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晓晨 《天津科技》2007,34(6):90-92
在探讨学术腐败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学术期刊编辑的实践,分析了学术腐败在学术期刊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发表不具有学术价值的人情稿、有偿稿;一稿多投;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试验或调查数据;随意"署名"现象。并提出从有效预防、严格监管、合理惩罚3个方面建立学术期刊学术腐败防范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学术期刊编辑为视角,从描述学术腐败现象入手,分析了当下学界产生学术腐败现象的主要诱因,讨论了作为学术把关人的学术期刊编辑在维护学术自尊、扼制学术腐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扰,并给出了相应的反腐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学术期刊编辑为视角,从描述学术腐败现象入手,分析了当下学界产生学术腐败现象的主要诱因,讨论了作为学术把关人的学术期刊编辑在维护学术自尊、扼制学术腐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扰,并给出了相应的反腐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当今社会学术腐败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包括执着、淡泊、求实、创新四个主要方面。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在学术期刊上的表现,指出学术期刊与学术不端行为息息相关。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为例,阐述了学术期刊在遏制学术腐败中的作用及应对学术不端中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是学术创新的载体,担负着引领学术、遏制学术腐败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为有效打击学术腐败,学术期刊应采取积极的"反腐"对策:坚持"学术为本";规范审稿制度;提高编辑人员待遇,为编辑学者化和编辑职业化提供制度保障;实行"联防群治",构筑"反腐"联防机制,建立"反腐"统一战线;坚决落实期刊编辑业务中"引文"的规范化编排;对学术不端行为给予相应"制裁";推进和实施办公现代化;争取主办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甘肃科技》2006,22(6):I0003-I0003
浮夸不实、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这些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风气,治理学术腐败成为科技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尚勇副部长6月18日表示,“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从公开立项程序、完善评审专家机制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现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力度,从源头上彻底根治学术不端行为,优化创新环境。据介绍,为防止科技管理中可能产生的腐败和不良行政行为,科技部加强源头治理,确保立项公开、公正、透明。目前,国家科技项目已经实现了网上申报,下一步逐步实现网上评审,推行网上公示制度。“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目的是拒绝跑部钱进,避免人情因素,铲除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尚勇说。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成果满天飞。对此类现象,不少科技人员提出,项目评审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8.
科研诚信问题不仅为学术界所关注,而且也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解决当前科研诚信问题、治理学术腐败现象,首先需从大学入手,建立大学科研诚信氛围,加强大学科研诚信建设,进而重塑我国大学科研诚信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现象,在当今的学术界呈现出不断蔓延之势,特别是高校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探讨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成因,遏制学术腐败,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本文以现象为基础,以理论为支撑,通过比较分析,从经济、文化、制度、道德、法律等五方面探寻学术腐败的根源,为后继者提出遏止学术腐败的有利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来是一片净土的学术界也产生了腐败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学术领域的前途与发展.给学术界蒙上了一片阴影。本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来研究这种现象,旨在对学术腐败进一步探讨,为人们对学术腐败的认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社会腐败现象及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学术建设,阻碍了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的密切关注,本文仅就如何通过开展效能监察预防高校的学术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编辑视角看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失范就是指在特定的学术制度环境下,学术界一些集体和个人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中,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而违背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学术规范的行为和结果。学术失范产生的原因,既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结果,也是社会腐败现象和世风日下在学术界的一种现实表现,更是学术体制弊端和学者自律能力下降的直接反映。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应该高度重视,对来稿进行选择时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关注社会热点,追求社会效益,注重编辑职业道德,构筑防范学术失范的第一道防线,力争杜绝那些粗制滥造的学术文章出版,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术腐败随学术市场化日益严重。学术成果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正的外部性,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因而,学术市场化运行必然造成市场失灵,带来学者价值观功利化,学术资源供不应求。学术腐败。学术是公共产品不是私人产品,不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只有以公共产品对待和运作才能解决当前学术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当前学术腐败现象的剖析,从社会环境、研究生对学术腐败的认识、现行的学术规范教育等方面归纳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深入了解学术腐败,认识其危害性及其后果入手,阐明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育人的全面质量观。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规范教育机制,主要介绍了该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学术规范教育在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覆盖,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等内容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术腐败带来了可乘之机。分析了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遏制学术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学术腐败现象呈现多样化,高校的学术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耻笑的诟病.针对目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新腐败现象,探究学术腐败的成因并寻找对策,消除学术不端行为,才能保证我国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揭露了学术腐败现象在高校学报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简要地指出了“学报腐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学术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主要原因应归于反腐制度建设与落实不到位。为此,针对科研项目立项、项目鉴定、成果评奖、经费使用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中的腐败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重视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规范研究生导师选拔制度;构建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有关学术规范的法律、法规,加强打击学术腐败的网络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