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经常体现为空白。词汇空缺是这种空白的表现之一,可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体制方面的词汇空缺,亦可分为词汇指称意义空缺和词汇语用意义空缺。词汇空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语言文字系统差异、地域环境差异、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宗教信仰差异、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念差异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差异等。  相似文献   

2.
英汉词义不对应现象可由词汇缺项引起,造成词汇缺项的原因是英民族的抽象思维和汉民族的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以及两个民族之间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该现象也可由词汇的引申义、派生义和蕴涵意义引起,这些意义产生的原因是汉民族的辩证思维和英民族的二项式逻辑思维以及英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该现象还可由英语词组合中的词义空缺引起,造成这类词义空缺的原因是表达习惯或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与词汇空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中,词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常常带有各民族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空缺现象。产生英汉词汇空缺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经验、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分析比较词汇的空缺现象有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丰富汉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翁丽君 《科技信息》2008,(29):192-192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必然造成词汇上的不等值现象,即词汇空缺。它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不能仅从语言层面上探讨它形成的原因,还要从深层次的认知角度来研究它,并把它归结为三种类型:生活经验差异和地域差别、价值观念不同和宗教不同以及文化不同导致了词汇空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孙佳丽 《科技信息》2012,(15):273-274
语言是文化的我体,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英汉民族的不同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词汇系统.进而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而产生词汇的“空缺”。造成汉英词汇空缺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等。空缺词汇在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方面的翻译可采用音译、意译、直译法等方法。词汇空缺会给交际带来障碍,造成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为此有必要研究词汇空缺的成因及其主要应对策略,从而使外语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空缺”(Lexicalgap)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非对应现象。英汉词汇空缺的类型有对应词空缺和词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空缺。词汇空缺的成因有: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认识观念的差异以及语言形式、体态语差异。译时可采取音译、移译、直译、意译、增译、易译和加注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已不同于其它民族的语言文化,它们构成本民族独特的表现模式和内容,反映着自己民族在发展中走过的不同道路及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中而体现的差异。这种不同反映到词汇里,便会出现“词汇空缺”,使其他民族在接受这些语言文化时不能明白,易于误解,甚至莫明其妙。这种现象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方面相异。有鉴于此,我们在理解一种语言,特别是反映文化特征的语言现象时,一定要首先获得与该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8.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源语和目的语分别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局限词。首先探讨文化局限词的一种词义差异模式,即词汇空缺、一语独有;其次,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词汇空缺的成因;最后以《英汉大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词条为例来探讨双语词典中处理词汇空缺的10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不同的文化延伸视角分析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的3种类型: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但文化意蕴完全不同;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和文化意蕴貌合神离;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和文化意蕴同时空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无法一一对应转译的现象,即词汇空缺现象。运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处理词汇空缺对我们深层次的解读异域文化,全方位地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词义是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例如: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等,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详细论述词义的升格和降格,也就是词义褒贬色彩的变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社会变革,和新的意识取向对词义褒贬色彩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内涵深广,"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涵义由自然本体之"诚",进一步演化为人的一种至高的道德境界;"信"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被认为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品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社会的到来,诚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当代价值也日益凸显,对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化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同时更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根据和指引。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古今中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创造力的竞争。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构、和谐社会的建构以及世界性文化强国的建构,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和激发。  相似文献   

14.
就语言学角度而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伴随着文化的演变而变化。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出文化的属性和具有的民族特征。因此了解汉俄语言中颜色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的异同,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布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区域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布依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现代体育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缺乏交流的平台,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步被淡化,有的甚至面临灭绝的边缘。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民族体育科研人员,应立即对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并保持其原有的民族特色,使其优秀的、健康的传统体育文化成分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反映,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照中日两国关于"金钱"方面的谚语,诠释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异同,特别是通过与信仰有关的谚语的列举,从宗教的视角探析中日两国谚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赵莎莎 《科技信息》2009,(19):225-225
中国民歌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它源于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元1、2世纪至8世纪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多位女性登上王权宝座。她们的出现对于稳定社会政治,推动国家的体制、制度建设,繁荣文化与物质生活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古代社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影响。拟通过日本古代女性王权的出现及其作用分析其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由此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女性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凝聚力所在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挖掘其当代社会价值 ,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