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边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及作家的经历出发探讨大江健三郎小说边缘意识的形成原因及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文章认为,边缘意识源于存在主义的影响及大江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它在大江小说的表现,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2.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大江的存在主义却不是萨特的翻版,有着民族化特征。大江健三郎将萨特的存在主义融入到日本传统美意识和自然观中,既致力于反映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主题,又扎根日本的乡土、民族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尽力运用日本传统文学的丰富想象力、日本古老的神话象征性以及日本式的文体,以保证吸收存在主义文学理念和技巧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前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的关照一方面带来了文学审美领域的拓宽,一方面也引发了精神丧失的危机。处理日常生活描摹和日常生活关怀的关系,合理把握审美边界和审美内核的关系,是正确处理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关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7-62
宗教救赎意蕴是许地山小说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质。深沉的宗教救赎意蕴或隐或显地贯穿在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从早期理想化的宗教救赎意蕴到中期隐含于现实中的宗教“潜救赎”意蕴,到最后新宗教救赎意蕴的确立,这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救赎意蕴流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铁凝小说的研究,论述了女性在有意与无意之中造成了自身的困境,她们开始拷问,有的身体为挣脱的方式,有的则以真诚、勇敢的态度作为自我救赎的方式,终于抚平了心灵的伤疤,最终获得了心灵的舒展和自由。 相似文献
6.
杨晓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80-83
日本诺贝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自己出色的文学创作向世界展示了“美丽的日本”与“暧昧的日本”。川端康成是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日本的“美神”。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极具现代性和世界性。其中,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和大江健三郎“畸婴体验”对他们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川端康成对“唯美”与“感伤”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大江健三郎对西方“存在主义”的批判吸收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史铁生的作品在苦难与救赎、宿命与超越、目的与过程等层面都表现了一定的宗教意识,产生这种意识的根源是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在人文精神导引下的独特人生体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宗教意识同时包含着审美。从审美的角度考察宗教中的想象、感情和需求等,可以发现宗教意识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美学情结。这在根本上是由于宗教和艺术一样,也是深层人性精神的一个显现。 相似文献
9.
陈军川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1):68-71
曹禺前期话剧带有一层宗教文化色彩。其中基督教文化色彩比较亮丽,佛、道两种文化色彩相对浅淡。在作品中,作者的宗教意识表现为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即: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11.
《饲育》和《掐去病芽,勒死坏种》是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中反映少年儿童战争体验的小说,体现出的战争认识带有一定的矛盾性。《饲育》中孩子们的行为既带有善良和宽厚,也带有偏见与歧视。《掐去病芽,勒死坏种》中孩子们的“英雄主义精神”把这种双重性表现得更为充分。这种带有矛盾性的战争认识是作家大江早期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饲育》和《掐去病芽,勒死坏种》是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中反映少年儿童战争体验的小说,体现出的战争认识带有一定的矛盾性.《饲育》中孩子们的行为既带有善良和宽厚,也带有偏见与歧视.《掐去病芽,勒死坏种》中孩子们的“英雄主义精神”把这种双重性表现得更为充分.这种带有矛盾性的战争认识是作家大江早期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3.
《利未记》曲神的律法组成,中间因记述至高神权被亵渎的叙事打断,律法与叙事的组合形成某种结构切分模式,从中可见作者匠心所在,即通过文学叙事重构宗教信念。文章专注于血液、麻风病(体液)、精液等体液丧失与生殖失序的同源关系,以及相关的赎罪与净化仪式,藉由身体不洁的病源与救赎叙事,阐释肉体的神圣与不洁和圣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重梅《圣经》圣所-祭坛-人体三位一体神话宇宙观和律法公义的由来。 相似文献
14.
莫言荣获诺贝尔奖,除了颁奖词言明的,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人们更注意到,莫言创作中那表达复杂感情的细腻笔触,以极强的生命力来揭示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莫言是以文学的方式,成就尘世的救赎。绝境之人除了祈祷之外,救赎就只能靠自己。文学一如音乐,正是孤寂绝望的心灵向往救赎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不是一个能论及救赎的时代,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麻木里,说救赎是会被人笑话的,更没有人相信谁能拯救谁。但是,倘若还有不死的灵魂,还有精神的坚持,难道真的会完全丧失对救赎的期许吗?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绝境,没有任何获救的可能,倘若救赎能从遥远的天边,稍露一点气息,也会使濒临死亡的生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莫言荣获诺贝尔奖,除了颁奖词言明的,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人们更注意到,莫言创作中那表达复杂感情的细腻笔触,以极强的生命力来揭示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故可以说莫言是以文学的方式,成就尘世的救赎。 相似文献
16.
以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为代表的表现孤儿意识的小说,揭示了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尴尬处境和生存体验,以胡太明为典型的台湾知识分子的寻根与救赎之旅,正表现了其对于孤儿意识的克服,而不是如今天分离主义势力所谓的台湾人意识,更不能成为台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大师和玛格丽特》通过几个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的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家在信仰危机时代里对精神重建的渴望:在邪恶的现实面前,人应当坚信向善的信念;真理面前,人应当选择坚持,抛弃怯懦;人与人之间,应该用爱来维系,这些是建立理想社会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类走向精神救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同是广西的青年作家,东西和杨映川小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先锋文学性质的创作,另一个是当下热门的都市女性文学创作,似乎没有可比性。然而,就人性层面上来说,他们似乎又有着无尽言说的可能。比较东西、杨映川的小说,揭示他们创作中共同的主题:人性的诉求、人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20.
吴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比如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类都共同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中西方的人们就存在着种种的差异。而“死亡”作为文学中永久表现的题材,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情感态度。这当然也是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所致,而其中,宗教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宗教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文化现象,它千百年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即使在似乎没有什么宗教传统的中国,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更不用说深受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