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去年的日本政局在战后史上是重要的一页,它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处于重大转折和变革之中。这种转折和变革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变化与冷战后日本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相结合的产物。政界:新的两大保守政党体制初具雏形在政治方面,1993年夏以来的政局动荡持续到去年。1994年接连换了两届内阁:羽田取代细川;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地改革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日本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把日本农业从寄生地主制转变为现代的自耕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日本农地改革真正地对日本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吗?答案不能轻率。其日本农地改革给日本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本文拟以从经济视角来探讨一下日本40-50年代的农地改革利弊。  相似文献   

3.
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重建了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耕地数量变化轨迹,系统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规律;从农地制度、相关法律体系以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日本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日本在解决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时,一方面采取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另一方面在耕地数量保护面临考验时适时改变策略,通过立法推动农地权利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集中型的城市化道路和有效的町村合并及土地开发在减少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同时,弥补了发展用地的不足。不断完善的农地制度与综合的规划管理体制相互促进,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土地产权制度保障了农地保护、农业振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以及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日本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为中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美国控制日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日本社会中的统治势力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通过他们将魔爪伸入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农业方面,美日反动势力在'农地改革'的名义下,保存与巩固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地主、富农对农民的统治.占日本农村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山林、原野是在旧皇族、官僚及封建地主手中.正因'农地改革'中不包括山林与原野在内,所以就给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留下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基础.自一九四六年以来,地主不断地夺回农民手中的已被'改革'了的土地.一九五三年,由于吉田政府奉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扩充军备的结  相似文献   

5.
战后美国单方面对日本进行了军事占领,出于报复心态和消除日本对美国安全利益的威胁,美占领当局完全操纵日本政府实行了有限的民主改革,改革主体具有极大的被动性。由于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占领当局操纵的民主改革也基本中止,甚至出现反复。因此,其改革时效具有短暂性的突出特点。改革的这两大局限性对战后日本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战后美国单方面对日本进行了军事占领,出于报复心态和消除日本对美国安全利益的威胁,美占领当局完全操纵日本政府实行了有限的民主改革,改革主体具有极大的被动性。由于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占邻当局操纵的民主改革也基本中止,甚至出现反复。因此,其改革时效具有短暂的突出特点。改革的这两大局限性对战后日本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政局最大的转折点到来了。虽然新政权仍将呈保守色彩,但自民党的“家长”时期宣告结束.进入夏季不久,日本政坛牛争急剧升温。6月17日上午,日本三大在野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以政治改革法案在国会搁浅系首相宫泽的重大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完善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是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加以肯定和鼓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面临各种困难。本文分析了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和意义,剖析了制约土地适度规模发展的因素。认为需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为核心,并且要在客观认识当地发展规模经营与适度的条件下,配套以相关的服务和保障措施加以改进完善,以期推进和规范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1946—1950年,在国际民主力量和战后空前高涨的日本人民和农民斗争的强大压力下,美日反动派进行了“土地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扶植资本主义经营的富农来代替半封建地主,作为他们控制农村的基础。这一改革的结果,日本农村的半封建的士地所有制(山林除外)基本上瓦解了。但是,由于“土地改革”的不彻底,以及“土地改革”后农民商品经济的扩大,美日垄断资本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农民的剥削和掠夺,从而使农村阶级分化日益加深,日本农村正面临新的变动。《日本农村阶级分析》通过大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法律和经济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手段,知识分子把土地改革作为改造思想的革命平台。上下互动,推动着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成为建国初期最有成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市土地由传统的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三无”使用制度变为有偿、有限期和可流动的使用制度。然而,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一制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土地产权模糊不清、地方政府越权严重等。应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产权和土地法律责任约束制度、完善城乡土地市场体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等措施来解决现有城市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利弊的前提下,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仍应以维持现有的土地制度为主,各种经营模式尝试应只针对农户不愿耕种之土地。当前的重点应是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分析入手,针对目前《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习三个方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测量学》的教学内容不但要包括传统的测量学内容,同时要兼顾新兴测绘技术;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实习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文章最后对顺利实施《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和土地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文中在分析土地信息系统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界定学生所需掌握的各项技能;然后从试验教学目标、内容和改革途径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通过课内实验、开放项目、科研参与、毕业设计四种途径来加强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改革的表面繁荣不过是权力和学者的自娱自乐,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的土地愿望长期"被表达",农地改革成了被绑架的玩偶。农地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亿万农民身家性命和国家民族未来的现实问题,只有扎根田野,关注民生诉求的改革设计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文章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立法与改革的目的入手,阐述现行农村土地管理体系存在侵害农户权益、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土地耕种效益低下、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等问题。并提出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征房产税、农村土地使用税及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强制征地拆迁"已成为社会公众指责城市建设的一种"诟病",探索和谐化的土地征收模式,亟待研究。作为城市建设的典型,温州创造了"民众诉求"推动式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它以"民众诉求推动"与"政府回应改革"为架构,具有民主性、回应性、责任性特征。温州"民众诉求"推动式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有效地回应了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失地群众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而有利于化解城市建设社会风险,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昌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兮析,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