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印度的文明发端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5000多年前就已达到非常发达的程度。在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方面,印度一直是东方的一朵奇葩,散发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印度就出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宏伟的大都市。特别是摩亨佐·达罗城,从现存遗址来看.显然曾经经过严格的规划:全城分成上城和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的乞拉朋齐,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树桥".这种桥不是搭建起来的,而是种植的树木自然生长而成. 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邦,是世界上公认的"雨极".在这种湿热多雨的地方,"出门就是河"成了当地卡西族居民遇到的老大难问题.鉴于当地地理环境复杂,工程技术也比较落后,要像其他地方那样造桥是不可能的.不过,聪明的卡西族人发现一种叫做橡皮树(又名印度榕)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次生根和侧根系统.于是,他们就地取材,像种庄稼一样种出了一座座有生命的"树桥".  相似文献   

3.
正文明起源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文明的开始与治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国早期的历史文献,例如《尚书》和《史记》,黄河流域在史前曾发生了一场空前的洪水灾害,而大禹以疏导的方法最终成功治理了这场灾害,从而获得了天命并建立了夏朝,标志着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这一"洪水-治水-夏朝开始"的叙事构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并长期被当作历史事实.但是,近一个世纪前,这一历史传统开始受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蚁竟然是靠掠夺、蓄养"奴隶"为生的,它们就像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奴隶主那样实行王国统治.蓄奴蚁是一种非常强悍的蚂蚁,它们没有兵蚁、工蚁之分,几乎所有的工蚁都变成了兵蚁.这些蓄奴蚁大都懒惰成性,从不进行造巢、抚幼、觅食、清洁工作.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有一种诺亚方舟,可在大洪水中拯救地球上的生物.最近,俄罗斯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一种拱形的生态建筑,能在海面上漂浮,不但能抵御洪水,抗震性也很好,因此这种建筑被设计师命名为"方舟".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是月球把滔天洪水带给了地球,那么,又是什么天体使月球突然接近地球的呢?它可能就是隐藏在太阳背后的那颗不为人知的"第12号行星".美国发射的"尤利西斯"探测器现在正在太阳附近寻找它.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7.
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的著作被翻译成47种语言出版,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他在著作里十分强调"完整".  相似文献   

8.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东端矗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堡".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与巴德明顿: 巴德明顿位于英国英格兰西部的埃文郡境内,英文名字"Badminton".巴德明顿地理位置偏僻,人口也不多,若不是英国人最初在这里玩起羽毛球,它的名字也许永远难见天日.其实这种球的前身来自印度.当年驻扎印度的英国军队普遍玩一种游戏,他们用圆形的硬纸板做球拍,在绒线团上插羽毛作为球,互相弹来弹去.1873年,退役的英国士兵把它带回了英国的巴德明顿.它的发源地按理应该是印度,可是,传回英国之后,人们对它做了很多修改、完善,后来能成为奥运会的一种比赛项目倒确实出自英国人之手.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水下三角洲YD0901孔进行粒度分析和高分辨率元素扫描,选取Zr/Rb值作为长江洪水指标,以此建立的600年来长江流域洪水记录与历史文献记录对比良好.Zr主要赋存于含Zr的粗粒矿物,Rb主要分散在细粒矿物中.洪水期,长江径流量增大,携带大量粗粒入海,沉积在水下三角洲的粗粒组分相对于细粒组分明显增多,Zr/Rb值增大.因此,Zr/Rb峰值段对应洪水沉积,峰值越高,沉积物粒度越粗,跳跃组分越多.尤其是1870年左右Zr/Rb值表现为600年以来最高值,符合1870年长江中上游"极值大洪水事件".进一步对Zr/Rb值进行频谱分析,佐证了长江洪水与ENSO可能存在某种关联.该研究为恢复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更长时期尺度的高分辨率古洪水记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古印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一起,并列为世界上的四大古老文明。然而关于这一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一直没有古文字的记载。 这是件遗憾的事。但它却激发了考古学家去寻找发掘原始印度文化的记忆符号。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的<全球两栖动物评估>一文,全球两栖动物多达1/3已濒临绝种,地球正面临第六波的"大规模生物灭绝".工业文明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物质享受,却也破坏了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学者发出警告,如果不加节制,人类将自食恶果,面临生态与气候持续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界大反扑".  相似文献   

13.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14.
观天巨眼     
人类从蒙昧到文明,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茫茫宇宙中,我们真是孤独的吗?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追问和探索从未停止.想要更多地了解未知宇宙,就需要有更深邃的"眼睛"、更灵敏的"耳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拯救地球,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十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给格陵兰岛盖张"毯子" 科学家们警告称,北极冰连续融化,将会使海平面上升,从而在全球引发大面积的洪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科学家贾森·波克斯教授相信,可以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防止冰河融化,那就是用巨大的毯子将它们盖住,不让它们照射到太阳光.事实上,一些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为了防止积雪融化,已经在使用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外神话中,都会时时见到"第三只眼"的传说.在我国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二郎神杨戬的脸谱都勾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具有特异超凡的视力,能够识破孙大圣的"七十二变".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印度教"三神"中的"破坏神"--湿婆有3只眼,其中两只眼睛与凡人无异,而第三只眼却长在额头中间.湿婆的两只眼睛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第三只眼则代表火.  相似文献   

17.
《圣经》中所说的"诺亚洪水"真的发生过吗?日本人高桥提出一个理论:"诺亚洪水"是由一颗未知的冰行星带来的.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据《圣经》记载,距今4500年前,除了诺亚一家外,地球上的人类充满了邪恶,上帝决心用洪水消灭人类.为了从洪水中救出诺亚一家,上帝命令诺亚制造巨大的方舟.公元前2344年2月17日,天窗大开,大雨不停地下了40个昼夜,地上巨大的深渊全部冲决.超级大洪水在地上泛滥了150天.这么大的洪水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么多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速飞行器械肯定是现代人的发明.但是,考古学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因为他们发现,古人不但能够造飞行器械,还能造宇宙飞船. 近年来,人们竟然根据印度古文献仿造出了飞行速度达5.7万km/h的飞船.当然,从现代科技的角度来看,也许这是小事一桩.这份文献是从一座倒塌的史前时代的庙宇地下室中发现的,这份资料以古代梵文木简写成,而这种飞船就是鼎鼎大名的"战神之车".  相似文献   

19.
相传我国上古时代,忽然天穹坍塌,不能遮盖大地,造成熊熊大火燃烧不止,滔滔洪水奔腾不息.有一位名叫女娲的神,她熔炼了五色石,补上苍天的窟窿,又砍下大龟的4只足,代替天柱,将天项上,这才挽救了天穹坍塌所造成的灾难,使生灵免遭涂炭.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又有谁能想到,在20世纪的80年代,天空中果真出现了"大窟窿".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野外生物学家,30多年来,我每年都要前往秘鲁的亚马孙流域考察。在秘鲁摩奴国家公园里,我们有一个生物研究工作站。我发现,有许多动物常常在工作站前面的开阔场地上漫游,有些动物甚至就栖伏在工作站窗户前面的树枝上,几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它们。小小的工作站竟然成为一些动物可以利用的安全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