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座充好还是直充好?如果手机配有座充,平时应尽量用座充充电。座充充电在充电时有识别数据的能力,而且是用小电流进行充电,虽然耗时比直充(旅充)要长,但这样充电会使电池充得更足。同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插座,不要将充电器与电视机等家电共用插座。(2)充电多长时间合适?充电时间越长,电池充得越足,电池就越耐用,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电池的容最是一定的,充满后充电器的保护电路会自动断开,但还是会有很小的电流。所以正确的充电时间应该是指示灯由红变绿后再充一个小时最佳,这样既能充足,又不会损坏电池。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英国科学家利用核废料以及钻石,制造了一种放射性电池,其使用时间可长达5000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供电装置,能够可靠稳定地应用于心脏起搏器、无人机、人造卫星和太空飞船等。研究人员指出,这种钻石电池没有可移动部件,不会释放物质,并且不需要维护,可直接产生电能。只要简单地将放射性物质封装在人造钻石中,就能产生电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7,(2):98
(1)座充好还是直充好? 如果手机配有座充,平时应尽量用座充充电,座充充电在充电时有识别数据的能力,而且是用小电池进行充电,虽然耗时比直充(旅充)要长,但这样充电会使电池充得更足。同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插座,不要将充电器与电视机等家电共用插座。  相似文献   

4.
陈雪  宣益民  韩玉阁 《科学通报》2010,55(7):629-63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太阳能热光伏系统进行建模分析, 研究并比较了系统各组成部件中的熵产大小, 同时讨论了各模块的转换效率. 分析了辐射器温度、聚光器会聚比、电池禁带宽度、电池温度及滤波器透射率等参数对熵产及效率的影响. 得出系统总熵产随着辐射器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而随着聚光器会聚比的增加, 系统总熵产逐渐减小. 电池禁带宽度、化学势的增加使得系统各部件熵产减小, 电池温度的升高影响了其转换性能, 使得熵产增加的同时转化效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电动自行车成为广大城乡老百姓的首选交通工具.电动车以电池为驱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最近,由于铅板涨价,电池的价格超过了电机的价格,成为电动车最贵重的部分.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池,保持电池的良好状态、延长电池的使用周期,是降低电动自行车使用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器和充电宝,通过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片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近日,我国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变化的规律,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电池是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重要而义恼人的部件,踱弃的电池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这种超薄可充电电池可以制作在一张纸上.轻型、灵活.就像普通的A4纸一样。  相似文献   

8.
张守海  张本贵  陈宇宁  蹇锡高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8,187-193
离子交换膜是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主要部件之一,其选择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寿命,而目前大多数离子交换膜存在选择性或稳定性欠佳的状况.为了制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本文将不同溴甲基含量(0.75~0.99,平均每摩尔重复结构单元含有溴甲基的摩尔数)的含溴甲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BPPEKK)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基膜,之后在三甲胺水溶液中进行胺化得到季铵化杂萘联苯聚醚酮酮阴离子交换膜(QBPPEKK).测试了QBPPEKK的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溶胀率、钒渗透系数和面电阻.随着BPPEKK溴甲基含量的增加,所得QBPPEKK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水率增加,而其面电阻和钒离子质量传递系数降低.将QBPPEKK膜组装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电池的电压效率(VE)和能量效率(EE)随着QBPPEKK膜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而上升;当BPPEKK的取代度为0.99时,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为QBPPEKK90膜,由其组装成电池的EE为87.7%(电流密度为40m A/cm~2),大于同条件下Nafion117的数值(86.0%).在1.5mol/L的VO_2~+溶液中浸泡60d后, QBPPEKK膜的拉伸强度高于36 MPa、膜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变化、组装电池性能变化不大,结果表明QBPPEKK膜在VO_2~+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前沿     
<正>用激光驯服闪电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使用"先进激光光源设施",在实验室中成功演示了引导闪电弧按照某一预定路径发展的实验,也就是利用激光束引导一束放电电流沿着一道平滑的抛物线路径传播。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可以让电弧沿着S型路径或是任何其他形状的路径传播,这将对工业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生物充电器智利工程师研制出一种叫做"E-Kaia"的生物充电器。这种生物充电器能从植物的土壤中获取能量,再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电动自行车成为广大城乡老百姓的首选交通工具。电动车以电池为驱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最近,由于铅板涨价,电池的价格超过了电机的价格,成为电动车最贵重的部分。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池,保持电池的良好状态、延长电池的使用周期,是降低电动自行车使用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闻雷  陈静  罗洪泽  李峰 《科学通报》2015,(7):630-644
随着具有变形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为其供电的可变形、柔性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柔性锂离子电池一般指具有可逆弹性变形能力,同时可正常工作的锂离子电池.按照变形难易程度,大部分研究中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均指可弯折柔性锂离子电池.本文总结了石墨烯在可弯折柔性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进展情况.石墨烯具有很高的电子电导率,可将石墨烯附着于高分子、纸、纺织布等柔性基底上,利用基底提供柔性支撑、力学性能,石墨烯提供导电网络,形成石墨烯/柔性基体复合结构.利用石墨烯的二维柔性结构及表面官能团,与其他材料复合,能够制备出一体化石墨烯复合柔性电池电极.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时,能够提高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同时介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力学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并对柔性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柔性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是提高其变形能力,并赋予柔性锂离子电池一定的可拉伸性能,以使其适应各种复杂应用;新型柔性锂离子电池也将具有自修复和快速充电能力;未来同时将研究喷涂或打印等新型柔性电极的制备和器件优化设计.虽然仍然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石墨烯柔性锂离子电池经过适当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改进,将在移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相机的日常维护 首先要注意数字相机的存放.保存相机要远离灰尘和潮湿.在保存前,要先取出电池,卸掉皮套,存入有干燥剂的盒子里.当然,在存放前应先把皮套、机身和镜头上的指纹、灰尘擦拭干净.  相似文献   

