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0年4月至6月对于乌鲁木齐周围部分地区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54号藻类标本,对其中硅藻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描述和绘图,发现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植物22种3变种,共2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11属。其中舟形藻科(Naviculaceae)有7属,有茧形藻属1种,美壁藻属1种,双壁藻属1种,布纹藻属1种,舟形藻属4种,羽纹藻属4种,辐节藻属3种;桥穹藻科(Cymbellaceae)有2属,有桥穹藻属4种,有双眉藻属1种;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有2属,有双楔藻属1种,有异极藻属3种1变种,属于新疆新记录的有11种1变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1982—1983年,以及1984年2月和5月在北碚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藻类植物中的硅藻,初步鉴定的硅藻有74个种和变种,分别属于2纲、6目、10科、19属.其中短缝藻属的3个种,即粗壮短缝藻大形变种Eunotia robusta var.grandis Cleve—Euler、粗壮短缝藻白氏变种 E.robusta var.Bergii和也兰短缝藻 E.Jemtlandica(Font.)mh.,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分析了黛湖硅藻区系成分,并对其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硅藻的种类多,个体数量少.而且常见的种类大部分属于微污水带,少量属于乙型中污水带的指示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较清洁的一个水体.由黛湖硅藻数量变化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双壳缝目硅藻是黛湖浮游硅藻的优势种类.在黛湖中还有几种热带硅藻,例如,胀大桥弯藻,纤细异极藻和某些双菱藻等,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将有助于了解黛湖硅藻区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大连近海分离到的4种海洋底栖硅藻4个培养时期(3、8、15、25d)的总脂含量变化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海洋底栖硅藻细胞内总脂含量均较高,其中培养8d的半裸舟形藻总脂含量最高,占干重的49.1%.在培养过程中,C16:0和C16:1含量始终较高,分别为5.79%-59.15%和19.26%-73.73%.除菱形藻外,其他3种底栖硅藻脂肪酸组成不仅较丰富,而且均检测到含有EPA和DHA.综合考虑脂肪酸多样性、EPA和DHA含量以及生物量,半裸舟形藻、小形舟形藻和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分别在8、15和8d适宜采收作饵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海洋工程材料在热带海洋环境试验站硅藻污损群落的组成变化,为研究该海域材料腐蚀、生物污损以及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方法】取4种材料进行全浸腐蚀试验,定期取出试片冷藏客运到青岛,用次氯酸钠法制成永久封片,在带有微分干涉显微镜下记数,并使用PRIMER 6对硅藻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进行计算。【结果】检出污损硅藻16目24科30属61种,其中双眉藻属、菱形藻属和舟形藻属为优势类群;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时间而增加;热浸锌表面硅藻群落结构变化与其他3种材料有所不同。【结论】在南海热带近岸,材料表面性质对其表面附着的污损硅藻群落有一定影响,其中锌离子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中分析了厦门港杉木挂板(月、季板)上附着硅藻的周年(1986-12~1987-11)样品,同时进行了附着初期演替试验。共鉴定出附着硅藻80种和变种,隶属31属,优势种为多枝舟形藻(Navicula ramosissima)和狭窄双眉藻(Amphora angusta),附着量年高峰出现在秋季9月,为2×10~6个/cm~2;演替过程试验表明:水中附着的种类(舟形藻属(Navicula),双眉藻属(Amphora)先于竖直附着的种类(菱形藻属(Nitzschia)、针杆藻属(Synedra))附着,附着量在7~14 d之间递增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质监测分析,得出马踏湖为氯化类钠组Ⅱ型水,属偏碱性湖泊。运用沉积硅藻属种鉴定法与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对马踏湖沉积硅藻属种进行鉴定,并分析湖泊综合营养状态。结果显示:马踏湖以Cyclotella meneghiniana(梅尼小环藻)为主,占该湖内所有硅藻属种的42.03%,Nitzschia palea(谷皮菱形藻)、Navicula crytocephala(隐头舟形藻)和Nitzschia sp.(菱形藻属)为优势种,指示了马踏湖的重富营养状况,这与综合营养指数法得出的马踏湖营养状态相一致。表明沉积硅藻组合对华北地区湖泊营养状态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可为湖泊监测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并进行^14℃年代测定,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I.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 crenulata)-新缘桥弯藻(Cymbella af finis)一披针桥弯藻(Cym.lanceolata),Ⅱ.新缘桥弯藻一波缘曲壳藻一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on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多样性,丰富南极硅藻研究的数据,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该半岛设置了10个采样点,进行了定量(600 m L)采样,并利用硅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硅藻75种,未鉴定出11种。硅藻总细胞密度为1.64×10~5~2.06×10~5ind/L,平均细胞密度为1.85×10~5ind/L。优势种为极细舟形藻(Navicula perminuta)、冰川舟形藻(Navicula glaciei)、南极楔形藻(Licmophora antarctica)、南极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tarctica)、Pseudogomphonema kamtschaticum、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Thalassiosira cf.maculata共7种,平均优势度为0.06。