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休闲时光     
人类寿命如何达极限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寿命达到极限?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项颇具说服力的新学说:死亡激素源。科学家们首先是从章鱼的身上发现这种死亡激素的。在太平洋中有一种8腕章鱼,雌章鱼产卵7周以后,便毫无食欲,滴食不进,所有心思都放在孵卵上。等到小章鱼孵出来后,雌章鱼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使命,也就一命呜呼了。科学家发现雌章鱼的这种现象与眼窝后面一对腺体  相似文献   

2.
<正>和章鱼有关的每一件事都会显得不同寻常,这种动物告诉我们,没有脊梁并不一定意味着缺乏智慧,而当研究人员把几只章鱼带进实验室研究这种动物是如何移动的时候,他们有了离奇的发现——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科学家们用渔民捕获的9只普通章鱼作为研究对象。当这些章鱼在实验室安顿下来后,科学家把它们一股脑塞进了一个底部透明的水箱里,紧贴着水箱底部安装了摄像机,以仔细观察这些软体动物是怎么爬行的。  相似文献   

3.
伍德的遭遇     
莫斯大夫医术高明,但道德败坏.不久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大脑移植方法.这种手术用不着把整个大脑从一个头颅搬到另一个头颅里去,而只要把大脑皮层下面的一粒球形腺取出来,移植到另一颗头颅里去,就能起到支配整个大脑的作用.做这种手术不会留下大的疤痕,创口很快就会愈合. 在做动物试验的阶段,莫斯曾把老鼠的球形腺植入兔子的脑部,手术后的第二天,那只兔子就恢复知觉,但它的动作却变得活像一只老鼠.莫斯又把一只兔子的球形腺移植到一只老鼠的身上,那老鼠的一举一动又像兔子.  相似文献   

4.
非凡的章鱼     
正原本我们以为,头足纲动物都是独来独往的,但现今科学家发现,一些头足纲动物也会生活在像社区一样的环境中。美丽的传说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科学家罗丹尼齐在尼加拉瓜海岸潜水时,曾有一个足以挑战传统头足纲生物学的诱人发现。那次他不但观察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美丽的章鱼(另一位生物学家后来也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章鱼),  相似文献   

5.
2003年,德国科学家利用对老鼠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基因操作再植入老鼠体内的方法,使患糖尿病老鼠的健康状况取得明显好转。科学家希望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治疗人类的糖尿病。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加特尔斯雷本市的基因移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他们的科学家在动物试验中首先对老鼠胚胎干细胞中一种名为“PAX4”的“开关基因”进行特定处理,使之可以持续稳定地发挥“开关”作用,承担起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任务。随后,科学家们再将这一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糖尿病鼠体内,结果发现其病情有明显好转。科学家介绍说,“PAX4”基因是早先由…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5,(8):8-8
一旦发现自己面临掠食者的攻击,章鱼通常会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或者喷出一团墨雾来让自己隐身,从而躲过杀机。不过,这些防御手段也许还算不上富有想象力,一些章鱼竟然还能只靠两条腿逃跑求生。另外六条腿呢?章鱼把它们故意藏起来了!科学家说,这是他们最新发现的一种章鱼逃生策略。在研究中,科学家拍摄到了两种以如此方式逃命的章鱼。其中,一头印度尼西亚章鱼把  相似文献   

7.
百变章鱼     
倪娜 《大自然探索》2001,(11):18-18
科学家最近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地区离海岸不远的水底淤泥中发现了一种的章鱼,它十分擅长于模仿其他海洋生物,因此,长期以来骗过了许多科学家的“法眼”。 这种有着8只触手的61厘米长的无脊椎动物是一种以前人们还没有见到过的新型海洋生物,尽管它到现在还没属于有自己的科学的名字,但这种不起眼的头足类动物却凭借自己不同寻常的本领在动物学家中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因为,除这只刚刚被发现的章鱼以外,人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可以模仿多个其他的生物体。这的确是种了不起的本领。 我们来看看这只神奇的章鱼都可以模仿哪些…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杰斐逊州境内.有一座大型生物工厂,如今成为积极探索人类长寿奥秘的圣地。据报道,在那里工作的科学家从老鼠身上发现了一种生物机制,并相信运用这一机制能延长人的寿命。一、吃不饱的老鼠活得长杰斐逊州的这家生物工厂,有21000多只老鼠为设在这里的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的400余名科学家提供实验服务。该中心隶属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负责研制用于食品和药物生产的化合物的毒性。1年前,该中心以高级科学家罗恩·哈特为首的科研人员在老鼠身上取得了一项极不寻常的发现。哈特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得过许多奖,在癌症的 DNA 修复研究领域中成绩斐然。在科学界,他的话大有一言九鼎之势。哈特研究小组发现,自由进食的老鼠患肝肿瘤的可能性要比限制进食的老鼠高4倍。他们还发现,一只老鼠体重与其健康状况及寿命长短的精确对应关系。他们已经能够把老鼠的寿命延长一倍。办法是把喂养饲料削减70%。二、格林希尔的食谱实验表明,鼠类节食能长寿,但这不是哈特他们追寻的最终目标,真正重要的是人类如何延年益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8):7-7
老鼠在被搔痒痒时,会发出超声波的“哈哈”笑声;黑猩猩在玩耍打闹时,会发出快乐的喘气声。科学家最近指出,动物的这些兴奋表现显示,笑的意识很早就已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进化出来。早在2003年就有人发现,当人用手指给老鼠搔痒痒时,老鼠会发出快活的叫声;甚至,你只需要对老鼠晃动你的手指头,就能引起它的嬉戏欲望,并且引它发笑。科学家说,老鼠的这种反应同人  相似文献   

