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中国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孔子把“道德”和“仁义”的内涵注入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宋明以后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强调个体的道德境界和内在修养。学习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应注重它的内在道德性,而不只是追求它的外在形式。传统礼仪文化在道德和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规范、家庭和社会秩序重建等方面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应以理性的态度拒斥形式化、表面化以及满足权力需要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孔子把“道德”和“仁义”的内涵注入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宋明以后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强调个体的道德境界和内在修养。学习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应注重它的内在道德性,而不只是追求它的外在形式。传统礼仪文化在道德和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规范、家庭和社会秩序重建等方面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应以理性的态度拒斥形式化、表面化以及满足权力需要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本质是利他性,关于利他性的道德学说这个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关怀他人”的道德学说,这是道德利他性的最基本的层次。第二种类型是以韦伯为代表的“造福他人”的道德学说,只有造福他人才能做到关怀他人,因而这是道德利他性的较高层次。第三种类型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完善他人’的道德学说,促使他人(包括自己)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关怀他人和造福他人的目的,因而这是道德利他性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4.
叶颖 《海峡科学》2009,(7):96-97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通过礼仪教学,有效地提高职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探讨了职校礼仪教学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1):102-105
着装打扮、言谈举止等礼仪体现一个人的"德性"与"德相","明礼"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德性素质。如今,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缺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基于大学生礼仪现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主体视角反思道德原因,以礼载德,探求和合德性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高校的德育教育既要使学生熟知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变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由意志;也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礼仪转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礼仪,从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把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结合起来,寓礼仪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阵地建设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以自我教育为主,自评互评结合,及时表彰鼓励等.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一种教养,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中职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彤成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管乐队一般分为:礼仪性管乐队和交响管乐队两种形式。礼仪性管乐队主要是在户外进行,除了注重演奏外,更注重的是节奏感。礼仪性管乐队有时也可以做行进演奏,丰富了乐队演出形式。  相似文献   

10.
孙金玲 《科技资讯》2006,(20):179-179
诸子百家对礼学进行了研究和发掘,对礼的起源、本质等给予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礼仪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代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关系是以平等相处、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  相似文献   

11.
曹俊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55-256
握手是社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规范。在社交活动中,握手礼仪体现的是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道德风貌。然而,由于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体系,握手礼仪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细节和禁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增进了解,避免文化休克和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2.
任辉  李波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4):109-112
鲁南丧葬文化属于传统儒家大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其礼仪程序及其内容典型地反映了世俗道德准则的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他律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实用性、功利性特征。所以,鲁南丧葬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基本伦理特征是功用性、外在性和随机性。与之相较,宗教道德与理性道德虽则各自有不同特点,但也具备自律性、稳定性的这样的共性,以及道德观念的严肃性、理智性和情感的真实性等共同性特征。虽然这两者之间的道德本质也有区别,但是在丧葬形式上,节制与节俭则构成了他们的共性和一致性。其实质在于其道德信念的本真。  相似文献   

13.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瑛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4):125-127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相当严重,必须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要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康德主义=批判主义”的等式是哲学界所公认的。以往我国哲学工作者多是从主观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和辩证法等方面研究康德哲学的,忽视了康德在人类学方面的思想倾向。本文试图对康德的人学作一番探讨。康德认为,人性是自然性、文化性和道德性的统一,自然性、文化性从属于道德性。人性本质上是自由或道德性。“文化—道德的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面试是寻找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面试的成功与否,与一个人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他在面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仪容仪表、服饰打扮、神情举止、言谈等方面阐述了面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礼仪修养和如何正确运用礼仪规范,以达面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人"性是道德的应有之义。从道德自身角度来讲,道德的为人性在本质上应利于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在历史维度上表现为为类性、为群体性、为个体性和人的三重属性和谐并存的四种表现样态,在群体基础上必须满足道德主体的多层次道德需要。具体来说,道德要能够满足人的三重属性的不同需求,而最终达到人的三重属性的和谐统一,这既是人性完善的要求,也是伦理道德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论语》的思想体系中,"礼"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礼学思想其内容丰富而深邃,从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实践,可认知礼是修身之道,相处之道,为政之要,礼是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的,是人性本来具有的,其实质是仁心和敬让。从当今社会道德伦理需要出发,礼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它是行为的准则、文明的基础、道德评价的依据。礼仪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仪式是人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名词.从仪式视角看,话本小说中高僧坐化的叙事带有极大的神圣性,是一种以死殉节的生命献祭礼仪.高僧坐化表面上是宣扬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思想,深层次则是在为道德滑坡的明清社会进行疗伤.坐化仪式使治疗功效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语言礼仪的高级形式。幽默具有许多妙不可言的功能,言谈中善于利用幽默语言,能活跃、也能缓解紧张的气氛。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优越感的表现。”适度的幽默,既能礼貌周到、不伤人自尊,又发人深省,极富情趣。这样,可以减少社交中的不必要的摩擦,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