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33~2.13,平均值为1.60。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48~0.76之间,平均值为0.58。因此,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生物多样性较好,该地区水体质量总体为β-中污,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运城盐池湖区藻类植物的组成及与盐度的关系,对该区域进行了4次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分析了优势类群,对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藻类植物共9门,55科,120属,366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居多,随着盐度增加,绿藻门种类有所减少,而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有所增加,真盐和高盐水体与淡水和混盐水体相比,种类明显减少;(2)优势类群有11个属,包括颤藻属(Oscillatoria)、衣藻属(Chlamydomonas)、栅藻属(Scenedesmus)、针杆藻属(Synedra)、脆杆藻属(Fragi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桥弯藻属(Cymbella)、菱形藻属(Nitzschia)、裸藻属(Euglena)、鳞孔藻属(Lepocinclis)和扁裸藻属(Phacus),包含的种数在各水体总种数中占到34%~49%;(3)多数种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只分布于淡水水体和混盐水体,有些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不同盐度水体中都有分布,还有少数种类只分布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130.09e-0.114x。  相似文献   

10.
湖北溪菜(P.hubeica Bi)上的附生藻类有蓝藻3属(种),即河生隐球藻(Aphanocapsa rivularis),河生瘤皮藻(Oncobyrsa rivularis)和胶壁异球藻(Xenococcus kerneri);硅藻5属(种),即曲壳藻属(Achmanthes),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euglypta),桥弯藻屑(Cymbella),异极藻属(Comphonema)和针杆藻属(Synedra)。其中河生隐球藻和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作为溪菜的附生藻类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 并进行14C年代测定, 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crenulata)—亲缘桥弯藻(Cym bella affinis) —披针桥弯藻(Cym . lanceolata) ,Ⅱ.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coneiformis) , Ⅲ. 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史密斯双壁藻(Diploneissm ithii),Ⅳ. 波缘曲壳藻—亲缘桥弯藻—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 Ⅴ.卵形菱形藻—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ata)—柱状小环藻(Cyc. stytorum ), Ⅵ.条纹小环藻—柱状小环藻, Ⅶ. 具槽直链藻—条纹小环藻—卵形菱形藻, Ⅷ. 柱状小环藻等8 个硅藻组合带。有孔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毕克卷转虫变种(Am m onia beccarii var.) —瘦瘪雅得虫(Jadam mina m acrescens) , Ⅱ. 毕克卷转虫变种—异地希望虫(Elphidium advenum )—球室  相似文献   

12.
贵州施秉Wu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Wu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1。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型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II。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菏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  相似文献   

13.
应用硅藻指数评价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硅藻指数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日益广泛.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对渭河流域60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硅藻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根据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对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共采集到硅藻26属221种,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小形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和极细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为主要优势物种.实验共计算出12个硅藻指数,除IDAP指数外,其余11个指数均与河宽显著相关,仅DI-CH指数与溶解氧显著相关,SHE、IPS和DI-CH指数与NO2和NH+4显著相关.基于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12个硅藻指数评价结果相差较大,IDAP、IPS、IBD和LOBO指数评价结果较好点位占45%以上,而TDI、IDP、CEE和DI-CH指数评价结果较差的点位较多,占45%以上,其余指数评价结果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4.
广西海岸带海域浮游硅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3年10月、1984年4月、7月和1985年1月四个季度代表月的调查资料,对广西海岸带海域浮游硅藻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该海域浮游硅藻98种,分别隶属于16科、35属,在种类组成上以细长翼根管藻,复瓦根管藻,拟弯角刺藻等占主要优势。浮游硅藻的平面分布趋势是密集区均在近岸水域。  相似文献   

15.
