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5.
6.
我喜欢的三本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苏宁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9):74-75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多数科技工作者而言,涉及社科人文的知识匮乏。故推荐作者喜欢的三本书:《中国人史纲》、《思维的乐趣》、《贝太厨房》,以其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初看到“世知论坛”的消息,我并没有特别在意。我是“世知”多年的读者,熟悉这份杂志的风格,也深知其中每一篇文章的分量,以为“论坛”大概就跟“世知”常常采用的学者座谈的形式差不多。不过既然邀请读者参加,我就报了名,参加了“论坛”的第一讲——就是吴建民、龙永图、沈国放谈中国国际地位那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想不到这次活动一下子吸引了我。不但第一次与三位外交名人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高见,还深切感受了那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的极度热情。所以第二次论坛(就是李开复胡启恒谈互联网那次)的预告一出来,我立即就…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学习英语时间越长越惧怕学英语,年级越高,课堂越是死气沉沉。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跟不上的学生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因此,教师需要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中国友协的朋友们最近给我寄来了他们选编的奥地利画家席夫的速写画册(本期封三、封四选刊了部分作品),使我起这个想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挚爱的画家病逝已经15周年了。席夫1908年生于维也纳,1930年22岁时来到上海,一直到1947年离开。在这期间,他除了擅长人像画外,还创作了大量描绘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速写画和漫画,在上海、香港和维也纳的报刊上发表,并举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