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年来的传统文化研究亦非常火热,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这期间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尤以对钱穆等"国学大师"的盲目崇拜为代表,将中国专制时代的文化奉为至宝,缺乏起码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甚至激发了社会上的"文化民族主义"。本文即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说。  相似文献   

2.
陈俊卿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6):50-52,80
近年来,"国学热"话题不断升温。面对国内社会道德滑坡、文化日渐低俗,国外文化强势渗透,民族文化遭遇危机的形势,国学教育的复兴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各级学校的课堂是学生了解、认知国学的主要平台,薪火相传地践行国学教育,对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学代表着历史,是神话的过去,也是现实的永恒,有它才有民族,传承国学是文化的自觉、也是文化的自信。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何"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大学教育面对未来,中国的大学应该通过国学教育,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为人类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国学复兴和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双重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复兴和重构国学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学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诸子学记,一种是经师学记。但是,在西洋学术的冲击下出现的国学,迥并于传统的子学和经学,具有新的内涵。国学兴盛期出现的国学大师,其学记自然也要求新的体例。卞孝萱先生的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涵盖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等12位国学大师。该书从正名国学,慎取大师;知人论世,表彰人格;博观约取,新见纷呈;不畏前贤,指瑕纠谬四个方面展开了独到而又精湛的论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示范,卞先生实现了对国学大师学记的正名,该书也成为国学大师学记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国学教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及其独特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国学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依赖环境、资源、文献优势,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依靠互联网技术持,引进国学教育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教育大众化,让国民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终身学校"感受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厚重传统文化,并体会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钱穆,毕其一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  相似文献   

8.
2006,在中国大踏步迈进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亮点不断,众多引人关注的文化热点正在引领时代的新生活。传统文化全面“复活”精英层面,从汉服之热到国学之辩,复兴民族文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9.
国学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学术文化.国学复兴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它有助于弥补中国现代教育的严重缺陷,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并赋予人类生态文明以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教学的时候,有必要恰当地处理好中西之间的关系,即:现代转化和传统衔接,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的现代转化着重点在批评语言、文体和思想范围三个方面;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传统衔接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论诗意表达方式和具有整体宏阔视野的批评精神两个方面。清末民初的诸多国学大师在处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现代转化和传统衔接上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性的创举。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物欲横流以及新的"帝国论"的今天,一贯推崇"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主张"博爱"的中国文化应继往开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引领共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同时,还要繁荣兴盛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刘玉兰 《科技信息》2010,(10):306-307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在包装设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表现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学文化的阐述,并从包装设计的时代性与国学文化共融以及传统国学文化在包装设计的运用启示等方面讲述国学文化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设计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又具有世界性的包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3.
传统是一种蕴涵着几千年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中国文艺思想精髓以及民族审美习性的精神。中国画传统的表层内容是历代艺术大师的笔墨技法,深层内容则是历代大师的思想品格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师承中国画传统,我们不仅要钻研传统技法,还要补习传统文化,更要接续文化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14.
传统是一种蕴涵着几千年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中国文艺思想精髓以及民族审美习性的精神.中国画传统的表层内容是历代艺术大师的笔墨技法,深层内容则是历代大师的思想品格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师承中国画传统,我们不仅要钻研传统技法,还要补习传统文化,更要接续文化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讲话、访谈中形成独特的"习式语言风格"逐渐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认识:追根溯源,客观地评价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阐释了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古为今用,做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治国理政理念的话语对接,赋予了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时代价值;吐故纳新,指明了传统文化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精神的家园,传承几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过了荣辱兴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国学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塑辉煌。因此,国学应该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国学素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宋正海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史学家.访谈主要从科技史治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宋先生几十年来的学术脉络,以期如实反映他倡导整体论自然观,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现代科技创新,以及发展历史自然学等学术旨趣.访谈中,他追忆了中学时代对自然科学的广泛兴趣,以及在北京大学学习综合自然地理的教育经历.他积极振兴海洋史和海洋文化研究,创建黄河学;倡导科学史理论研究,开创历史自然学,复兴自然国学,倡导整体论自然观,开展"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反思中国科技传统的缺陷,将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科技创新;注重学术争鸣,保卫中医,重视民间科学,开展时空理论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9.
莫言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由文学事件向文化现象扩散过程中,满足了中国作家的渴望:当代文学走向成功,进而揭示作家成功的文化奥秘;满足了文学读者的期望:普通民众走进大师,进而展示文学大师的文化魅力;满足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进而宣示崛起中国的文化形象,最终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