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女性哥特小说中的主导型女性角色、拯救型女性角色以及恐惧型女性角色,从中反映出女性作家对女性自身认识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作家主要通过“精神(杀式)父”和“女性关怀”来凸现她的女性意识。但是,张爱玲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是狭隘的,她的“精神(杀式)父”是片面的,并且她的“女性关怀”是非终极的,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其内在匮乏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作家主要通过“精神弑父”和“女性关怀”来凸现她的女性意识,但是,张爱玲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是狭隘的,她的“精神弑父”是片面的,并且她的“女性关怀”是非终极的,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伤中,作家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其内在匮乏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由于性别区隔的视角差异,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建构女性形象不成功,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作家认同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无法进入双性同体的写作状态;第二,女性形象是小说的功能性人物,是作家理想化的产物;第三,作家潜意识中以女性对男性的付出程度来表现其存在价值。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应当服从人物的生命逻辑,平等地描摹复杂的人性,以更宽广的视野完成人物主体在社会中的多维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末的女性作家中,张洁的小说基本上代表了时下女性文学的崭新面貌。女性意识始终是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张洁创作的日益精深,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形象的日益提升和男性形象日益衰落上,对女性文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是中国文学界中典型女性作家的代表,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她的生活经历比较复杂,其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与主流女性创作思潮有一定的距离,她在小说中表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以及敏锐,塑造出很多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小说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对边缘人物女性的命运描写,着重描述的就是女性边缘人物。基于此,该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边缘形象展开分析,深入地理解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点,揭示出严歌苓小说里边缘女性人物的命运情感。  相似文献   

8.
作家王安忆从1976年踏入文坛,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几年中,她的作品题材与叙述策略几经变化,作品风格也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对现实的关注,对女性的书写,却从未改变。她的作品承载着作家对世俗生活的悉心关怀、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性思考和对小说构筑心灵世界这个目标的不懈追求。以王安忆小说对女性的关注这个视角,来揭示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学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是中国女性摆脱几千年男权文化规约,不断觉醒、反抗与重建女性性别角色的时代,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经历了做人——女人——自我的几个阶段的寻找与探索。一代代女性作家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殷切关注,对重建女性精神家园的焦灼与困惑,本文试图解析现代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意象,揭示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建女性人格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学领域,男性作家一直把女性塑造为天使、淑女或恶魔的形象,他们以自身的男权思想掩盖了女性本身的性别特征和社会特征,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自女权运动以来涌现的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则站在女性的角度书写女性题材小说,试图推翻这种传统的男权社会及其制度,争取自由和平等。通过对男女两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希望消除文学上的霸权思想,谋求两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一直是文学界争执的对象之一,很多人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传统还是前卫都会给人一种"厌女"的感觉。事实上,无论是以美国太太为首的传统女性,还是以乔玛丽、玛格丽特为首的新女性,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与作家本人的女性观息息相关。童年家庭生活的阴影、作家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等形形色色的因素,在造就海明威矛盾分裂的女性观的同时,也造就了其作品中的这两类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寺》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与生俱来的特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女性小说中,姐妹情谊是女性作家偏爱的主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姐妹情谊似乎很难实现,但它是女性作家们寻找情感、精神庇护所,以及解构父系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壮族作家黄佩华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展示了壮族家族女性的悲剧命运。造成壮族家族女性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主要有:时代的变迁改变传统壮族家族女性的生活模式,面对病态婚姻女性自身灵与肉的挣扎,以及历史上女性主导地位的丧失、父权制的确立带给女性的精神的创伤。  相似文献   

15.
从《十三夜》看樋口一叶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樋口一叶的作品几乎都是以不幸的、痛苦的女性作为主人公。作家将自己的女性身份融于其中,在文坛上发出了"女性的声音"。《十三夜》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文本解读的方式,以小说中登场人物所说的"梦"为主线,从作家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及命运的设定,探究一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6.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17.
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文学作品,而女性人物是狄更斯小说中经常塑造的形象,可以说女性形象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天使女性形象更是狄氏小说中的代表,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狄更斯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以天使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女性道德观、家庭观及社会观。他所描述的天使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影响深远,但是在构造天使女性形象时,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狄氏小说中的天使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剖析天使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及局限,以此来解读狄更斯的价值观及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以作家路遥、张贤亮、王朔的小说为范本,分析了新时期的情爱小说的两种类型女性形象,并探讨了隐藏在情爱救赎模式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女性意识是很难界定的。20世纪西方的女性主义者明智地承认,一些女性作家的笔力和叙事话语不一定就能代表女性世界的呼声,而在杰出的男性作家笔下,却能显现出女性的情怀与爱心。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就敢于超越“天使或魔鬼“的传统偏见,真正吐露出西方一代女性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以女性作家为主人公,以作家自身的自传经历为依托,向读者呈现出女性作家在成长与发展中融合其自身存在的"男性气质"的过程,以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的阿尼玛("女性气质")与阿尼姆斯("男性气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金色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在男性社会中从彷徨、恐惧到融合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进行创作的过程。小说深刻地揭示出:要想真正面对自己,完整地生活,女性作家必须融合其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