13.
“双碳”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和性能优异等优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并将在储能领域展现自己的独特优势,现阶段钠离子电池正处于由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推进的关键节点.本文简要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基础理论和工程化探索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对钠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钠离子电池的持续发展,加速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单孔插头     
把单放机耳机的单孔插头的方式引用到家用电源的插头上,则可节省一些空间,使一个插座可以插上更多的插头。当然中间隔开两极用的绝缘部分要长于下面的一节金属,以便安全,不会发生短路。  相似文献   

15.
锂-液流电池将锂离子电池与液流电池进行了巧妙的组合,成为近年来电池体系创新的一个亮点.锂-液流电池正极采用可溶性氧化还原电对作为活性物质,负极采用电位最低、比容量大的金属锂,实现了不同电极反应和电解液体系的交叉应用,获得了比传统液流电池更高的工作电压,且不受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比容量的限制.本文对锂-液流电池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关键技术要素,对近年来锂-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汽车只需"插头" 大千世界,变化最快者莫过于未来.几年前,大家的共识是,如果内燃机被清洁能源所代替,那么一定会是燃料电池:氢和氧以一种可控的方式聚合产生电力.而作为氢经济的先锋,氢气最终将替代化石燃料和电力等几乎所有能源.  相似文献   

17.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正在考虑使用一种燃料电池将蟑螂体内的糖分转化为电能,从而向着将这些昆虫变成事实上的“半机械生物”迈出重要一步. 凯斯西储大学化学家丹尼尔·希尔森表示,将一个可充电电池和一个生物电池植入蟑螂体内,它们将可以存储产生的电能.  相似文献   

18.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是以固态电解质取代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它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如能实现其大容量化和长寿命,将在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固态电解质比液态电解质有更宽的工作电位窗口,因此可以在全固态电池中使用具有较高电压平台的正极材料,通过提升电池的工作电压以获得高能量密度,从而实现大容量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Ni0.5Mn1.5O4,三元层状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都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可选用的理想正极材料.本文介绍了尖晶石LiNi0.5Mn1.5O4,三元层状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重点阐述了与改善材料的电导率和界面性质相关的的研究,改善其作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匹配性能,从而全面提升全固态电池的性能.总结了3种材料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技术攻关方向,并对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但在目前所报道的高效率器件中,电池的有效面积通常仅为0.1 cm~2左右,达不到工业化的要求.钙钛矿电池的大面积制备是其工业化的必经之路.而制备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的关键在于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本文将根据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对钙钛矿的成膜方法加以总结和评述,为今后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杨凯  安晋静  陈实 《科学通报》2010,55(31):3013-3018
通过建立二维热模型对6.5 Ah 圆柱型Ni/MH动力电池在常规循环和模拟工况循环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讨论了循环次数对电池热效应的影响. 实验采用石英频率微量热仪对电池的热容量及其在不同电流(1 C, 3 C, 5 C)过充电时的产热速率进行了测量, 继而将产热速率曲线拟合成分段函数, 以此建立精确的热模型. 实验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时不同电流充电过程中其内部温度场分布. 结果表明, 电池在常规循环和模拟工况循环时, 循环次数与电池内部中心温度之间均近似呈现线性关系; 同时, 在对电池热效应的测试过程中, 充电电流越大, 循环次数对热效应的影响越显著. 由此, 可以预测不同循环次数时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 从而对不同循环次数时电池的实际使用条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