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对于恢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一元论的权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前段时间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歧见颇多。分歧的焦点在于,究竟是一个标准还是多个标准?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讲生产力标准,不讲其它标准(如生产关系、政治思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要求的唯一性与生产关系形式构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决定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来自于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性,同时也具观性。而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以经济制度作为存在形式,因此这也是经济制度先天具备的辩证特性。并且这种适应了生产力需要的经济制度只能借助政权的力量形成,从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本来意义的政治形式。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性質这一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一般是结合生产关系所需要適合的怎样的生产力性質来研究,因此,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孙叔平同志先后在《羣众》(1961年第10期)和《哲学研究》(1962年第3期)发表了有关生产关系一定要適合生产力性質的规律的文章,认为决定生产力性質的是生产资料的性質,特别是劳动工具的性質,从而就认为,所谓生产关系適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关系中的“两种承认”说的原理,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又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下面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来谈谈我们的见解。一“两个承认”说是符合唯物论的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论述过社会主义,他们所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既同且异,它们的生产力的性质以及由其决定的基本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相同的,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由其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则不相同。从现代历史的经验看来,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即生产力的水平),应该是相互联系,又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使用大机器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两重属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体制及机制等属于生产关系一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特殊,这在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问题研究不够,甚至存在片面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方法来分析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应该是:生产关系一般是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生产关系特殊的发展变化最终由生产力决定,是通过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变化实现的,生产关系特殊的发展变化对生产力的重大反作用也是通过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变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的觉悟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和劳动手段共同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劳动者觉悟的生产力性质,揭示了劳动手段同生产关系非对应现象的秘密,为我们解答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找到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页)也就是说,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有相应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然而,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似乎其中生产关系发展,相对于生产力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关系,生产力并未同步决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是在合理的生产关系下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一个公平支配自然资源,公平劳动的生产关系,是实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应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先河,而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把循环利用生产和消费排泄物作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生产和消费排泄物循环利用的一系列理论和极具实践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不能成立.官民相争、官官相争、民民相争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予盾.民主或法治既是从根本上协调三大矛盾的制度装置,也是生产力主体迫使政府供给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第一生产力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确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依据只能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同样是由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状况来决定的,而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盲目地建立超越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生产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长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过急、过粗、过快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生产关系无论何时都应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正确划分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讨论,已进行了许多年。虽然现在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或这种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论在何种程度上)这一结论,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也都是这样表述的。本文认为,这种表述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最精确的,它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某种社会矛盾或这种矛盾的运动,实际上在现实中是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18.
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前提 ,目前在理论界有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论证 ,提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关键性理论前提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 ,并认为这一理论问题的初步解决是邓小平同志在 196 2年《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所提出的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生产关系优劣标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作为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传统的“三要素”构成外,还可理解为“两要素”构成,即把生产力理解为人与物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关系的技术性质-生产的组织、规模等是由不同时期的人与物的结合状况决定的;其次,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分配等,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人与物的结合所决定的。劳动者是能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对于劳动者来说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澄清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从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