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后,别人会开玩笑地说他是"单细胞生物"。其实,生命都是不简单的。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了一些单细胞硅藻的显微图片。我们通过这些图片可以发现,这些单细胞生物不但结构复杂,而且看上去特别漂亮,就如同一件件天然的工艺品。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其中有一些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它们被称为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上最早诞生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目前有化石证据证明这些单细胞生物非常简单,据推测它们应该跟现在的原核细胞比较相似。那这些单细胞生物是怎么形成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原始生命诞生的环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会讲到单细胞生物,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第一个生命诞生的环境是怎样的吧!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级生物,一直在探索生命的起源。生命是怎样在地球上诞生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痴迷过,实际上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探索这个问题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3.
日本奈良女子大学的高木田臣副教授等发现,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能分泌使同类细胞旺盛分裂的"生长因子".在此以前已知,生长因子作为调节细胞增殖物质,在人类等多细胞高等动物中存在.在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4.
这非常像一艘太空飞船,实际上它只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小小的水藻——硅藻,图片中的影像是其实际大小的4000倍。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深邃的外太空的不断探索,人们希望了解外星生命的形式。然而,你可曾想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外星人”——奇异的微生物。这些“外星人”通常被称为“原生生物”或“单细胞生物”。它们能够蛰伏在包囊里,用脚来进食,用眼点来看,甚至还能在沸水里生存。它们通常以细菌为食,没有神经系统,但同样可以有感觉。它们以自体分裂的方式来繁殖,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死去,但决不会衰老。虽然它们没有我们所知的思维,但…  相似文献   

5.
赵勇 《科学之友》2005,(6):18-18
一架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拍摄到的图片表明,月球上正在发生着严重的侵蚀现象。从这些月球地表图片中可以看出,月球上出现了一些深深的裂痕和空洞。尽管过程很缓慢,但是可以确定这些裂痕和空洞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排放一些气体和尘埃。“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比利时Sprodj原子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布兰德对这些图片进行研究之后说:“月亮升起的情况比过去确实少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正>微生物学发展及作用微生物学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清微小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目前已知生物种类有200万,虽  相似文献   

7.
王萍 《科学通报》2020,(7):535-539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和深度计算分析结合来展现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评述了这些研究手段在发育生物学中的深远意义以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摄影师丹尼尔·卡里科(DanielKariko)利用显微镜向我们呈现了普通昆虫生动逼真的图像,包括青蜂、甲壳虫、蠹虫和蛾子等。在他的新书《我们身边的外星人》里,他用60多幅图片近距离地展示了这些生物。这些昆虫大部分是在他居住的北卡罗来纳州附近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顶峰时期,一些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只能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些艺术品的材料是自然界最微小的杂物和胶水。19世纪30年代起,人们对标本片的商业需求暴涨(比如昆虫鳞屑、脊柱和微小生物制成的标本),因为专业和业余爱好者都对研究微观世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诸多微小生物中,硅藻是特别受青睐的一类,这些由玻璃壳保护的单细胞藻类展现出无数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品种,你可以在几乎任何有水的地方找到它们。  相似文献   

10.
包括生物泵(biological pump, BP)和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 MCP)在内的海洋生物碳泵,是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碳循环调节地球环境变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对宜居地球起到增氧、减碳和降温等方面的作用.总体上,人们对地质时期海洋生物碳泵了解得很少,基本是粗线条的框架性认识.生物经历了从原核生物到藻类再到多细胞动物的演化,生态系统也经历了从扁平到立体的大革新.生物圈的这些变化导致海洋生物碳泵出现阶段性的演化.总体缺氧的太古宙海洋主要以单细胞微生物为主,合成有机质的微生物个体很难沉降,但能够在海洋里形成大量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RDOC), MCP的贡献比较大,而BP相对较弱.藻类在元古宙起源而加入了生物碳泵,因细胞变大而增强了BP的作用,但MCP的作用也大,在晚新元古代形成大型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库.在整体氧化的显生宙海洋,多细胞动物虽不能固碳但却加强了BP作用.生物的这些演化导致BP的效率不断提高,使得海洋对碳循环的缓冲作...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一位微生物学家指出 ,单细胞生物有可能成为利他主义者。他发现 ,单个的酵母菌细胞可以自杀 ,以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的邻近细胞从它们身上吸取营养。不过 ,德国蒂宾根大学的科研人员凯·U·伏洛赫里奇认为 ,就单细胞生物来说 ,是没有从自杀者细胞那里得到明显的更大利益的。但是 ,当研究人员将激活“凋亡”的哺乳动物基因放入啤酒酿造者的酵母菌中时 ,酵母菌即明显地通过“凋亡”而消失了。酵母菌基因在这里面似乎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一过程可以被来自哺乳动物的抗“凋亡”基因所停止。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单细胞生物中也被发现过…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春末到1984年春,我们曾试验次声信号对微生物、单细胞生物及海洋生物的生长效应,皆显示有良好结果,1984年夏专对单细胞生物作较详尽的试验,结果发现所试验的两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0月,法国巴黎动物园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展览.在展出的一个玻璃罐里,生活着一种没有大脑的生物,尽管它并没有记忆系统,却能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这种生物名叫黏菌,也被称为"黏球". 黏菌是一种类似变形虫的生物体的集合,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大多数黏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小到肉眼根本看不见.但在准备繁殖时,它们的体形会变大...  相似文献   

