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稻田玉米生长发育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模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作物生长速率与干物质分配和叶面积发育的研究分析,建立了稻田玉米生长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田间实验结果的验证表明,模型对稻田玉米的生育期,地上部茎叶干物质的动态及叶面积的变化的模拟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可以用于预测生长期及获得相关的群体变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调查和分析了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重茬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可促进大豆出苗,增加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根瘤回氮作用增强,两年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37.5%和58.74%,分别增产5.43%和25.86%。图6,表1,参13。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溶液添加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了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小麦根系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及根的干重、根系活力、SOD、POD活性等,并明显增加了根系MDA含量水平。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处理可以增加各种条件下小麦的总根长、叶面积、根活力及SOD与POD活性,且表现出在干旱胁迫下增加幅度高于正常处理的现象。化学调控物质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利用FA、GA、MET及稀土等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小麦壮苗的突出作用。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红枣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红枣光合、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增施氮素有利于枣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土壤中氮、磷、钾素都适度时可以很好地降低枣树叶片的蒸腾速率,减少土壤水分的损耗;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红枣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形指数;增施钾肥可提高红枣果实中还原糖和Vc的含量,增施氮肥则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虚拟复现了某破坏性试验的全过程,得到了相关难于测量的关键设计参数数值,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零部件进行破坏原因复核,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断裂力学理论分析结论一致,进而确认了破坏性试验虚拟复现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威布尔型可修备件需求量的解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维修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可修系统,首先根据“累积失效概率相等”原则,提出一种改进的指数确定方法,能够将Weibull分布等效成为指数分布,然后利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近似计算备件需求量。根据系统运行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ExtendSim软件的仿真算法用来检验给定备件数量下的保障度,并以马尔可夫系统为例验证了该仿真算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与设计,对两种指数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原算法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水分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农田土壤水量平衡原理,对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水分变化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精度高。由水分指数评价土壤含水量的实际状况,确定了灌水的具体日期,为控制土壤水分,提高水分生产率,实现节水与高效提供了科学依据。表3,参9。  相似文献   

8.
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军良  葛升民  沈毅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833-836,881
建立了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动态模型和随机模型。通过合理的近似,非线性动态模型简化为线性离散模型。设计了闭环数字控制算法,对光纤陀螺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在随机建模中,运用不同的随机过程来模拟各种随机噪声,采用正交小波变换的方法来模拟1/f噪声,用白噪声一次离散积分的方法来模拟速率随机游走噪声,用一阶马尔可夫过程或指数相关随机序列来模拟指数相关噪声。进行了随机仿真,并用功率谱密度和Allan方差分析的方法对随机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值采样数据的多元质量特性稳健参数设计问题,考虑各质量特性偏差波动和方差波动的权重,提出了一种整合过程能力指数和熵权理论的多元质量特性稳健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设计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并建立各质量特性均值和方差模型;然后,通过熵权法分析各质量特性偏差波动和方差波动的权值,进而计算各质量特性的过程能力指数;最终,构建基于多元过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函数。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说明,本文方法与其他参数设计方法相比,能够在考虑稳健性的同时更好地使质量特性满足产品规格和接近目标值。  相似文献   

10.
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优化问题具有设计变量多、设计空间大、难以解析计算而仿真又十分耗时的特点, 因此提出了基于综合拉丁方试验设计和代理模型的仿真优化框架. 该框架通过综合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仿真方案, 然后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对仿真数据进行优化分析, 为实现代理模型的更新提出了代理模型最优点与最大化期望提高相结合的方式, 为实现代理模型的优化, 提出了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搜索模式, 其中全局搜索采用遗传算法实现, 局部搜索采用改进广义模式搜索算法实现, 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求解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和平灌区水稻灌溉试验站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灌溉方式、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同一品种水稻产量和节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Ⅱ技术较当地常规灌溉单产量提高6.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2.18%,节水64.04%;采用施肥量为B2水平、栽培密度为20穴·m-2的小区更容易获得较高产量,A3B:C2组合模式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达到了节水增产效果。图2,袁6,参5。  相似文献   

