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的记录,就明代董难《百濮考》考证的濮人问题重新进行论证。按照历史记录的民族分布地域,从民族的族属、自称、发展源流、习俗等方面,对云南古代的各支濮人与现代各民族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7,(8):F0003-F0003
濮人植茶在云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濮(又作“仆”)人是古代百濮族人的后裔。仆族(彝族的一个支系)茶人王位所领导的云南九龙山茶厂.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茶。  相似文献   

3.
有关濮人的丰富研究一直以来聚讼颇多。以整体史观为方法论指导对其文献体系进行系统把握,有助于关照到濮人问题的全局和根本,有助于呈现其完整的源流走向和历史结构。在新时代背景下,跳脱传统话题框架来看,作为中国民族史上一种“过程类型”的濮人历史蕴含有“其命维新”的宝贵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时期濮、越异源,当时濮人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后有一部分向南、向西迁移到我国的西南地区;越人则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就分布在自东南沿海到两广、云贵的广大区域内.到汉晋时期,濮、越融合出现了僚,同时也有濮、越融入其他民族中,例如融入氐羌系民族的濮人就成为了现代彝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焚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族群的学者中,有的主张滇国主体民族为焚人,而有的则主张为叟人。本文结合各种史籍所反映的两汉时期云南民族构成演变态势,在细考各种观点及其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滇国主体民族属氐羌族群说的依据经不起推敲,属濮人说的依据不充分,而属百越族群说的依据充分而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的西南指以云南为中心,包括川西南、桂西、黔西。该区为古羌人族系、古越人族系、古濮人族系的交汇地,他们与今之藏缅语族各族、壮侗语族各族、孟高棉语族各族有着渊源关系。清楚地认识这些渊源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及民族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俚濮人通过选择聚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修建合院式住宅来适应区域范围内的大气候,创造一个实用性较强,适合居住的小环境。课题组对攀枝花仁和区彝族支系俚濮人的传统民居在院落的选址、内部格局、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俚濮传统民居传承和弘扬了因地制宜的环境意识、因材致用的构筑方式,体现了俚濮民居功能的实用性、构造的合理性、材料的经济性、外观造型的民族审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濮是很活跃的民族,是足迹遍布中原、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大地区。研究濮人历史文化对深入研究巴蜀、荆楚历史文化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迤计厂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大开发时由云南省楚雄州划归四川省攀枝花市管辖。迤计厂90%的村民为彝族俚濮支系。俚濮人非常重视人情礼仪,传统的彝族社会人情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经济收入地不断提高,迤计厂农村社区人情关系逐渐转化为以血缘、地缘、业缘等多维度的人情关系网络。我们通过走入户访、发放问卷、个案研究,对迤计厂彝族俚濮人人情消费进行了详尽的了解,剖析了其发展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成”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壮族是最早发明铸传承铜鼓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粘虫,是近两年经云南跨境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对我国玉米种植业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云南是草地贪夜蛾重灾区,也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向我国内地迁移扩张的重要陆路通道.探究并揭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于云南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文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辨识闽粤赣结合部客家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其来源,须放在中国南方民族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并宜以所属语族为标识,并认为畲族与苗、瑶和商固至秦汉的“濮人”有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就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社会。边疆体育具有其特殊作用与功能,云南的边疆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探究云南边疆体育与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之关系,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云南省与越南、缅甸和老挝三国接壤,有4061公里陆地边境线。云南的最大优势在于区位,是国内离印度洋最近的省份,同时可以兼顾太平洋尤其是南海。对外开放是云南发展的出路,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彰显了云南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曾经拥有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对外开放一度在全国沿边省区中走在前列,行动早,见效快。早在1980年,云南就决定首先在中缅边境恢复小额贸易。从此,云南与缅甸、老挝的边贸发展很快,以至于出现了全国边贸看云南的说法。1992年,云南首次代表国  相似文献   

15.
滇越铁路是云南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它的修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法帝国主义通过滇越铁路的修建,操纵它的管理权,大量推销他们的商品,获取廉价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严重影响着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国人民特别是云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16.
冬天的大自然往往呈现出一片萧瑟,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树木的叶子早已凋落,昆虫和兽类可谓“死的死,藏的藏”.因此,热爱观察自然的我们便如北雁南飞一般,启程前往南方.此行的目的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天堂”、素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 自2009年开始,云南每到冬季都会举办观鸟节,这与鸟类迁徙路径有关.在冬天,许多鸟儿都会向南迁徙并途经云南,这时的云南便成了“百鸟朝圣”之地.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也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良好的生境使这里成为众多鸟类冬季的理想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事关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我国面向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各国的辐射中心。利用技术转移的支撑,云南应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地区的城市影响力,对促进我国在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从影响因素入手,以2015—2020年云南向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进行技术输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云南为主体、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为受体的技术转移有效性研究框架,利用灰色评价法进行模糊性评价分析,以期为进行前因组态分析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留学,一般指去国外读书学习。云南历史上称“留学”,却包括“国外留学”和“国内留学”,因为在清朝末年至民国早期,云南没有大学,云南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出国或出省去报考有关大学。我国最早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公元1872年  相似文献   

20.
正猪年到,鸿运照!猪,肥头大耳,憨态可掬。今天,我向大家介绍5种与猪有关的植物。云南猪屎豆据说,猪屎豆的种子形状很像猪屎的形状,才得此名。猪屎豆是豆科猪屎豆属植物,我国约有40种。其中,生长在四川、云南海拔100~3000米处的云南猪屎豆是直立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花果期为5—10月。我是怎么认识云南猪屎豆的呢?一次,我在山坡上看到一种正在开花的植物。它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