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培养料一次性翻堆发酵露地垄式菇床,播种后随即覆土,菇床如覆盖层栽培双孢蘑菇。它比同等营养水平的常规室外荫棚栽培产量增加21.7%,成本降低27.1,利率达74.6%,则室外荫棚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单朵质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以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模式为试验变量,分析试验变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及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影响很大,覆土栽培模式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64.7%,但损耗较大;菌棒栽培模式产品形状最好、损耗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青海属非产棉区的特点对栽培金针菇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用松木屑、杨木屑与棉籽壳搭配作为栽培料,用覆土菌墙出菇的方法解决了因气体干燥金针菇的后期生长中严重失水问题。以探索栽培优质高产金针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茶新菇是近年来经驯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新种类,具有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口好的特点,因此,发展前景看好。利用平菇废料栽培茶新菇的实验表明,以1/3平菇废料和2/3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新菇能取得与全棉籽壳为主料的对照组相近的产量,生物效率达60.36%,并节约26.59%的原料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该实验尝试了食用菌废料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覆土栽培是平菇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出菇前或头茬菇采收后,覆土表面常常会由猛长出的气生菌丝形成一幅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膜,影响出菇.这种菌膜会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平菇减产,生产上必须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6.
在已长满菌丝的菌袋中,挑选出菌丝长势较均匀的81袋,采用墙式立体覆土栽培、沉袋栽培和塑料袋栽培(CK),进行栽培对比试验,每个处理9个菌袋,重复处理3次,总产量依次为51.1623,48.3732,42.1119kg.前两者产量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21.49%和14.87%.不同处理袋产量用新复极差测验,与对照之间的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前两个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棉籽壳为对照,以废棉、稻壳为原料组成4个配方,进行了袋栽平菇配比试验,对各配方的出菇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壳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与棉籽壳基本相同,生物学效率均在110%以上.在各种配比中,以在废棉中添加20~30%稻壳的出菇产量较高.利用废棉栽培平菇,既扩大了食用菌原料来源,又解决了棉花加工厂的废料再利用,是平菇栽培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6种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6种覆土处理分别是常规覆土、常规覆土+恶臭假单胞菌UW4菌剂(用量为覆土干重的2%)、灭菌常规覆土、灭菌常规覆土+UW4菌剂(用量为覆土干重的2%)、灭菌蛭石和灭菌蛭石+UW4菌剂(用量为蛭石干重的2%).UW4是常用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产生菌.结果表明,灭菌蛭石+UW4菌剂处理出菇最早,产量最高,无杂菌污染,出菇比其他处理提早1~8 d,比常规覆土提早3 d,第一潮和第二潮菇产量之和比其他处理提高19.8%~115%,比常规覆土提高35.1%.采收二潮菇后,不同处理覆土材料中细菌和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均与菇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灭菌蛭石中添加ACC脱氨酶产生菌剂替代传统覆土是实现双孢蘑菇绿色、高效生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滑菇栽培常常由于转潮期时间长,秋季气温降低,第2潮、第3潮菇大量发生时气温降至零下,使当年生长期完不成.如果越冬过程管理不善造成失水,次年春季就仅有少量出菇,或者因绿色木霉大量发生根本不出菇.这严重影响了滑菇的产量,使栽培者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对滑菇栽培的观察分析,认为转潮慢与栽培块中的通气状况和栽培料中炭氮比例有关.为了加速滑菇转潮速度,提高滑菇产量,本试验进行了两方面研究:改善栽培块内部通气状况,改变培养基的碳氮比例。  相似文献   

10.
胡文华 《应用科技》1999,(12):23-23
1品种来源百里9299平菇,是在长江宝岛百里洲采集到1株重9.ZIg的特大丛野生平菇经分离选纯,新型温光调控驯化培育而得。通过全面系统出菇试验和南北各地引种栽培,表明其商品性好,产量较一般常规品种高出50%以上,是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平菇良种。2特征特性百里9299平菇生命力极强,菌丝在0-38℃范围内生长正常,能吞食多种霉菌杂物且在气候复杂多变和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恶劣环境中生长茁壮。子实体在2-35T条件下均可生成,无论选择何种原料采用何种方式栽培均适宜,播种后15-20天现蕾出菇,单丛重l-10kg,颜色灰褐,手感弹性柔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平香菇栽培方式和生长条件。试验证明,平香菇属中低温型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用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进行瓶栽或袋栽,生物转化率为112%。平香菇风味介于平菇和香菇之间,可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其遗传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平菇栽培要获得高产关键掌握五个方面:①优选菌种②优质栽培料③栽培房的处理和环境净化④确保快速发菌⑤出菇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豆秸栽培榆黄蘑具有原料广、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益高等优点,是郊区(便于鲜销)居民致富的好门路。1播种季节东北地区春季种植榆黄蘑的时间在3月底至5月中旬(用暖棚,时间可适当提前),4月中旬之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秋种时间在去暑以后,但出菇要有增温和通风设施。也可秋种翌年春收,这就是利用秋季原料足,地温高,便于培养菌丝,此后进行越冬(榆黄蘑菌丝体可耐零下25℃左右低温不死赠理,春季扣棚出菇,经济效益高。2配料与处理豆秸(要求干燥,没经过雨淋,铡成3cm左右长)85%,麦款或玉米面匕%(也可用鸡粪代替),外…  相似文献   

14.
以含不同比例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根据出菇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营养品质以及对平菇栽培上常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考察利用紫茎泽兰栽培平菇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含30%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的转化率与普通栽培料栽培无显著差异;平菇中氨基酸、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料出菇的平菇提高了23.13%、25.92%和38.82%;栽培料中添加30%以上的紫茎泽兰,能明显抑制平菇栽培中常见污染菌如粗糙脉孢霉和大毛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香菇地沟栽培,在选用适应性强的Cro2菌株,确定棉籽壳和木屑培养料的合理配方与发酵处理,调节发菌、转色、出菇的综合管理,生物学效率为70%以上,为露地栽培香菇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绿色鸡腿菇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分别从鸡腿菇栽培季节、菌种选用、原料要求、覆土、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归纳出了绿色鸡腿菇栽培的技术,并对栽培过程中使用的水、肥料、农药等方面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平菇栽培要获得高产关键掌握五个方面:①优选菌种②优质栽培料③栽培房的处理和环境净化④确保快速发菌⑤出菇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对粤北山区大田栽培乎菇的可行性及大田栽培、管理平菇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天水双孢蘑菇大规模生产后期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如覆土后菌丝退化萎缩、畸形菇、死菇、空心菇、薄盖菇等。找出其原因和解决对策,以减少菇农的损失,提高他们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