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及非最近邻电子跳跃相互作用 ,对具有链间耦合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系统的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将导致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系统的主链不同格点及侧自由基之间转移 ;两条相邻的链的对应格点间的链间耦合相互作用使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发生重新分布的规律相反 ,且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转移的电子均为自旋向下的电子。  相似文献   

2.
考虑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及非最近邻电子跳跃相互作用,对具有链间耦合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系统的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将导致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系统的主链不同格点及侧自由基之间转移;两条相邻的链的对应格点间的链间耦合相互作用使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发生重新分布的规律相反,且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问转移的电子均为自旋向下的电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从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出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公式,再从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图解图导出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公式,说明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确实是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在特定条件下的极限,最还对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数目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应的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的链间相互作用、电子的巡游性、强的电子-电子关联、电子-声子耦合的基础上,在链间耦合中同时计入相邻链相同格点间电子跳跃积分和相邻链次近邻格点间电子跳跃积分,研究了链间耦合对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间耦合可以导致主链上出现CDW,不同格点间的链间耦合诱导自旋密度在侧基和主链间发出不同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借用密度泛函方法并结合局域密度近似和Bethe ansatz精确解结果,研究了玻色费米混合物及旋量玻色气体在束缚于一维简谐外势下时各分量的混合与相分离。结果表明,玻色费米混合物会随着玻色-玻色、玻色-费米原子间排斥相互作用的增强,出现费米子被排斥在势阱中心之外的玻色费米部分相分离现象,当排斥相互作用趋于无限强时,玻色费米混合物的基态能量和总密度与所有原子都费米化的情况相一致;自旋-1玻色气体在密度-密度排斥和反铁磁自旋交换相互作用下会出现配对玻色子和极化玻色子相分离的现象,在强作用下,各自的密度分布曲线分别趋近于玻色-玻色对的TG气体和标量玻色TG气体,而中心密度随相互作用强度的变化呈非单调性。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自旋和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下,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分析计算了一个自旋为12的一维受阻挫海森堡反铁磁自旋链模型发生自旋-派尔斯相变时动态二聚体与磁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当磁耦合系数趋于0时,在有限阻挫及有限能隙的零耦合状态下,二聚化态将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本章从理论上计算了Rashba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对有机聚合物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发现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使一堆有机物中自旋沿歹方向的能带与自旋沿-y方向的能帝发生劈裂(一维有机链沿x方向,Rashba电场沿乏方向),这个劈裂不同于塞曼效应导致的能级劈裂,它并不消除自旋兼并;并使有机物聚合物的能带变宽、带隙变小,但由于有机物中自旋一轨道相互作用比较弱,变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对自由空间中的一维W原子链的磁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考虑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铁磁,反铁磁以及螺旋磁性结构的一维W原子链的原子磁矩随原子间距的变化及相应的磁学性质,并与不考虑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情况做了对比.结果发现,原子链的原子磁矩在原子间距的一个小变化范围内有个跃升,最终趋于单原子磁矩;与体材料时不同,稳定的一维W原子链具有磁性,而且反铁磁W原子链的相对稳定性高;轨道磁矩在有近邻原子作用时出现,且极化方向与自旋极化方向相反.最后,也对W一维原子链的电磁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SSH模型,考虑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研究了在一维有机半导体中注入电子到高能级时载流子自旋极化情况;同时,作为有机半导体的重要特性,通过研究电声耦合对自旋极化的影响,发现随着电子注入能量的增高,体系的自旋极化呈整体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效质量近似和Floquet理论,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和外场驱动作用下,研究铁磁半导体/半导体/铁磁半导体异质结中的量子输运特性.结果表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不仅使自旋发生翻转,而且束缚态能级发生劈裂,从而使电导率中出现两个Fano共振峰.势阱两边的磁化强度以及两边磁化强度之间的夹角对自旋翻转和共振位置具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方法研究一种S=1/2子格对称破缺的准一维反铁磁海森堡自旋链,计算了该系统单个原胞的基态能、自旋关联函数以及交错磁化率.研究表明:尽管自旋相互作用是反铁磁的,但由于子格对称破缺的影响,而使系统基态呈现出不饱和的铁磁性(即亚铁磁特性),这与运用LIEB-MATTIS定理的预测结果和自旋波近似的计算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维对称势阱中粒子的束缚态能级和空间几率密度分布,并讨论了几率守恒和对应原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MX链的准一维、电子跃迁、电子——声子耦合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等物理特性决定着系统的相转变和对称破缺电荷密度波态的稳定性。从紧束缚Hamiltonian模型出发,在反绝热极限条件下,对费米子无自旋态MX链系统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系统的电荷密度波态,二聚化相变、绝缘相能隙等。并根据基态能量的解析性质,得到确定导体相的Luttingcr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反绝热极限情况下,系统存在一非平凡相变点。电声子耦合强度大于临界值时,系统处于二聚化电荷密度波态,小于临界值时,系统处于Luttinger液体相。  相似文献   

