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季坤 《科技信息》2010,(11):231-231,246
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理想和信念是人生发展的目标和动力,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价值取向问题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其职业生涯发展。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空洞的说教,或者是高谈阔论的表现.因此如何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管理,通过辅导员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提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注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任务在今天尤为紧迫。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慧泉源,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力量,现时代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航作用。教师反观自身,走入大学生的生存场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富于感召力、更具实效性,积极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卢秋婷 《科技资讯》2014,(36):238-238
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发展,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新的契机。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面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谭斌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110-1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理想信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不大力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等教育就可能偏离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难以完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是个体在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因此,大学生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大学期间形成的理想信念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值得深入讨论。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BCSPS)数据,探究大学生理想信念与基层就业选择的关系发现:在大学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的专业能力和社会生活培养的生活经验,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就业的选择意愿。研究认为,高校应构建系统化的理想信念培育体系,发挥课程对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拓宽人际交往,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同时,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主动扎根基层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经济、政治思潮以及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传入中国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并就此阐述了在全球化时代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交载体发展迅猛,以独特的姿态活跃于"90后"青年群体之中,对其人生价值观造成了重要影响。自媒体下"90后"青年人生价值观建构的探索显得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对自媒体下"90后"青年人生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理想信念空洞化、责任担当虚无化、政治信仰模糊化四重困境进行剖析,指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正确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领"90后"青年逐梦方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精华,增强"90后"青年使命感、捍卫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优质精神产品四个方面培养"90后"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红旗渠精神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推动青年党员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当前,红旗渠精神正积极融入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些许不足,需要加快提升融入内容整体性、实现融入形式多样化以及呈现融入效果新气象,促使青年党员不断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筑牢理想信念之魂,书写青春奋斗之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急剧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青少年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大量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心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德育与智育相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本质属性,为我们从内化与外化的角度研究其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内在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实现、理想信念的激发以及课余社会实践的补充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凤 《科技信息》2011,(11):I0164-I0164
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是鼓励大学生自我激励,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对大学生实行励志教育的核心应该以理性、信念为核心。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引导大学生走上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15.
回族传统道德的形成是与族源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在回族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在调整和规范着回族人民的社会行为,对当代回族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回族的文化素质关键是民族教育,对传统的回族道德结合现代素质教育实行扬弃,是当前回族青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对接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条路径,高校要针对对接过程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方式、培养质量、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促进人才培养与小城镇建设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7.
谢依楠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02-14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新媒体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接触、了解新媒体并成为其忠实的粉丝。新媒体在为青年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发布失控、不良信息侵蚀等严重问题。本文从微博、网络和手机三个方面简单探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8.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需要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小平等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不仅对理想信念有诸多阐述,而且还身体力行,成为追求革命理想信念的典范。右江党组织、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军民理想信念的培育。右江革命根据地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成为培育军民理想信念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沈阳大学5个学院400名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掌握了学生对共产主义、共产党的信仰和对宗教的信仰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坚信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对宗教认识清楚。分析认为,高校还应继续通过讲党课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使学生更加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仰,坚定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20.
尚漪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136-13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青年教师的信仰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并直接地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笔者拟从高校青年教师信仰多元化、复杂化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等进行研究,揭示出青年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