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探索的系列论文之首篇。其对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哲学中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这一观点提出异议。作者以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为指导思想,一方面从中国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入手,进行总体上的研究;另一个方面对孟子、朱熹、王阳明的典型唯心主义命题进行了个案分析。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唯心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娟  王成光 《科技信息》2009,(6):351-352
以往旧唯物主义学者声称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那么为什么诸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还要坚持唯心主义学说呢?可以肯定的是,旧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唯心主义在认识论根源上出了问题,它理直气壮的混淆了“逻辑先在性”和“时间先在性”两个概念。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旧唯物主义一直以来只是致力于对某一永不变更的物质实体的研究,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唯心主义反而也有着它进步的一面。辨证唯物主义却通过实践这个桥梁,将主体和客体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弥补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缺陷,也为我们今后处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指出了旧哲学陷入了理论的对立 ,并提出要解决这一对立 ,只有通过实践方式 ,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于是他以实践为基础 ,开始了建立既不同于唯心主义又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相结合的新哲学观的尝试 ;这一尝试就是将实践赋于人的本质 ,并将实践的人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相结合 ,由此萌发了最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思想史上,规律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探寻世界本原的过程中,经历了“数量”、“逻各斯”等阶段的发展,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规律逐步被表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哲学中以因果性为核心,规律范畴被提升到语言分析的层面上。在规律概念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决定论思想与目的论思想的交替、必然性与规则性思想的对立、主观性观点与客观性观点交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行等诸多交错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所阐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方面,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看作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本文通过两条路线的对立的分析,阐明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是正确哲学路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就宫哲兵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探”系列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见解展开作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说明:中国古代哲学既缺乏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也缺乏认识论体系的最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中西哲学传统在“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差异,而是首先在于它们在人为践履精神与认知理性精神方面的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7.
《潜书注》前言认为唐甄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这是把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搞错了,其论据都是不能成立的。唐甄“宗孟”、“法王”,主张以心为事之本、心为形之本,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唐甄的哲学思想有很多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学以致用,但不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窦金波 《凉山大学学报》2004,6(3):175-176,146
哲学唯心主义不是一般的、简单的错误思想,从“逻辑先在性”的角度去剖析其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就可以明确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是唯物主义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说的那样,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而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确立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教科书的观点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归纳了《周易》的哲学内涵,重点介绍了它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方面的主要论点,形成的缘由和特色,并把它和古希腊哲学中的相近观点在产生时间,叙述方法等方面一一作对比。另外还介绍了《周易》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时间的物质性”等命题的认识,由此反映出《周易》在哲学上的先进性,阐明了我国古典哲学光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不同,时代的发展,黑格尔哲学反实践唯心主义的方式反映了时代精神,从而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本文意在寻找黑格尔哲学具有现代形态的生长点,以再现黑格尔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近代认识论哲学由于物质和意识在本体论上的僵硬对立而陷入停滞的僵局。马克思以改造世界的实践学说,一方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虚伪立场,并从中拯救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并从中拯救出客观实在性的积极因素。两大积极因素的综合,既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又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上的僵硬对立,由此推动了哲学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哲学不具有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也不具备传统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早期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气的学说不是唯物主义,《管子·内业》的作者、庄子、张载等也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本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出现一个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反省的思潮,而被唯物唯心模式统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古代哲学领地,即将发生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新唯物主义”概念,这里的新唯物主义用什么称谓来称呼,长期以来,国内外哲学界分歧很大,争议颇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曾经赋予新唯物主义不同的名称,例如,“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等。而其中真正能够体现马克思哲学本质特征的是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史上有两类哲学和两种哲学家。邓小平哲学属于“应用哲学”,邓小平是“照辩证汉办事”的楷模,谌称应用哲学家、实践哲学家。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是同属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更重要、更新颖的是在应用哲学方面创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原著的用语中,从未出现过“唯物主义哲学”(德文diematerialistischePhilosophie)一词。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等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用法做详尽的考察,考证他们为什么没有用过这一术语以及是谁最早用这个术语,同时引发出应怎样正确理解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以澄清哲学界长期以来一个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时即“智慧”,哲人即“智者”,哲学也包括具体科学,是天地间一切学问、知识的总论。在古代中国,“哲”即“明理”,哲人即“明理的人”。因此,“哲学”一词从中西词源角度上看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奇怪的是在后来的发展道咱上却大相径庭,其中最明显的差别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始终与具体科学密切联系;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却基本与具体科学相分离,并且日益呈互相排斥的趋势,愈是发展,排斥、分离愈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哲学认为,在“混沌”或“太一”中创生了阴阳,衍生出天地万物。老子与孔子形成天道观的时候,都受到了远古历法的影响。古代流行的盖天说与浑天说都受到远古六龙历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六龙历也是《周易》形成的天学背景。立足于古代地心说的左旋说与右旋说的争论,涉及到唯物主义经验论导向的历学家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导向的儒学家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一论断的哲学渊源和含义作了分析。认为毛泽东所说的认识论是广义的认识论,而不是关于人的认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狭义的认识论。“哲学就是认识论”是指哲学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整个哲学,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三个方面的含义。文章还认为,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与列宁哲学以及李达哲学之间有着直接的明显的因承关素;同时也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概念,而要注意到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在同一哲学家的不同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我国人民中一直影响很大。我国古代有儒、墨、道、法四大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我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又有些什么糟粕必须抛弃呢?根据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一书,按照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谈一下老子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世界本原问题 世界本原问题,是恩格斯论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问题,即世界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家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我们称他为唯物主义哲学家,凡是认为精神是世界本原的,我们称他为唯心主义哲学家,这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除此而外不能再有其他别的标准,否则就要造成混乱。那么老子认为什么是世界本原呢?即老子是唯物主义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