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里约奥运会上,除了赛场上的中国身影,整个里约奥运会也有很多中国制造的元素。从奥运场馆到轨道交通,从奥运纪念品到安检设备,甚至领奖台上升起的各国国旗,都来自中国!中国品牌的力量逐渐在奥运会上凸显,成为奥运助力的主打力量之一。"奥运地铁"里约的"奥运地铁"——4号线,是本届奥运会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其上运行的列车全部由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共有15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高速公路上汽车风驰电掣,使公路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据报载,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8万多人,伤者数百万。严峻的交通事故迫使安全气囊得以广泛应用。安全气囊是20世纪汽车十大发明之一,它早已从发明之初只作为豪华车上的奢侈品,而摇身一变成了百姓车的基本配置,欧洲甚至已将双前气囊列为新车法定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2021,66(7):707-708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和欧洲科学院的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承办的第106期"科学与技术论坛"于2020年10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论坛采取了线上(网络)和线下(现场)结合的方式.与会的国外成员来自欧洲科学院、欧洲议会的代表,以及国际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计划(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中的欧洲国家成员.  相似文献   

4.
买车要看"实用性价比",而要提升性价比,无非两条路:降价或者提升性能.落实到汽车上,除了基本的尺寸、功率以外,花样繁多的配置也成为提升性能的关键,厂商惯用的"增配不加价"、"买车送装饰大礼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问题是这些配置如果用不上,那这些多出来的配置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性价比"提升了,但"实用性价比"却在下跌.买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数着配置穷开心的.一些看上去很人性化的配置在实际作用中并不见得实用.  相似文献   

5.
"女性诺贝尔奖"奖项下首次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亮出盛大节日的华彩,在国际上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第五届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来自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的5位女科学家有幸获得殊荣.这之中,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院士也站到了聚光灯下,代表亚太地区领取这"女性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中国女科学家连续获得4次该奖项提名后,首次问鼎这一"女性诺贝尔科学奖",同时获得10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一辆特殊的士出现在北京街头,这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环游世界的交通工具——瑞士太阳能汽车(名为"太阳能的士")。"太阳能的士"一半的动力来自装载了Q-Cells公司提供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的挂车,其动力心脏——ZEBRA电池可以保证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行驶300千米,其一半的动力需求将会在瑞士的太阳能发电站补充。“太阳能的土”向人们展示了当今无碳排放动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荒漠与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其盖度占该区域地表活体覆盖的40%以上,是联结荒漠地表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和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干旱区地球表面过程研究中生物学与地球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21世纪初,相关研究绝大多数来自国外,且集中在热带荒漠、寒漠和欧洲草原,很少有来自中国和温性荒漠的报道.本文评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性研究,涉及生物土壤结皮组成、分布和演替,对环境胁迫及全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与土壤生态、水文过程,与维管植物和土壤动物关系,对干扰响应和人工培养及在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应用等,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生物土壤结皮研究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那是一座行走的岭,那是一条流动的河。那是碧浪青波里,款款穿行的舟。那是横沟越谷间,一脉袅袅飘动的云。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几公海勒斯太山的崖壁上,有一幅岩画:双辕双轮,上有毡帐,可乘坐可居住,勒勒车的雏形清晰可见。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因常以牛拉动,亦称蒙古式牛车、牛牛车。勒勒车,因牧民吆喝牲口"勒勒"而得名。它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可见。  相似文献   

9.
不是东北,也不是新疆,2021年冬天因为雪景美"出圈"的竟是一座低调了许久的城市——济南.在很多人心中,济南是一个有着江南气质的北方城市.作为名满天下的"泉城",这里数百处天然泉水流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石板一掀,就有泉水冒出".北国的浑厚与江南的典雅在这里随意切换,让你一次打卡两种风情.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对国家公园的挚爱合情合理,但还有许多地区需要加以保护。黄石公园是世界上首座国家公园,它于1872年设立。而政客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建立一个机构来实际监管这些地区:他们在1916年才完成这一项任务。因此,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处于今年庆祝其百年华诞。这一机构的设立也标志着人们对于公园想法的转变。大部分位于怀俄明州的黄石公园与欧洲绅士喜爱或古代中国帝王赏悦的精心打造的花园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从分析新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变化入手,凸显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并从品牌塑造所经历的3个阶段和应该遵循的原则,阐明了品牌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同时阐述了企业形象的概念及塑造品牌形象对企业形象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在塑造品牌和企业形象宣传问题上,应该走出"塑造品牌就是宣传企业形象和仅仅靠企业形象宣传就能催生出强势品牌"这一误区.  相似文献   

