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针对理性的委托人和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在考虑道德风险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为其私有信息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为委托人制定契约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并甄别其过度自信水平.进而分析契约并与过度自信水平为双方共同知识的情形比较.结果表明,当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时,委托人期望收益下降,拥有私有信息的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降低收益却增加.研究结果体现了信息的价值,对如何设计契约并提高激励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度自信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扩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现有文献对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拓展研究局限基础上,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假定代理人不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而是遭遇了过度自信心理偏见的“非理性人”,并通过一定方法把过度自信的心理偏见导入到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基本分析框架中,然后沿用标准的委托——代理分析技术,对改变关键假设后的模型进行处理,从而修正了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和一些基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合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经纪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和经纪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可观测到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一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该合同随着经纪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廉价,随着经纪人保留预期效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昂贵。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可观测到时,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能够同时被理性和过度自信经纪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委托一代理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经纪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最优委托一代理合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和经纪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可观测到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一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的最优委托一代理合同,该合同随着经纪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廉价,随着经纪人保留预期效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昂贵。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可观测到时,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能够同时被理性和过度自信经纪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立了风险投资公司、银行与创业企业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比例存在一个临界值,并分析了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风险投资公司监督努力对各参与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三方参与约束条件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创业企业和银行参与投资的意愿;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的意愿。在双向道德危害情况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与权益分配比例;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并会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权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委托代理人销售产品并付给代理人一定的报酬. 委托人和代理人对随机需求的均值或方差的估计存在误差,由此产生绝对过度自信和相对过度自信. 委托人可提供的薪酬合同有两种: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 在委托人和代理人持有的不同自信度组合中,分别给出了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的最优参数. 研究得出:对委托人而言,当且仅当其关于不确定性需求方差的信念较代理人悲观,并且对市场需求位于零点附近的可能性的估计较代理人小时,阈值合同优于线性合同;否则,在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委托人的均衡期望收益相等.  相似文献   

7.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将过度自信行为考虑进激励机制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设计之中,分别研究了过度自信条件下市场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微观层面上,经纪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委托人采取的内、外监督措施均可降低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中是相互替代、而不是相互补充的;市场宏观层面上,被雇佣的过度自信经纪人的人数比例,随其整体对市场自信程度的加大而上升.这两个层面所得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为解决资本市场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装备采购费用控制的信息非对称性问题,构造了装备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设计激励机制角度分别建立了军方与供应商的效用函数,推导出了费用控制模型。探讨了存在道德风险情况下,军方如何激励供应商主动降低装备采购费用的问题。军方期望效用最大的两个决策变量,可通过对模型的优化来确定。给出了仿真算例。  相似文献   

9.
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黄健柏 《系统工程》2007,25(10):27-32
股权激励是众多上市企业建立激励制度的首选模式。传统的股权激励模型依据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来,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某些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导致激励效率低下。过度自信是人们的一种经常性的心理表现,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等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合同的设计,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股权激励合同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固定报酬、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对代理人风险中性做了扩展研究,研究结论对设计股权激励契约、提高激励效率、雇佣代理人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最后,文章指出了对过度自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装备采购的博弈过程及费用控制的信息非对称性问题,构造了装备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军方与供应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军方如何激励供应商降低装备采购费用的问题,并运用进化规划算法给出了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军方利用所建的费用控制模型,能够减少供应商的道德风险,改变传统的单纯从政策上要求供应商的做法,从机制和技术上达到控制采购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泰勒控制标准理论设立的成本控制标准具有单层次特征,不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度.人的理性、情感和认知的变化,使双重成本控制标准应运而生.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而且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契约来激励工人积极控制成本,而工人在执行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根据掌握的信息选择自身努力程度,于是产生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通过建立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管理者差异化激励契约对工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工人努力程度与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呈正相关.对于达到不同成本控制标准的工人,管理者应设定差异化激励系数,实现成本控制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管理者信息披露的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当管理者的能力类型和努力都是不可观察时的最优激励方案,建立了一个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模型.在模型中,企业主和管理者都是风险中性的,企业主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有两个约束,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IC),即在最优契约下,管理者可以通过披露真实的能力类型最大化其效用,另一个是个人理性约束(IR).企业主在两个约束下最大化其预期效用.根据显示原理,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模型.在一些条件下,若能力水平越高,则最优工资越高,最优努力越多;若竞争度越高,则最优工资越低,最优努力越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对称交互多模型弹道导弹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道导弹飞行三个阶段的动力学模型异常复杂且非线性强,在未知导弹任何先验信息前提下如何连续地跟踪整个弹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非对称交互多模型跟踪算法,它根据弹道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建立相应的跟踪模型。该算法采用非对称的状态交互以及基于熵信息变化的模型概率更新方法对导弹进行实时状态估计,并将其中一个无迹滤波器的非线性状态估计用改进离散方法实现,提高了实时性。仿真实验表明,该跟踪算法能够较精确地从弹道主动段连续地跟踪到再入段,并且能较大幅度地减小模型切换之间的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14.
考虑经纪人投资情绪的委托代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提出将经纪人的投资情绪考虑进资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非理性经纪人的投资决策给委托人带来的影响,得到了此时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结果表明,经纪人的乐(悲)观投资情绪可以使委托人的代理成本得到补偿,并且委托人对经纪人的最优激励强度随着经纪人乐(悲)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经纪人的乐(悲)观投资情绪,对委托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的动态激励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行为金融学与激励理论相结合,在经理人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契约模型,研究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动态最优激励.结果表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均可使最优激励契约变得廉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问题中,均对激励契约具有替代作用.同时,随着经理任期的增加和工作经验的丰富,一定条件下过度自信对激励契约的替代作用将逐渐减弱,最优的激励最终会提高至提供给理性经理激励的水平.该结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激励方式的不足,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力地解释经理人中存在的异象.  相似文献   

16.
以薪酬激励合约为中介,通过植入代理人公平偏好的异质性,构建代理人长短期业绩目标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了代理人最优:在公平偏好下,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越强,委托人给予代理人最优长短期激励薪酬越少,固定薪酬与总体薪酬越多;代理人能力、公平偏好对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契约的影响与代理人风险偏好类型相关;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及最优长短期薪酬激励强度对固定薪酬及总体薪酬的影响取决于各任务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7.
考虑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最优激励契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为金融角度出发,对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情形下的最优激励契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其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获得的收入均超过基金经理完全理性时双方的收入,实现了双赢;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其过度自信容忍度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双方都会遭受损失,基金投资者将不再雇佣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随着基金经理风险规避程度及外界影响波动的增大而变得宽松.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模型自适应控制中子模型数量过多、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局限性等问题,将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非线性逼近能力与多模型切换的思想相结合,提出基于主元分析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多模型切换控制算法。首先,基于主元分析法进行工况区域识别。其次,在不同的工况区域内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多个子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最后,根据性能指标函数选择相应的控制器以得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减少了子模型数量,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借鉴Gervais和Daniel等人提出的过度自信表示方法,在假设公司股东风险中性、经理风险厌恶且过度自信的条件下.利用一个简单的两期资本预算决策过程模型和实物期权方法,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经理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好对其股票补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股票补偿数量将随着经理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股票补偿数量也将随着经理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而减少;在使股东收益最大化的最优股票补偿合同中,过度自信经理要求得到的股票补偿数量一定少于理性经理所要求得到的股票补偿数量;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股票补偿数量大于使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股票补偿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