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美峰  谢兰青 《科技信息》2010,(29):287-289
高边坡开挖岩石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而喷锚网支护可提高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杜伯华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开挖工序、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现场质量控制和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
龙滩工程右岸坝肩边坡高近300 m,且地质条件复杂.针对边坡中特定岩石块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部位,特别是小块体和中块体所在部位,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利用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对龙滩右岸坝肩边坡的开挖和加固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块体单元计算模型对边坡复杂的开挖过程和加固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各开挖步位移变化趋势和典型结构面屈服区分布合理;支护措施控制边坡变形效果明显,同时,相对于无支护情况下,各特定块体在各计算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应用于岩石工程具有有效、适用和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王小莉 《科技信息》2010,(17):J0108-J0108,J0046
在积石峡水电站右岸边坡开挖支护工程中,使用双排落地脚手架和悬空脚手架进行锚喷施工,积累了双排脚手架高空作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大规模失稳块体,采取动态设计、裂隙追踪、实时监测等技术,以多种加固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边坡整体稳定,满足高拱坝坝肩开挖要求.  相似文献   

5.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工程规模居世界前列,其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开挖断面尺寸大、工期紧张、施工干扰大,充分利用竖井断面大、作业面宽的特点,采用了类似于洞外边坡开挖支护的方法开挖支护施工,使工期提前1.5个月,实现了竖井开挖快速施工.对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的开挖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总结,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翠霞  周少敏 《科技信息》2011,(1):I0325-I0325,I0287
结合某水电站坝肩开挖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施工,介绍了预应力锚索的主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边坡失稳已成为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之一,水电站坝区边坡的稳定性,是直接影响水电站工程的关键部分。针对水电工程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步序多的实际情况,结合岩体结构调查与结构面统计结果,将坝址区范围内岩体划分为2个分带,分析可知,在左坝肩处,开挖边坡受结构面组合影响,存在不利组合体,并给出了左坝肩边坡的主要破坏模式。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某水电工程左坝肩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边坡开挖卸荷、支护中的变形规律和和应力分布特性,给出边坡的破坏特征和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左坝肩边坡的中下部790 m高程以下的稳定性较好,而稳定性较为薄弱的部位主要位于边坡中上部805~842 m高程。分级开挖过程对应部位坡面附近有拉破坏、剪破坏和拉剪破坏等多种破坏模式出现,但破坏分布深度一般在2.0 m范围以内。为了对设计开挖坡比、锚杆及喷锚支护,左坝肩边坡分级开挖完成后的整体稳定性有较为明确的量化依据,并宏观把握其潜在失稳趋势,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法,得出边坡的整体稳定系数为1.48,并给出相应的边坡破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坡治理方案。工程实践表明,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结果和加固设计方案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吉沙水电站右岸边坡开挖支护中施工难点的分析介绍,详细叙述了通过现场勘探以及对施工现场认真分析、研究,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搞好工序衔接,实行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抓好标准化管理,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可供类似水电站边坡开挖支护中施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松塔水电站坝址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右岸古河道中松散沉积物、右岸基岩绕坝渗漏、右坝肩Ⅲ级阶地松散层的渗漏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各渗漏量数据,为设计施工提出了防渗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俊飞 《科技资讯》2009,(30):54-54
本文主要介绍了梅溪河渡口坝水电站大坝坝肩开挖爆破参数的选择计算方法,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秀玲 《科技信息》2009,(15):239-239
积石峡水电站右岸边坡由于受征地、移民搬迁等问题的影响,致使工期滞后一年多,右岸边坡开挖支护的工期由原来的8个月调整为5.6个月,为了能按节点工期完成施工任务,我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一个方案、处理好两个关系"的施工总体思路,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为2010年实现发电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施工现场的锚索施工工艺进行事实阐述。大岗山水电站身处高山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较厚,表层多为松散堆积体,深部多断层交叉。边坡支护形式为浅层及深层支护结合,在施工中以无粘结多锚头预应力锚索为主,框格梁为辅;下面就锚索在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的施工进行详细讲述。  相似文献   

13.
积石峡水电站右岸边坡由于受征地、移民搬迁等问题的影响,致使工期滞后一年多,右岸边坡开挖支护的工期由原来的8个月调整为5.6个月,为了能按节点工期完成施工任务,我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一个方案、处理好两个关系"的施工总体思路,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为2010年实现发电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风水电站右坝肩边坡顺河向长80~110m,地形由多级陡坡与平台组成,边坡地面高程830~980m,属于高陡边坡。根据东风工程竣工安全鉴定意见,对所属边坡进行加固处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多次优化其实施方案,最后确定为全锚索(3000KN)支护方式。边坡锚索分布在845~933m高程,共120束,距离地面最大高度88米,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高排架带来的施工困难,确保了锚索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减少了常规支护方式(抗滑桩、抗剪洞等)的施工风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投资,期望为同类高陡边坡的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复杂高山峡谷地区,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坝肩岩体的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坝肩三维地质模型,对拱肩槽开挖过程和筑坝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坝肩岩体在拱肩槽开挖过程和筑坝过程的应力位移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坝肩岩体整体在开挖和筑坝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顺溪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利工程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全文从水利工程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工程的施工准备谈起,然后分别对水利工程中高边坡开挖施工技术与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贵州科学》2021,39(5)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以某非洲大型水电工程为背景,探讨了该方法在低地应力地区节理岩体强度参数取值中的应用。在现场勘察和施工开挖面测绘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相同围压条件下该方法估算获得的岩体强度参数同现场原位试验的岩体强度参数,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广义Hoek-Brown准则估算岩体强度参数可以满足工程计算需要。应用广义Hoek-Brown准则估算的隧洞和边坡岩体的强度参数,对坝址区引水隧洞K0+209.0 m断面及右岸坝肩边坡开挖过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的隧洞顶拱位移及隧洞平顶效应与现场相符。边坡开挖后表层岩体产生轻微卸荷回弹,最大值为第二级和第三级边坡4.7 mm,边坡整体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郭习葵 《科技信息》2013,(1):379-379
本文着重介绍了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0号桥台开挖边坡在出现坡面变形后的一系列详细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苗家坝水电站右坝肩岩质边坡的测绘为例,引入赤平极射投影的方法,基于优势结构面和其他随机结构面的特征和现场调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边坡自然状态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地质历史演变过程,进而对开挖工程边坡可能出现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右坝肩边坡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形成机理及发生可能性和规模。这种方法不仅考虑到了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结构面的成因和性质,同时也考虑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出现的地质演变过程,一定程度上从时空观的角度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就工程本身而言,更有实际意义,是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的一种综合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胡明珠  郑静  孔德刚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24-125,196
黑河龙首二级水电站大坝右岸趾板边坡由于开挖和爆破影响变为不稳定坡体,严重影响了水电站的施工和未来的正常运营.文章首先介绍了该边坡的工程地质环境;然后通过宏观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继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计算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最后指出边坡对水电站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