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鳝血液中若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雌雄黄鳝血液中血浆总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血糖、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的含量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2份产妇血清和脐带血清样中的Ca、Mg、Cu、Zn、Fe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准确、快速、稳定,所测得的产妇血清和脐带血清矿物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活环境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猕猴血清中钾(K)、钠(Na)、氯(Cl)、镁(Mg)、钙(Ca)、磷(P)、铁(Fe)、铜(Cu)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生活环境下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差异,为人工繁育猕猴饲料配方的筛选和诊断防治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A组(人工笼养猴)和B组(猴园猴)P、Mg和Cu的含量与C组(野生猴)差异显著(P<0.01),而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中Ca含量与C组差异显著(P<0.05),但B组与A组和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K、Na、Cl、Fe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人类血清矿物元素的正常范围为参照,猕猴血清K、Na含量高于人类参考值,血清中P含量只有人工繁殖猴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其余的则在人的正常范围之内;此结果可为实验猕猴血清矿物元素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4.
用AAS,AFS,ICP仪器测定了33只圈养大熊猫(雌性21只,雄性12只)血清中Cu,Zn,Fe,Mn,Ca,Se,Pb,Cd,Cr,Co,Na,K,Mg,P,Hg,As等共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u,Zn,Se,Pb,Cd,Hg等6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Fe,Ca,Na,K,P等5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大熊猫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宽,可能与大熊猫年龄、性别、健康、食物结构有关.在雄性大熊猫中Cu,Se,Pb,Cd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Na,Mg,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在雌性大熊猫中Cu,Zn,Cd,Hg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K,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Cu,Zn,Ca,Se,Pb,Na,Mg,P等元素的含量雌性高于雄性;Mn,Cd,Cr,Co,Hg,As,K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雌性低于雄性.Cu,Zn,Se,Pb,Cd,Hg等元素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有一定的积累性.应尽量减少大熊猫对Pb,Cd,As,Hg等一些有害元素的摄入量.Fe,Ca,Na,K,P等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大熊猫饲料中应适量增加一些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法28例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血浆内皮互,同时用TBA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人急性期组血浆ET逍度均升高,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LPO含量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逍度和血清LPO水平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发现脑务管病急性期血浆ET与LPO之间呈正相关,p〈0.05,恢复期它们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xfjs  相似文献   

6.
用ICP-AES法测定了44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3例健康人血清Cu、Zn、Ca、Mg、Se含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血清Ca、Se含量低于健康组,血清Cu含量高于健康组,两组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上述元素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部分衰老指标的增龄性变化。方法测定不同月龄SD雄性大鼠血清T-SOD活性及MDA含量、血浆E2及T的含量、脑组织M受体结合容量以及左侧股骨近段、中段、远段的骨密度和右侧股骨的弯曲断裂载荷。结果30月龄雄性大鼠血清T-SOD活性和血浆E2、T含量明显低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30月龄雄性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30月龄雄性大鼠脑组织M受体结合容量和股骨各段骨密度及弯曲断裂载荷明显低于24月龄雄性大鼠(P<0.05)。结论30月龄雄性大鼠已显著衰老,雄性大鼠脑衰老与骨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ICP-AES法测定了44例恶性肿瘤患和33例健康人血清Cu、Zn、Ca、Mg、Se含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血清Ca、Se含量低于健康组,血清Cu含量高于健康组,两组相比较,均有非常显差异。提示上述元素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DENA为诱变剂,建立不同时期SD大鼠肝癌动物模型,系统的观察肝癌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Cu,Zn,Fe,Ca,Mg含量的变化.方法:DENA连续灌胃至11周,分别在14 d、28 d、56 d、77 d采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Cu,Zn,Fe,Ca,Mg 5种元素含量,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在诱癌第14 d,实验组血清F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 d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Zn含量在第28 d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元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无差异.第56 d和第77 d实验组血清Fe、Zn含量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56 d之后实验组血清Cu、C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诱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Mg含量结果无差异.结论:从14 d到77 d,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Cu,Ca含量逐渐升高,而Zn含量逐渐降低,Fe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g含量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体内某些金属元素与一些内源性配体络合的性质,我们对健康人和几种病人血液中铜、锌、铁、镁等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本文初步小结了我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健康人和复发性口疮病人的全血、血浆和红细胞中这些元素含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奶牛血液生殖激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关系,用ELISA法测定了48头不同年龄黑白花奶牛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的浓度,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血清Zn、Fe、Ca和Mg含量,统计分析了激素和四种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奶牛血清中Zn、Ca和Mg的含量以7岁为最高,而Fe以5岁最高;HCG在各年龄间基本恒定;P和FSH 4岁以前呈下降趋势,至4岁时最低(p〈0.05),然后逐渐升高;LH和E2以4岁为最高;T以0.5岁为最高;Zn与HCG、LH和FSH,Fe与P、FSH和E2,Ca和Mg与P、T和E2都呈负相关关系(p〉0.05).