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选育水稻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AdvanceinBreedingNucleogeneticMale—sterileRiceinChina¥//黄群策(湘谭师范学院生物系,副教授)在生产上大面积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创新,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三系配套培育成功农蕾24号、农辣23号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提高了加工辣椒的生产栽培水平,带动了辣椒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光敏与温敏核不育基因之间互作效应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不育期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是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利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广博S,广培S杂交,将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与安农S温敏不育基因重组在一起.进行了重组体的不育性和不育稳定性研究.安农S核不育基因使得重组型光敏不育系的不育性变得非常稳定,不同来源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互交杂种F2代光敏不育株率达70%以上,容易从中筛选到不育起点温度低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将光敏不育基因回交转移到广博S和广培S中,得到与广博S或广培S相似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光广博S,光广培S,其不育起点温度提高.用光广博S(或光广培S)为父本与广博S(或广培S)杂交产生了不育起点温度极低的温敏不育F1代;用广博S与其重组型温敏不育近等基因系光温广博S杂交,其F1代不育起点温度也很低.研究表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温敏不育基因重组,能够解决光敏不育系难获得和败育不彻底的问题;短日高温下,光敏不育性对温敏不育性表现上位作用;控制农垦58S不育类型不育起点温度表达的遗传因子与安农S不育类型的很可能不同,建立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的带有光敏不育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重组型光敏不育系或者重组型光温敏不育系),用其作为父本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杂交,其F1代可代替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七个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各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基因的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甲型两用系(AB02、AB03、AB04、AB900)、乙型两用系(AB01、AB05、AB100)内各不育基因位点不同;甲、乙型两用系之间AB01、AB04为非等位基因控制其不育性.  相似文献   

5.
6.
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小白菜中转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根据细胞核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转入小白菜获得了成功,在国内外率先育成了不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出了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大白菜品种“早皇白”雄性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花药三种同工酶谱,不育系均少于保持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显示,不育系为3条,保持系为7条;过氧化物酶谱不育系为3条,保侍系为8条;脂酶、不育系为4条,保持系为7条.  相似文献   

8.
9.
重组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用两个基因来源不同的水稻核不育系,通过有性杂交在基因重组后代中,选择不育性表现与双亲不同的新类型核不育系。这类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受温度或光照单因子影响,而是由温敏和光敏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在不育异常低温天气不会影响性波动,只有在短日照和低温两个条件都满足要求时,控制花粉发育的启动才被启动,育性逐渐平稳地由不育转化为可育。在制种季节由于不育性受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起到了双保险作用,从而确保了制种的绝对安全,客且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是生产上需要的衫型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花药培养作为研究遗传育种的新手段为国内外生物学工作者及农学工作者所重视。我国在花培方面进展很快,先后在烟草、小麦、水稻等作物方面育成了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我们在1972年着手进行花药培养的研究,当年诱导出苗,并在接种方法及培养基配制等进行一些工作。为了和生产实践结合,1974年开始和晋祠公社王郭大队协作,共同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省农科院旱作所、张家口市侯家庙乡、井陉县农业专科学校等单位进行了非T型小麦新三系的选育工作,已育成两种细胞质类型(A型和S型)的13个新型小麦不育系,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情况简介如下: 一、普通小麦(Tr·aestivum)细胞质类型(A型)的不育系 1、自然突变产生的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优化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得出结论:津育75的最佳筛选培养基为MS+2.0mg/L 6-BA+0.3mg/L NAA+7.0mg/L AgNO3+7.5mg/L Kan+200mg/L Amp,外植体在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d,然后用OD600值为0.1菌液侵染2min,共培养2d时转化率最高,为35.48%.对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T1243基因已整合到大白菜中,并可以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泰和鸡与外来优良鸡种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三个世代选育,培育出主要性状遗传相对稳定的白色丝羽乌骨鸡Ⅰ系和Ⅱ系两个新品系;在狼山鸡(N系)基础上,经五个世代的连续选育,形成了纯合度高的快、慢两个新品系.两个配套系的各项生产性能全部超过国内外现有乌骨鸡的生产水平.在乌骨鸡肤色伴性基因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三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个家系1065人的3种舌运动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卷舌、翻舌和尖舌之间分别存在基因互作现象,翻舌基因(tt)的表达有赖于卷舌基因(R_)和(或)尖舌基因(P_)的存在,卷舌基因、尖舌基因对翻舌基因均具有隐性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香假单胞菌所导致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而番茄色氨酸苏氨酸激酶(Pto)是植物识别、防御这一病原菌的重要抗性蛋白。文章通过克隆番茄Pti(Pto interaction protein)基因Pti4、Pti5和Pti6,分别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并进一步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植物体系中检测了它们与番茄Pto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构建Pti4、Pti5和Pti6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在烟草中获得了预期大小Pti4、Pti5和Pti6蛋白,并在植物体系中验证了它们与Pto蛋白的相互作用。该工作为深入研究Pti基因在番茄分子免疫途径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StOFP20(Ovate Family Protein 20)基因调控马铃薯薯形,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图位克隆获得了StOFP20的序列,现进一步研究了StOFP20的表达模式及与TON(TONNEAU)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StOFP20在根、茎、叶、花、匍匐茎及薯块中都有表达,OFP家族其他成员存在着不同的转录表达形式.利用同源克隆鉴定了番茄和马铃薯中的TON基因,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SlOFP20和StOFP20均不能与鉴定出的TON蛋白互作.  相似文献   

17.
18.
以病菌根系侵入、系统性潜伏侵染为主要环节的病害循环;寄主—病菌接触识别;潜伏侵染和致病或发病状态转变中的寄主—病菌互作;互作的阶段性和专化性等,是近10年来对大白菜软腐病重新研究和认识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对探讨和实施病害控制的新途径已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凌源地方大葱品种采种田选出的优株中,发现了早熟雄性不育株,当年将花球分区,区位授粉配置5个杂交组合,收获的种子种成株系.次年从不育株率高的株系中选择优株与相应原群体的可育株成对杂交,同时父本自交.连续4代选择603、626不育系与相应父本授粉,不育株率、不育度均为100%,简称603A、626A,相应父本简称603B、626B.603A、626A授粉后结实正常.以603A、626A配置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早熟及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全球高致死率癌症中的一种.PDAC基因生物标记的识别可以通过构建基因互作网络完成.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来分析与研究基因表达芯片数据,构建出PDAC基因互作网络并对其划分基因模块,进而筛选出在模块中的PDAC差异性表达基因.通过筛选在癌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中共表达的基因对,并利用STRING蛋白质互作网络评估基因功能相关性,构建出具有PDAC特异性的基因互作网络.利用iNP算法进行网络模块化分,在每一个模块中,模块内基因都具有强的共表达特性和模块功能相关性.通过筛选,获得了34个基因模块,其中20个在癌症样本中表达明显上调,14个在癌症样本中表达明显下调.从这些模块中又筛选出在PDAC样本中表达上调的10个基因生物标记,如DMBT1、DSC3等和表达下调的10个基因生物标记,如DLG5、NRCAM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