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天然香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临界CO2对八角茴香油、砂仁油、香茅油、松节油等多种香料香精进行萃取分离研究。根据物质结构和性能关系阐明分离过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超临界CO2 萃取枸杞籽油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流量、颗粒细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当萃取压力为 2 5~ 30MPa ,温度为 35~ 45℃ ,流量为 40kg/h时 ,萃取 3h ,可将枸杞籽中 90 %以上的油萃取出来 .另对枸杞籽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3.
牛蒡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牛蒡籽油的提取工艺,着重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3h,CO_2流量30kg/h.利用GC/MS分析了牛蒡籽油的成分组成,比较了超临界CO_2萃取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超临界CO技术应用于福建生姜提取姜油,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姜油萃取率和姜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姜油萃取率对数值与CO流体密度呈正比,姜油组分基本相似,但各组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提高萃取压力有利于姜辣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重要性,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天然香料超临界萃取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收缩核模型、多孔球DDD模型、微分质量守恒模型等。  相似文献   

6.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7.
肉桂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水蒸气蒸馏提取法中,提取时间、搅拌,以及添加剂等条件对肉桂油提取率的影响,特别是在添加剂对提取率的影响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陶明涛  李人宇 《甘肃科技》2011,27(23):54-55
针对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设计了开放性实验项目-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目的是培养化学制药专业学生掌握天然药物的专业技能,并掌握超临界提取的原理和工艺因素.超临界提取是天然成分提取的重要方法,近些年在制药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该实验通过超临界法以CO2为媒介提取八角茴香中油性成分.实验强化了基本操作的训练,巩固基础...  相似文献   

9.
挟带剂乙醇在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现有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作挟带剂,对乙醇及其加入量对萃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与萃取率的提高成正比;但随着乙醇加入量的增大,萃取率提高的幅度减小。乙醇的适宜用量为投料量的10%~15%(质量分数)。文中还就挟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化学成分的萃取操作条件,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的较佳萃取操作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左右,萃取温度为30℃左右,萃取时间为2h左右;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CO2流体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等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花生仁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96.16%.对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含量高达78%以上,符合一级花生油的标准(GB 1534—2003).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挥发油萃取率为指标,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L9(3^4)确定了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为CO2流量25L/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1h,挥发油提取率为4.497%。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h,挥发油提取率为1.32%。因此可知,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参数,借助由微分质量衡算和Fick第一定律推导出的模型,建立了其萃取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并通过分析有和无超声强化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研究了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强化效果及运用GC-MS分析和GC定量分析对比了复方丁香肉桂合提分提的情况.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4.0 h,CO2流量3.0 L•h-1,超声功率密度60 W•L-1,此时挥发油得率为11.60%; E=13.39×(1-e-0.4706×t)和E=13.10×(1-e-0.3921×t)分别为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超声能够对超临界CO2萃取起到强化作用;合提时挥发油得率高于分提时的得率,萃取了的丁香酚与以肉桂醛为代表的单味药肉桂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其自身在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度增强,同理,对肉桂醛也一样,这是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同时,合提时丁香和肉桂的某些成分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更多的复方丁香肉桂中其它成分向超临界CO2流体中传递,例如: 2,4,6-Trimethoxyacetophenone和α-Cadinol等这些都是在分提时没有发现的,这是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的一个次要原因.所有这些都可以使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合提时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的质量含量是降低的,但从全局看不占主导作用.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是上述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洪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543-12550
为了从微观层面探究超临界CO_2对稠油组分的萃取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稠油组分在砂岩表面的密度分布和吸附特征,研究了超临界CO_2对岩石表面稠油组分的萃取特点和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四组分在稠油聚集体中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沥青质自缔合能力强,胶质紧密包裹在沥青质周围,构成复杂的空间网状结构;芳香烃和饱和烃分布在沥青质、胶质周围,显示出稠油分子结构的层次性。沥青质与岩石表面相互作用能较大,超临界CO_2难以在沥青质中运移,扩散系数低,萃取难度大,萃取率接近于0;而芳香烃、饱和烃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能较小,超临界CO_2容易在芳香烃、饱和烃中溶解、运移,扩散系数大,容易被超临界CO_2萃取,萃取率可分别达到53%和28%。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揭示的微观动力学机制对于宏观认识超临界CO_2萃取稠油轻质组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超临界CO2萃取鱼油中EPA、DH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按照不同的萃取流程 ,即间歇式和连续式流程 ,综述了国内外超临界CO2 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各研究者所采用的萃取装置和方法 ,探讨的工艺参数 ,采用的萃取条件 ,以及得到的萃取规律、最佳的工艺参数和萃取效果 ,并分析了两种流程下萃取的异同点 ,为超临界CO2 连续式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也为鱼油萃取的工业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