10.
新种章鱼     
《大自然探索》2010,(10):4-4
最近,科学家首次从南极海域捕获的章鱼身上提取了毒液,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四个章鱼新种(下图为其中一种)及两类全新的头足类动物毒液。科学家希望这些毒液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以缓解疼痛、对抗过敏和治疗癌症。虽然动物毒液一直被视为是开发药物的潜在资源,但科学家只是在最近才意识到头足类动物(包括章鱼、乌贼、鱿鱼)的毒液性质独特。  相似文献   

11.
老鼠通常一闻到猫尿味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是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感染了弓形虫(一种寄生虫)的老鼠却变得喜欢猫尿味了。更惊人的是,这恐怕正是弓形虫的一种巧妙计谋:弓形虫只有在猫的内脏中才能繁殖,所以通过帮助猫吃老鼠(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自然会把这种寄生虫传给猫),  相似文献   

12.
最新研究表明,当北美一枝黄闻到雄性果蝇发出的性引诱剂(雄蝇为寻找配偶发出的信息)后,这种植物就会做好化学防御准备,让雌蝇对它们不再感兴趣(雌蝇通常会把卵产在它们身上)。科学家把北美一枝黄暴露在雄蝇气味当中,然后观察雌蝇在其上产卵的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雌蝇在侵染过雄蝇气味的北美一枝黄上产卵的意愿明显减弱。科学家之前已经知道,一些植物能对遭遇昆虫侵害的相邻植物发出的气味作出反应,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常吃饭总是分早晨、中午、晚上三餐进食。一到进餐时刻,消化酶的活性就会增高。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在我们人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并且安排得这样巧妙呢?据观察,实验室里的老鼠,尽管任何时候都有食物摆在面前,但仍然是一日只出现三次摄食高峰,虽然老鼠和人不一样,是在夜间吃食的。这表明夜行动物在夜间进食,昼行动物在昼间进食,明暗的节奏对进食产生着影响。现在都知道,人体内有一座知道昼夜交替并按其节奏来安排各种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人们就是在这座钟的支配下睡眠、活动、吃饭的。这种钟在老鼠体内也有,它位于鼠脑的视叉上核处。实验室里的老鼠在通常情况下,夜间的进食量为90%,昼间只有10%。但如果把它的视叉上核——生物钟弄坏,由于进食的节奏破坏了,便出现昼间、夜间进食量各占一半的情  相似文献   

14.
高雪 《自然与人》2011,(1):59-60
在动物王国,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仪式是很常见的,鸟类、昆虫和蛙类都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能用歌声求爱。然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当面对心仪的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5.
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方式在动物王国很常见,尤其是鸟类、昆虫和蛙类,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会用歌声求爱.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面对心仪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6.
高雪 《科学之友》2010,(8):57-57
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方式在动物王国很常见,尤其是鸟类、昆虫和蛙类,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会用歌声求爱。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面对心仪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能避孕的疫苗并证实对人体无害.这种疫苗含有机体在妊娠早期所分泌的激素,而这种激素对继续妊娠是必需的.对于这种疫苗的避孕机理目前有几种说法: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疫苗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进而抑  相似文献   

18.
节食与长寿     
人们总想知道长寿的秘密,也希望自己长寿。假如有人劝说你每顿饭少吃一点,你会听吗?不过现在你得考虑一下这样的劝告,因为科学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你吃得少,可能就活得更长。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将食物中的热量适当地减少,但不减少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就可以延长老鼠、蜘蛛和虹 (一种鱼)的寿命。科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营养状态,注意这绝对不是营养不良的病理情况。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科学家们所做的一些实验,讲一讲那些喂养在实验室里的节食动物,科学家们只让这些节食动物得到其他动物所得到的2/3的热量。 虽然用节食的方法来延长寿命目前还没有在人群里系统地验证过,但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低营养状态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和最大寿命。每日削减30%热量的摄入可以使老鼠的平均寿命延长30%。除此之外,这些老鼠到非常老时不会得一些与器官老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其实,科学家早在7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许多科学家当时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实验室中类似“小儿科”的事情,不屑一顾。直到1970年,一些科学家才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永驻青春的秘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减少热量的摄入。 1987年,美国国家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美国潜水员在对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深海进行勘测的过程中,通过远程深海勘测装置"深海探测器",在4000米深处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幽灵章鱼"。通常来说,头足类动物大都拥有色素细胞,但这种最新发现的"章鱼"却因为缺少色素,身体几近透明。同时,由于它们缺少卷须和鳍(深海章鱼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卷须章鱼,另一种是卷须章鱼),因此研究人员已  相似文献   

20.
激素,其作用是协调生长、代谢和繁殖等复杂过程。 作为对脑部信号的回应,腺体产生和存储激素,并将激素直接分泌进血液中。由这些腺体组成的系统就叫做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表示"从内部分泌")。 所谓类激素,即那些会干扰激素功能的化学物,也被称为内分泌破坏因子,或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