14.
从一维t-J模型出发,应用电荷自由度和自旋自由度相分离的费密子-自旋理论,研究了电子谱函数、准粒子色散关系和态密度,并着重讨论了空穴掺杂铜氧化物电子谱中低能准粒子峰的行为.结果表明,电子谱函数中的低能峰在所有动量点上都十分明显,随动量改变,峰的位置也发生改变,产生了随动量的色散,形成的能带的带宽能量尺度由磁相互作用的量级J来控制;在准一维强关联模型中也存在绝缘体-金属转变,随着掺杂的增加,化学势逐渐向下Hubbard带上端移动,输运性质增强;电子谱和准粒子色散的反常行为源于系统中存在的强关联相互作用,是电荷自由度和自旋自由度相分离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Peierls-Hubbard模型研究了一种结构类似于poly-BIPO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采用Hartree-Fock近似和周期性边界条件,探讨了最近邻相互作用和次近邻相互作用对系统的铁磁基态的影响。由于最近邻与次近邻相互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主链上相邻格点的自旋发生反铁磁耦合→铁磁耦合的变化,形成反铁磁自旋波或铁磁自旋波作为传递媒介,使自由基自旋得以平行排列,得到高自旋的铁磁基态。  相似文献   

16.
研究非简谐势阱中有短程相互作用的两组分简并费米气体在平均场理论下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变分法推导出在有效s波相互作用和有效p波相互作用下系统在非简谐势阱中的稳定性条件,讨论了势阱的非简谐性以及有效p波相互作用对超冷费米气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势阱的非简谐性以及有效p波相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并且会对粒子数密度的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替自旋Ising—Hamiltonian模型,用量子转移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外场条件下准一维基于有机分子亚铁磁体磁化率的结构序参量.对磁化率一的研究表明:双自由基和单自由基的交替有机自旋链的亚铁磁自旋排列等效于有效自旋S=1/2的铁磁相互作用链,双自由基有机高分子对具有单一成分的有机基于分子亚磁体具有绝对优势.量子Monte Carlo方法和精确对角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两者相符,且与某些实验结果定性相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α0叠代方法求一维有限深方势阱的解析近似解,给出了解的通式和可求任意精度要求解的α0循环叠代计算程序流程,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有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和波函数与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和波函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由基对自旋哈密顿,考虑自由基对自旋三重态中的态与自旋单重态的相互作用,理论上计算了自旋相关自由基对的能级及其波函数,并从密度矩阵运动计算了动态电子极化跃迁的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自由空间中的一维镍原子链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计算结果发现,镍的线性和平面之字型一维链式结构和体金属镍一样,基态都表现出铁磁性,并且从三维的金属镍到二维平面之字型结构链再到一维线性原子链,体系磁性逐渐增强.通过对两种原子链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在低维状态下镍原子链不管是直线链还是之字型结构都有很高的自旋极化率,说明一维镍原子链在自旋电子器件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