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深化新时期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我国科学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经中国社会学学会批准,2015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继续设立"科学社会学论坛"。本届科学社会学论坛由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论坛主题为"新改革时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现向各位学界同仁征集会议论文,诚邀您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第六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承办。本次会议以"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为主题,主要议题包括:  相似文献   

3.
由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主编的《科技文化反思丛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的选题、研究都是基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对科学技术做较为全面的哲学反思和更广泛的文化诠释,其选题从生物学、生物社会学到文化人类学、和谐社会建构,从科学的形上追问到技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批判,从科学确证的逻辑分析到科学社会学及科学思维艺术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The 1th Conferenceon Sociology of Engineering,2012,缩写:CSE2012),将于2012年5月12-13日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5月12—13日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首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以来,科学社会学在我国已获得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科学社会学研究发展与学科建设,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第四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1985-2018年发表在科技哲学三大期刊上的423篇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包括论文发表的时间、作者、机构、选题方向以及方法类型等分布情况,梳理了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选题方向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的研究谱系业已形成,学科建制化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作为连接哲学思辨与社会现实的桥梁,科学社会学在选题方向上紧密围绕国家的科技战略,反映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担当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科学社会学乃至科技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的机遇,中国科技哲学的多元化发展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社会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与科学相比较,技术的历史更为久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而且对技术的历史学和哲学考察都已形成自己的传统,但它的社会学研究远不如科学社会学。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贝尔纳的《十九世纪科学与工业》都涉及某些技术领域的兴起和繁荣,他们指出,技术的进步得益于人们对科学兴趣的增长和社会对新科学学科形成的推动,因而社会因素既影响科学的发展,也影响技术的发展。本世纪30年代起,在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交互作用的论述中,开始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开创这种倾向的先风,许许多多著述顺着这样的方向涌现出来;当代一些学者更把它椎向极端,他们的观点明确地表达了现代科学技术决定论和技治主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及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具体时间待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及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具体时间待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及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具体时间待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南大学拟于2016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第五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承办。一、会议主题及论题(一)会议主题:食品安全战略与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机制与科技(二)会议专题:1.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2.消费者科学素养与食品安全3.社会组织与食品安全4.食品安全风险的社会共治5.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评价并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给予制度设置。鉴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湖州师范学院定于2015年10月于浙江省湖州市召开"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湖州师范学院政治学院举办。诚邀您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学元勘"的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过渡,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社会化、政治化,把科学本身作为学术考察的对象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现在有多种学科在元层次上研究科学.这种元层次的研究首先包括逻辑经验主义肇始的科学哲学,以各种编史理论武装起来的科学史,其后走向成熟的是科学社会学,及以"后现代"理论为核心的科学批判.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和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年轻的社会学家默顿写下了著名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以下简称《十七世纪》),开始了对科学的社会研究。但是,科学这种社会现象并没有吸引很多社会学家的注意。直到本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才出现了更多的有影响的成果,科学社会学终于发展成为可以和其他学科并列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不仅如此,在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中,科学社会学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作出了科学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涉深刻又多元,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回溯历史,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的理论发展与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密不可分,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着全新的局面:警惕科学思想分离了知识进展与实践行动;城市化进程分离了人类与自然;个体差异造成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并因此造成信任危机。当代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应着力建构科学共同体和公众双方参与、互相理解的"参与科学模型",增加科学传播的历史维度,并推动建立科学传播的标准体系。探索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是推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良性发展与互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回溯科技类博物馆的历史并分析其现状,其使命经历了专注于收藏与研究到专注于教育的转变,并分别从展示内容、教育对象和展示方式三个维度呈现。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科学史的角度,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不断冲击传统观念;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后现代主义科学观消解着机械主义科学观;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社会因素渗透到科学技术的生产、应用以及评价过程。科技类博物馆的教育转向从本质上说是科学技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之一,是博物馆与文化发展具有同步性的印证,科学中心的迅猛发展以及不同的科学教育理念的产生正是科技类博物馆教育转向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8.
张功耀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103-105,F004
由教育部社政司下发各高等院校参照执行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其中有许多表述值得商榷:(1)真理和谬误的划界不等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2)把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截然分开的理论依据不充分.(3)作为科学哲学核心内容的科学知识论教学内容显得薄弱.(4)不宜用科学社会学的部分内容替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学内容.(5)科学技术的创新理论的逻辑阐述不完整.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基础,新的教学要求应该补充完整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引入一般社会学中的社会生成论、以便同时打开科学与社会两个黑箱之时,科学实践社会学呈现了"科学与社会协同演化"的"互构论"图景。鉴于此,科学实践社会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转向,也就是它不再关注科学是否如实表征了社会,而是聚焦于科学与社会秩序共同生产、直至运作出恰切的社会技术系统的实践过程。科学实践社会学研究中的"本体论政治",将启发社会(科)学找回活生生的"自然",从而将运作中的世界视作为一个纷繁复杂、不断重构的社会技术系统,最终从"社会-物质"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世界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的社会动荡之中,现在她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通过她的缩写英文首字母STS,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了。她的研究对象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即以哲学的、伦理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行为学的和美学的观点去分析、研究技术和科学;二是科学技术的政策研究,即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问题。因此,STS研究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的特点。 为了推动我国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软科学、软技术的繁荣,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