12.
聂鲁达的炮     
1937年,智利著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回到祖国,可一踏上智利的土地他就嗅到了一股浓浓的法西斯主义气息.其时,德国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势力节节扩大,祖国的"强盛"让居住在智利的大批德国后裔扬眉吐气,而将日耳曼民族引领上"复兴"之路的希特勒,自然成了这些海外侨民的崇拜对象.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3日,一名记者驾驶通用旗下的“氢动三号”氢动力燃料电池原型车开始他穿越欧洲14个国家的旅行。6月11日到达终点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行程10000km,创造出新的燃料电池车长距离行驶耐久性的世界纪录。新纪录的创造意味着令全世界头疼的能源与环保问题有了新的进展。但是,这个熟悉的气体驱动着汽车驶入世界、驶入中国的普通家庭,究竟还有多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4,(8):85
环球嘉年华是一项巡回活动,旨在将狂欢撒遍世界各地.它是由欧洲历史最久的Stevens游乐园经营家族发展成的与迪斯尼、环球影城并列的世界三大娱乐品牌之一.2001年,与香港金海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香港汇翔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环球嘉年华",专业经营巡回式游乐场.  相似文献   

15.
<正>在强手如林的投影仪产业领域,索尼、东芝、惠普这三大巨头长期以来分割着世界市场,而谢敬创办的雅图公司多年来,一直以实现中国投影仪品牌的世界崛起为使命,在与4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高端制造领域,超越了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和中国技术赢得了尊严。作为一家典型的文化科技企业,雅图通过对产业链纵向整合,形成了覆盖上、中、下游"投影仪、新媒体艺术、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国的车不能踩着油门追赶美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1月30日,"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年会"在北京举行,杜祥琬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自己对能源问题的见解。他在说完上面的话后进一步阐释道,中国不要在人均汽车拥有量以及汽车排量等指标上去追赶美国,因为那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高碳特点,而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他同时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日本和欧洲的经验已经表明现代化不一定要高碳,低碳同样可以通向现代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世界眼中的中国>大型调查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世界眼中的中国>主题调查由北京数字一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执行,以奥运期间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认知、奥运感受以及中国经济印象等内容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拦截访问与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象涉及欧洲、北美、亚非拉以及澳洲等20多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此次北京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更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充满了期望. "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爱大闸蟹的当数中国人.作为一种千金难求的"超级美味",大闸蟹近年来尽管身价倍增,消费者却依然趋之若鹜.但有趣的是,同样是大闸蟹,在欧洲许多国家却被视作"可恶的入侵生物"而被恨得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14,(5):43-44
<正>这是一个全新品牌,"打造中国宝宝自己的安全座椅",作为路途乐的创始人,陈安坤坦言,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在对的时间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找到吹得起猪的风口"要找到吹得起猪的风口,而不是盲目地冲上去行动。"对于创业,小米总裁雷军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强调这种"找风口"的重要性。2005年,陈安坤就曾撞到过这样的风口,他递上来的名片依然能看到经营了8年的网站品牌"车当家"。"我们就是看好个人私家车的高速增长,认为和汽车相关的周边用品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事实  相似文献   

20.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首次发现被称为"黎巴嫩"的宽达2米的巨大铁陨石。与"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之前所发现的铁陨石相比,"黎巴嫩"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表面光泽。事实上,早在5月25日就发现了这块铁陨石,这也是"好奇"号登陆火星两年以来首次发现的太空岩石。与地球相比,在火星上发现的陨石中,铁陨石占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其原因之一是来自火星的侵蚀过程,这或可帮助科学家揭示为何火星上大多数陨石都富含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