14.
复杂生物,包括动物、陆生植物、真菌和宏体藻类等,它们是寒武纪至现今地球生物圈的主体.根据化石记录,地球生命自38亿年前起源以来,有近30亿年是单细胞的微体生物世界,直到距今10~8亿年的新元古代早期,复杂生命才开始出现.成冰纪可靠的化石记录极少,我们对这近1亿年生命史的认识非常有限.在埃迪卡拉纪,丰富的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的估算结果均指示,复杂生物已经发生了适应辐射,也进一步诠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如今,如果还以宏体复杂生物化石的大量出现来定义“显生宙”,它应该包括埃迪卡拉纪更为合适.距今18~8亿年的元古宙中期是地质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环境最为稳定的时期,生物演化也似乎处于停滞状态,被地质学家称为“枯燥的十亿年”.本文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结合以往报道的化石资料,特别是对近年来中国一系列新化石的发现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正是在这长期稳定的环境中,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悄然地发生了寄生、共生和基因转移等一系列相互作用,演化出了复杂生物各大类型的单细胞祖先,并进一步实现了多细胞化和细胞分化,“枯燥的十亿年”并不“枯燥”,它建造了复杂生命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小小世界     
《科学之友》2005,(9):58-58
单细胞生物或许微小,却无所不在。地球上几乎找不到没有微生物生存的地方。我们已发现其中的一些种类,但仍有很多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每个种类都特别能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而其中有些地方实在是不容易生存的地方。以下是针对部分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地区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眼睛进化中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就出现了能感受光线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机体。1亿年之后,即奥陶纪时期,这些有机体身上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器官——“原始眼”。不过,这种“原始眼”也只是生物表皮上的一块感光细胞而已。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生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眼睛,是否都是由这种“原始眼”进化来的呢?这个看来并不复杂的问题却让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危险的灰尘     
一个长得像外星生物的物体,竟然是棉花纤维;看似是植物种子的颗粒,居然是铝合金微粒;在显微镜下,人的死皮细胞看上去就像一团团被捏皱的纸……看过这些显微图片的人,无一不因灰尘中的奇怪物体而好奇.和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灰尘中,还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夏汝函 《自然杂志》2011,33(1):54-57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10年。领跑世界的中国高铁,让百姓的归心乘上似箭的列车;对宏观物体量子效应的首次观测,创造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食砷细菌的发现,超高分辨率细胞成像技术的发展,这些都在不断调整人类的原有认识。在过去的一年,科学上的这些重大的突破,拓宽了人类的视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书刊简介     
《科学通报》1965,10(7):656-656
1964年5月20日,我国登山队征服了地球上14座拔海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未被人类征服的最后一座处女峰——希夏邦马峰,为我国登山运动史写下光辉的一章。配合这次登山活动,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希夏邦马地区进行了冰川、地质、古生物、地貌、生物等方面的科学考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科学资料。这部图片集中刊登的95幅图片,是从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队所取得的多种宝贵资料中的一部分——一千多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这些图片是这次登山考察活动的写真,集中而真实地反映了这次登  相似文献   

20.
在预言未来蛋白质不足的问题时,非农业途径的蛋白质生产已成为工业现实。这些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途径都是基于微生物的连续发酵。这在几年之前看来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性,然而,由于对此领域的研究得到发展,许多企业单位现在已有了有成就的单细胞蛋白质生产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