可以得出,不同年龄的奶牛其血清激素和元素的含量不同,元素和激素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种激素与不同元素回归方程的截距A和回归系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与卵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分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具有储运内源性代谢产物和外源性药物小分子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核磁共振(NMR)技术,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后再予以聚集态Aβ1-40双海马定向注射制备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NMR)技术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建立模型大鼠血清的代谢指纹谱,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分析研究各组大鼠血清中代谢产物差异。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清多种代谢组份有显著性差异,单纯痴呆组大鼠血浆中乳酸、糖蛋白、丙酮、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甲酸和不饱和脂类的含量增加,丙二酸的含量降低;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血清中糖蛋白和β-葡萄糖的含量增多,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1-甲基组氨酸的含量降低;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组大鼠血浆中的不饱和脂类含量增加,甘氨酸、苯丙氨酸、1-甲基组氨酸、蛋氨酸、丙二酸及β-葡萄糖的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痴呆组大鼠组比较,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血浆中的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酪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肉碱、柠檬酸和不饱和脂类的含量降低。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和丙酮的含量降低,β-葡萄糖和肌酸的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常黑胆质证组比较,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组大鼠血浆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肉碱和柠檬酸的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异常黑胆质证与AD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协同促进作用,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体内糖代谢紊乱和能量代谢障碍,与单纯痴呆模型及异常黑胆质证模型比较,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在病变过程中发生了演变,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代谢变化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对大鼠脑I/R损伤性炎性反应的影响。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Sprague-Dawley(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时间点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浆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9.937,P=0.000;血浆内皮素:F=49.487,P=0.000;阿米洛剂Ⅰ组和Ⅱ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浆内皮素较相应I/R模型组低(P<0.05)。这表明,阿米洛利可能通过阻断酸敏感离子通道减轻Ca2超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浆内皮素的含量而抑制炎性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Zn、Cu、Cr、Mg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患者血清Cu、Cr、Mg含量比对照组低,Zn含量和Zn/Cu比值比对照组高,测定患者Zn/Cu比值较测定单一元素Zn、Cu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径专项学生血清、头发锌铁铜钙镁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96名田径专项学生的头发和血清锌、铁、铜、钙、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元素除钙低于标准外,其余4种元素均达到标准值.男生血清铁、镁显著高于女生(P<0.01),田径专项学生头发的Zn,Cu,Ca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其余元素男女之间无差异.头发中锌铁铜钙镁均值(×10-6μmol/L)分别为128.25±18.34,47.59±30.17,7.18±1.04,575.17±145.70,109.32±48.5,达标准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2.50%,42.71%,21.88%,66.67%和100%.  相似文献   

17.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类结构上类似、免疫原性相同的高分子糖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根据在体内分布的不同,一般分为血浆型与细胞型两种,血浆型FN主要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又称可溶性FN。血浆FN含量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采用FN的替代治疗血浆FN缺乏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为此,我们改进了从猪血浆中纯化FN的方法,制备了单价特异的兔抗猪血浆FN血清,初步探讨了免疫电泳检测FN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大鼠循环血心钠素(ANP)含量和几种微量元素的水平。结果表明:锌组血浆ANP明显高于铜组和对照组(P<0.001),而铜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铜含量以铜组高于锌组。和对照(p<0.05);血清锌含量从锌组高于铜组。铜组ANP与血清Cu呈显著负相关。锌组ANP与血清Zn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还测定血清硒和锂。本实验已显示四种微量元素与ANP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α -颗粒膜蛋白GMP - 14 0在小儿肺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分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4 1例小儿肺炎和 2 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GMP - 14 0 .结果表明 :肺炎组 (包括重症和轻症组 )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重症组血清NO水平较轻症组亦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肺炎组 (包括重症和轻症组 )血浆GMP - 14 0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且肺炎患儿血清NO水平与血浆GMP - 14 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3,P <0 .0 1) .提示肺炎患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 ,NO和血小板活化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虹清氨基酸含量变化,为研究ADH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场试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进行行为观察,并采用丹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氨基酸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白天及夜晚开场中的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大鼠,血清谷氨酸、酪氨酸、丝氨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苏氨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DHD模型大鼠血浆氨基酸含量发生了改变,其中某些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关的氨基酸改变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