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黑小麦淀粉的颗粒性状、透明度、膨胀势、直链淀粉含量、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小麦淀粉颗粒较大,多呈圆球形或卵圆形,尺寸为5~25μm;总淀粉含量与对照小偃6号相当;直链淀粉和破损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偃6号.黑小麦淀粉具有较好的膨胀特性,但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较差.黑小麦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较高,峰值黏度为0.340~0.483Pa.s,其热糊和冷糊稳定性均比对照品种差,但加入NaCl和蔗糖均能提高黑小麦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减缓冷却过程中淀粉的老化,其中起始糊化温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峰值黏度、回生值、破损值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起始糊化温度、峰值黏度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破损值和回生值却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另外,随着pH值的升高,黑小麦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峰值黏度、破损值和回生值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果实的主要内含物及性状特征的差异,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的果实进行综合评价,本试验测定了9个枸杞主栽品种果实的农艺性状(干果百粒重、干果果形指数、单果鲜干比、单株产量)和主要内含物的含量(多糖、总糖、总黄酮、蛋白质、总酸、甜菜碱、维生素C、总氨基酸),并对这12项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枸杞果实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可将柴达木地区9个主栽枸杞品种的果实聚为5类:宁杞6号和蒙杞1号聚为一类;宁杞2号、宁杞3号和宁杞7号聚为一类;青杞1号和宁杞1号聚为一类;宁杞4号为一类;宁杞5号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 308%,能够客观反映出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果实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显示蒙杞1号、宁杞6号和宁杞5号这3个主栽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号和小偃6号)对花后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累积与转运、收获指数及籽粒灌浆过程中茎、叶、颖壳、籽粒的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穗干物质的积累量,在开花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升高的趋势;灌浆期到成熟期无明显趋势。开花期,不同干物质转运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为"茎叶穗";冬小麦不同器官转移的干物质对子粒的贡献叶片最大,其次是茎,穗部最小;施氮处理下,收获指数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全氮含量在茎、叶、籽粒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颖壳中的全氮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冬小麦不同器官全氮含量为茎颖壳叶籽粒,施氮量在150 kg/hm2处理下,冬小麦各器官全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试验中选用的2个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22号干物质的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小偃6号;施氮处理下,小偃22号不同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都显著高于小偃6号。小偃22号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京花1号、晋2148、豫麦18号、陕农7859、冀麦5418、豫麦13号、Alondvas和花培28九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幼穗在N6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山不同的小麦幼穗脱分化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再分化出根和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晋2148、京花1号、豫麦18号和陕农7859五个品种小麦幼穗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较佳,冀麦5418和豫麦13号次之,Alondvas和花培28愈伤组织长势较弱。再分化的能力与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呈相对应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1.小麦小染色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中科院植物所遗传育种室经过3年的攻关,在小麦小染色体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利用4E(4D)蓝单体培育4D自花结实缺体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小麦小染色体。他们在多年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遗传行为和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发现“小偃6号”小麦自发结实缺体  相似文献   

6.
以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二倍体长穗偃麦草(Lophopyrum elongatum)、拟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和6个小麦对照为材料筛选240条10碱基RAPD引物. 结果发现引物H4在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中扩增出1条长为740 bp的高拷贝DNA(记做Ee740),而小麦则扩增不出该片段.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e740位于散布重复序列与LTR反转录转座子athila之间,且仅与小麦基因组一个212 bp的片段有87%的同源性,因此Ee740应为一新DNA序列.根据Ee740设计特异PCR引物H4-F和 H4-R,对含E染色体组的材料和小麦材料进行扩增,结果显示,仅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能扩增出Ee740.进而对1套中国春-倍体长穗偃麦草附加系(CS1E-S7E)进行扩增,结果发现仅CS2E、CS4E、CS5E、CS7E能扩增出Ee740, 即Ee740分布在偃麦草的2E、4E、5E和7E染色体上.进一步对小麦茸毛偃麦草的后代材料进行SCAR分析,结果表明Ee740可以用于小麦背景中Ee染色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洛旱6号、洛旱2号、烟农1212、烟农19、连9916、石麦18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小麦抗旱育种的筛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PEG胁迫下,6个品种中洛旱6号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最小;洛旱2号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最小,相对其他品种水势较对照组降幅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呈极显著提高.6个品种幼苗叶片F_v/F_m值、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_p)和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洛旱6号和洛旱2号相对其他4个品种降幅最小.对6个小麦品种的各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提取了2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并采用质心聚类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将6个小麦品种按抗旱能力分为3类.结果表明,6个供试小麦品种抗旱能力有所差别.在PEG胁迫下,洛旱6号的生长受抑制程度最小,光能利用率最高,膜透性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品种也较小,表现出对干旱胁迫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1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幼苗,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UV-B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经UV-B处理的14个小麦品种在株高、叶色、鲜重、干重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除太633的叶色有所降低外,其余品种的叶色增高或变化不大.百农93102和石新768的株高在UV-B处理后表现为升高.UV-B处理使V2红粒、太633、小偃81、阳谷杂、济南17、科遗26、农大6081、遗4060的小麦幼苗鲜重下降,稳千1号、农大3291、石新768、计3个品种的幼苗鲜重表现为上升趋势.UV-B处理使百农93102、石新768、北京841三个品种的幼苗干重升高,其余品种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临优2069"、"晋麦47号"、"临旱536"、"临丰3号"4种小麦为材料,设置正常光照组(CK)、UV-B(10.08kJ/(m2·d))处理组(B)2组.处理6d后,尿素/硫脲法提取小麦根部蛋白,通过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量浓度,并进行SDS-PAGE垂直板电泳,分析UV-B处理前后每种小麦根部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分析电泳凝胶条带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正常光照组相比,UV-B处理组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4种小麦中,增强UV-B辐射对"临旱536"小麦影响最大,其次是"临优2069"、"晋麦47号",对"临丰3号"小麦蛋白含量影响最小.结果证明:增强UV-B辐射对小麦根部蛋白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在相同的辐射强度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受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激素,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推广品种及育成品系共12个材料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值在65.9% ~ 100.0%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芽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材料在2种培养基间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培养基中附加的6-BA在促进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同时却加重了胚发芽程度.12种供试材料的脱分化性状结果说明,小偃22、陕麦150和小偃54综合性能上表现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胚性化能力强及生长旺盛等特点,可用作基因转化研究的遗传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拉拔变形为例在理论上分析了金属冷变形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对模具和冷变形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控制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深水高土石围堰工程复杂,实际运行中经受住了1998年汛期8次大洪水的考验.防渗墙是围堰工程的关键部位,其实际工作性状如何对围堰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该文结合二期上游围堰拆除过程中进行的调查实录、取样和相关参数测试工作,对围堰工程中防渗墙的工作性状进行了验证分析,对进一步总结二期围堰的成功经验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木粉酸水解残渣(WAHR)和木糖渣(XR)两种木质纤维水解残渣进行了基本物性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和自制的管式高温裂解炉探讨了这两种水解残渣及其母料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水解残渣较其母料有更高的碳含量,且WAHR的碳含量比XR高;两种水解残渣的组成和热解特性存在较大差异;XR的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产率在整个研究温度区间均高于WAHR,并且H2、CO、CO2、CH4、C2H4和C2H6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两种水解残渣的液相产物种类相似,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别;半焦样品的CO2气化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料的木质素含量越高,所得半焦样品的反应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