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考虑一个单制造商和两个互补性供应商所构成的装配系统,当市场需求随机时,制造商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来转移零部件的库存风险并决定零部件的批发价格,两供应商需要在市场需求真正到来之前自行决定各自的零部件生产量,并承担相应的库存风险.本文假定供应商存在高成本和低成本两个类型,利用斯坦伯格博弈和纳什均衡研究了当供应商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和对称这两种状态下的生产与定价决策,分析供应商成本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表明,高成本供应商在信息对称时的均衡收益大于信息不对称时的均衡收益,愿意共享信息,而低成本供应商在信息不对称时的均衡收益更大,并不会自愿共享成本信息;供应商成本信息共享对制造商和供应链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随机需求和来料质量缺陷对供应链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制造商全检和供应商返修处理来料缺陷情形下,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EOQ协调问题,并与分散式、集中式供应链情形进行了对比。供应链协调时,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能够达到集中式供应链的绩效,其契约的成立,不受供应商批发价格及共享因子变化的影响。集中式供应链EOQ及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式供应链的情形,但风险分担却相反。研究为降低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损失等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随机需求和来料质量缺陷对供应链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制造商全检和供应商返修处理来料缺陷情形下,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EOQ协调问题,并与分散式、集中式供应链情形进行了对比。供应链协调时,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能够达到集中式供应链的绩效,其契约的成立,不受供应商批发价格及共享因子变化的影响。集中式供应链EOQ及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式供应链的情形,但风险分担却相反。研究为降低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损失等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制造商激励共享供应商创新的成本分担博弈模型,研究了存在两个竞争性制造商和一个共享供应商的供应链结构中,制造商合作与非合作的互动行为对激励共享供应商创新决策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当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合作时提供的成本分担比例高于非合作的情形,此时供应商的创新水平和制造商利润也高于非合作情形;当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制造商合作时提供的成本分担比例低于制造商非合作时的情形,但供应商的创新水平和制造商利润依然高于制造商非合作时的情形;制造商的合作行为降低了市场竞争对制造商与供应商博弈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种简单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简单供应链即一个供应商和n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之间的需求信息共享所产生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供应商的存储水平,降低供应商的期望费用。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协调调度能有效提高企业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能力。以两阶段制造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断情境下具有交付时间约束的多产品类型制造供应链协调调度问题。制造商接到包含多产品类型的工件加工订单,各工件需经供应商处理为原材料工件后,交付给制造商处理为完成品,各工件均有一个独立的交付期。如果供应商单方面调整工件加工顺序,会导致制造商冲突成本的增加,需双方协商处理。以最小化供应商总拖期交付成本和最小化制造商总冲突成本为目标,基于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机制,构建了考虑中断的制造型供应链协调调度模型。设计了一个融合自适应邻域搜索算子的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需求信息条件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是供应链运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存在于供应链之中.面临低市场需求的零售商有可能夸大真实的市场需求以获得更多的产品供应.运用信号传递博弈理论研究了供应链中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共享需求信息的机制,得出了零售商可以通过采购价格向供应商传递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的条件,结果表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的关键在于分离均衡的存在,分离均衡使得供应商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量借以识别零售商的市场预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到岸价格商务模式生鲜供应链面临的市场需求风险,考虑销售商拥有需求预测信息并可决策是否向供应商共享,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该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策略,设计了相应的需求信息共享激励契约.研究表明:需求信息共享利于供应商根据市场需求波动合理调整保鲜努力和产品供应量,缓解供应商和销售商面临的产品滞销与缺货风险;供应商冒险策略下,只有当新鲜度弹性较高时销售商才愿意共享需求信息,而在供应商保守策略下,当新鲜度弹性较低时,若市场波动不太低或信息精度较高,销售商也会主动进行信息共享;一定条件下,需求信息共享能够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通过转移支付契约能够激励销售商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9.