12.
植被环境因素(如土壤、水体的化学成分,地表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是提高植被虚拟仿真可用性的关键。有效、准确地从遥感数据中反演植被特征,在遥感数据与植被虚拟仿真的建模接口建立联系则是关键所在。LAI(叶面积指数)则是典型的植被特征。应用IAI反演的等密度模型、非密度模型和两流近似法及其效率分析,给出了通过光合作用辐射吸收系数(FPAR)实现LAI反演的过程和方法。该研究为基于空间遥感信息的植被虚拟仿真工作提供重要方法和理论支撑,是数字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可视化监测和估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表1,参11。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五常市为例对水妥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几个因子中,其贡献率依次为穗/穴>粒/穗>结实率>千粒重>穴/m^2,说明每穴穗数及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宜选择穗 大粒多及分蘖力强的品种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为五常市的水稻生再上新台阶了理论依据。表5,参1。  相似文献   

14.
高原粳稻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高原粳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03和2004年中北部高原粳稻区多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粳稻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穗总粒数,为云南中北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表3,参10。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营养面积对大豆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I-110植物冠层分析仪,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营养面积的大豆群体冠层指标参数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L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和叶分布进行测定。经过分析,不同营养面积所形成的冠层的指标参数是不同的,随着单株营养面积的减少,LAI逐渐增大;平均叶倾角先增大后减少;散射辐射和直射辐射逐渐降低,但是散射辐射始终大于直射辐射;叶片分布密度增大。单株营养面积大,所形成的冠层会给大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因素的形成;单株营养面积小,所形成的冠层郁蔽,限制产量因素的形成。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虎尾草和稗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虎尾草和稗草的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虎尾草和稗草叶片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呈现早上最高、中午降到最低点、傍晚又升高的特点,基本与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虎尾草和稗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值都是出现在上午蒸腾速率最强烈的时候;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虎尾草的相关性系数为r2=0.582 9,稗草的相关性系数为r2=0.636 9。图12,参8。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测法对三江平原控制灌溉下稻田灌溉水量、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和淹灌3种灌水处理。结果表明:控Ⅰ灌、控Ⅱ灌和淹灌3种处理的总灌溉水量分别为344.1mm、319.4mm和467.4mm,与淹灌处理相比,控Ⅰ灌和控Ⅱ灌处理分别节省灌水26.4%和31.7%。在整个生育期内田测法测得的控Ⅰ灌、控Ⅱ灌和淹灌3种处理的耗水量分别为538.5mm、500.5mm和627.8mm,与淹灌处理相比,控Ⅰ灌和控Ⅱ灌处理分别节水14.2%和20.3%。控Ⅰ灌、控Ⅱ灌和淹灌3种处理的实际籽实产量分别为10 200 kg·hm^-2、10 500 kg·hm^-2和9 320kg·hm^-2,控Ⅰ灌和控Ⅱ灌处理分别增产9.4%和12.7%。控Ⅰ灌、控Ⅱ灌和淹灌3种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89kg·hm^-3、2.10 kg·hm^-3和1.49 kg·hm^-3,控Ⅰ灌、控Ⅱ灌的WUE分别较淹灌增加26.9%和40.9%。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产量,控Ⅱ灌的节水和增产效果都略优于控Ⅰ灌。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8.
分析比较几种常见宽波段植被指数和高光谱窄波段植被指数与大豆叶面积指数(LA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力,通过建立不同植被指数与LAI之间的统计回归模型,发现各植被指数均与LAI曲线相关,相关关系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幂函数关系和指数函数关系。对于全部植被指数和窄波段植被指数而言,一阶微分绿度植被指数1DZ-DGVI对大豆LAI的估算效果最佳;而对于宽波段植被指数而言,以宽波段三角植被指数B-TVI的效果最佳。通过对比发现,在估算大豆LAI方面,窄波段植被指数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有些植被指数甚至还没有其对应宽波段植被指数表现的好。不论从回归分析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来看,还是从模型检验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来看,B-TVI的表现与1DZ-DGVI的表现相差不多,因为两者回归分析和模型检验的RMSE分别相差0.0153、0.0083,模型检验的相对误差仅相差0.0043,这表明宽波段光谱植被指数可以用来监测大豆LAI。图2,表3,参22。  相似文献   

19.
水发汗温度场控制问题的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水发汗温度场控制模型导出的自由边界问题。在具有表面烧蚀的情形,证明了该问题解是存在唯一的。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头锥驻点发汗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发汗冷却控制概念。并在发汗冷却控制方程基本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电磁炮弹和其它型号的应用,进行了发汗冷却控制原理性试验研究。并着重叙述了水发汗的试验方案、控制方法等试验技术。应用发汗量函数级数形式,装入计算机代替方程求解。在电弧加热条件下,对驻点状态模型温度进行闭合回路控制的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