贵州施秉潕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Ⅰ.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到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Ⅱ.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藻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7)串珠藻群落.风景区水域内藻类种类丰富,Shannon—weaver指数为3.07,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16.
舟形藻属Navicula在台湾海峡共采到55种和变种。其中新种和新变种有4种:福建舟形藻Navicula fujianensis sp.nov.、异点舟形藻N.hetero-punctata sp.nov.、羽状舟形藻N.pinna sp.nov.和波缘舟形藻具点变种N.integra var.maculata var.nov.;新记录有33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7.
于2013年4~5月对淮河流域沙河水系进行底栖硅藻标本采样,共鉴定出异极藻科硅藻2属18种5变种,其中中国新纪录1种:假尖顶异极藻(Gomphonema pseudoaugur LangeBertalot),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沙河水系异极藻科硅藻的生态分布特点及其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舟形藻为研究对象,以f/2+Si培养基中硅酸盐浓度30 mg/L为基准,设置不同硅酸盐浓度梯度(1、15、30、60、120和240 mg/L),通过显微跟踪技术获取舟形藻个体细胞的运动轨迹并研究硅酸盐浓度梯度对舟形藻运动行为的影响.发现如下结果.①舟形藻的主要运动方式为大量非恒速圆弧运动伴随着少量的随机倒退行为,圆弧运动过程曲率基本维持不变;倒退时刻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显著变化,此时夹角小于90°,倒退前后运动速度降低.②舟形藻在短时间尺度下呈现弹道行为;在中时间尺度下呈现超扩散行为;在长时间尺度下呈现布朗运动扩散行为.③舟形藻的运动行为显著依赖硅酸盐浓度,微量硅酸盐浓度(1 mg/L, Na_2SiO_3)和高硅酸盐浓度(120 mg/L, Na_2SiO_3; 240 mg/L, Na_2SiO_3)环境下会抑制舟形藻运动,低硅酸盐浓度(15 mg/L, Na_2SiO_3)和中硅酸盐浓度(30 mg/L, Na_2SiO_3; 60mg/L, Na_2SiO_3)下会增强舟形藻的扩散系数.硅酸盐浓度对硅藻个体运动行为的研究帮助理解硅藻的觅食策略和聚集行为,为进一步理解硅藻水华的发生、海洋生物污损现象和海雪现象的爆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水文特征,特别是水深梯度下的硅藻生物群落差异为研究历史水位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亦为水质生物监测的合理采样水深提供参考意见.通过采集金鸡滩库区不同水深下的附生硅藻,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深梯度下的硅藻分布特征,探讨了金鸡滩库区硅藻种属对水深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曲壳藻属是该库区的绝对优势种,在2.2m深处达到峰值;在水深梯度上,桥弯藻属和脆杆藻属的丰度减小,异极藻属和直链藻属的丰度增加.硅藻的生态类群特征为:硅藻种群的耐污性和N-异氧类群增加,营养偏好和pH偏好呈波动变化,盐度偏好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水深下,各指数的相对离散程度很低,认为在合理水深内的生物采样对水质生物评价影响较小;在响应水深梯度上,SHE是所有生物指数中较理想的.该研究结果为重塑本地区的古水位、古洪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硅藻生物监测水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乌江上游11个水库24个点进行4次采样,在样品分析中共记录到浮游硅藻77种,隶属于2纲7目9科21属;浮游动物71种,其中轮虫10属25种,占总种数的35.21%;枝角类10属23种,总种数的32.39%;桡足类11属23种,占总种数的32.39%。调查结果显示乌江上游各湖泊水库的浮游硅藻及浮游动物的群落多样性低,特别是乌江渡水库及偏岩河河段,在2008年4月份以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Hassall)为主酱油色的水体,为轻度硅藻水华,浮游硅藻及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最低。各水库中的浮游硅藻主要优势种为小环藻属(Cy-clotollakutzing)、尖针杆藻(Syneder acuskuetzing),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Hassall),并呈季节性的交替变化;浮游动物主要是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Gosse)密度变化最为明显,枝角类(Cladocera)、桡足类(Copepo-da)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