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时,供应商成本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制造商对产品最终定价偏离最优值,使得制造商利润受损。研究显示通过供应商成本信息共享,制造商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但信息共享不能给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供应商不愿意共享成本信息。为了促使供应商参与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参与方应投资建立安全的通信系统,以保证共享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引入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建立一个公平的利润划拨机制,该机制使得最后的利润划分只取决于各参与方的议价能力,与通信系统投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供应商-制造商组成的资金约束型二级供应链中,不对称信息及保理融资模式下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契约参数设计问题。分别构建了供应商直接贷款模式下及保理融资模式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到两种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制造商支付给供应商的转移支付(利润分成)及供应链总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融资模式下最优批发价格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增,最优订货量、转移支付及供应链总利润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减;保理融资模式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链总利润及转移支付均大于直接贷款模式下;且当制造商向供应商所报成本为其真实成本时,制造商所获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关于信息系统有无价值的冲突性结论,为从理论上厘清和明晰信息系统的价值,本文放松了传统模型中供应链信息共享无成本和共享完美信息的假设,既考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成本,又考虑共享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存在的程度差异,构建供应链最优库存模型. 通过比较供应链有无信息系统时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的交互作用及其特征,以及不同情况下供应链库存成本的高低,本文研究发现: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正向影响信息共享的价值,其中准确性的作用更大; 供应链信息系统价值创造的机理在于同步提升共享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供应链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部分取决于现有的信息共享成本和信息质量状况. 最后,算例仿真表明信息系统可以显著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带来更多价值. 本文结论适用于最终产品需求在时间序列上正向相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pricing decisions in competing supply chai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icing decisions of two competing supply chains under the different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ach retailer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rket demand and has the right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share the information with the manufacturer. Three demand-information structures, i.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both supply chains, information sharing in only one supply chai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neither supply chain, are considered. We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by comparing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find that the information value not only works in the channel directly, but also does in the competing channel indirectly.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always benefits its manufacturer, but hurts its retailer; while it benefits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of competing supply chai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is competing supply chain has information sha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nel, when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makes this supply chain better off, and when the competition is less intense,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makes this supply chain worse off. However, it always makes the competing supply chain better off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competing supply chain has information sharing.  相似文献   

13.
绿色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和绿色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需要协调机制来激励成员企业开展生态设计.为此,用博弈模型构建了以供应商为领导者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基于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研究其对生态设计努力和供应链各方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供应商主导的成本分担机制激励效果甚微,而增加信息共享的程度可以极大地提高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比例和生态设计努力水平.此外,核心企业增加绿色信息的共享能显著激发供应链非核心企业的绿色研发投入,为改善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效益发挥引领创新和协调合作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从生态设计视角为实现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优化,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两个竞争供应链的产品差异性与信息共享问题。信息共享要求销售商将所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与生产商共享。根据是否实现供应链内部信息共享,在分析三种情况下竞争均衡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差异性对信息共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差异程度会影响不同信息共享模式下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大小关系,从而影响信息共享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信息共享所产生的效果趋于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供应能力制约下的VMI策略及其信息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供应商存在能力制约下,实施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策略及其信息价值的问题.建立一个1供应商N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通过扩展的“报童问题”,研究在供应商存在能力限制时的供应链运作情况;证明了供应能力的波动将导致系统成员进行短缺博弈,从而引起供应链系统费用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提出实施信息共享策略,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求得问题的“纳什均衡”,证明信息共享与合作可以改善供应链系统,降低运作成本.进一步的数值分析表明,在供应能力(服务水平)为35%到90%之间时,VMI策略可以带来显著效益,最高可以节省28.7%的系统费用;在能力趋于严重不足和能力充裕两种情况下,信息价值将递减,并最后趋于0.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本体建模方法,对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的语义异构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本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本体驱动的信息共享模型,给出该模型的基本框架,描述了供应链环境下本体驱动的信息共享的流程,并阐述信息共享请求方及应答方的行为。该模型利用本体论的思想,实现了供应链环境下语义层面上的信息共享,可在较少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信息共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中共享信息价值的量化:基于Agent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量化的信息价值有助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战略的实施.为此,考虑一个面临非线性需求AR(1)的三层供应链系统,利用Agent对其进行建模,同时讨论了系统中Agent的结构、Agent之间的交互与决策以及基于Agent的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的价值进行了仿真研究.在仿真实例中,分析了共享信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以及各供应链成员成本的影响,讨论了信息共享的价值在供应链成员中的分布及对分销商成本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Information sharing in procurement occurs in rich and varied industry contexts in which managerial decisions are made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s formulated. We explore how information sharing ought to work in procurement contexts that involve investment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OS) an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 practices. How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es a firm that plays the role of a supply chain buyer decide to share information on key variables, such as point-of-sale consumer demand data with its supplier, up the supply chain? This is a key issue that crosses the boundary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management. The answers that we provide are based on our use of a game-theoretic signaling model of buyer and supplier strategy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about final consumer demand. We als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perational cos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irm’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withholding strategies. Our results provide normative guidance to supply chain buyers about how to interpret different demand uncertainty scenarios to improve their decisions and generate high value. From the 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we show the impacts on the firm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sharing approaches that are made possible by present day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