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BMP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和迁移并促使其凋亡的作用机制,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Ad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AdBMP2)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录因子κB(NF-κKB)、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4(MKK-4)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发现.AdBMP2降低MG63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8.2%和42.5%(P<0.05);但未能检测到对MKK-4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BMP2可以显著降低细胞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选择性抽提、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5mmol/LHMBA诱导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核基质蛋白表达变化,鉴定与人成骨肉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实验结果显示在HMBA诱导处理MG 63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蛋白NMP 1、NMP 2、NMP 3、NMP 4、NMP 5、NMP 6和NMP 7等7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NMP 1仅在MG 63细胞中表达,NMP 6则为经HMBA诱导处理后新出现的蛋白质,NMP 2、NMP 7在HMBA诱导分化细胞中表达减弱,而NMP 3、NMP 4和NMP 5则在诱导分化后细胞中表达增强.首次表明在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这对于揭示核基质蛋白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电气石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将电气石粉按不同的比例复合到水凝胶中并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共培养,采用光镜、荧光染色、MTT法评价电气石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与不同含量电气石/水凝胶复合材料共培养均能够正常生长增殖且形态良好,电气石所具有的良好体外细胞相容性可用作组织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HAnps和掺镁HAnps(Mg-HAnps),通过硅烷化联合碳二亚胺法处理HAnps和Mg-HAnps后接枝黏附肽(RGD),以香豆素6(coumarin-6)为荧光探针标记HAnps,Mg-HAnps,RGD-HAnps和RGD-Mg-HAnps,并将其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MG63)细胞共培养,研究掺Mg与接枝RGD的HAnps对MG63细胞胞吞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GD-Mg-HAnps无细胞毒性,掺Mg与接枝RGD有利于MG63细胞胞吞HAnps颗粒,并有协同作用,RGD-Mg-HAnps具有介导胞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维甲酸为平行对照.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熊去氧胆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p63细胞.观察比较熊去氧胆酸及其与维甲酸的组合对Mp63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熊去氧胆酸、维甲酸及其组合联合处理之后.MG63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少.形态趋于规则.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显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细胞终末分化标志物Ⅰ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强,骨结节形成数目增多.且结节结构更为典型.其中,熊去氧胆酸和维甲酸联合组对Mp63细胞周期的阻滞及细胞终末分化指标Ⅰ型胶原的表达、骨结节形成的诱导均强于单独处理组.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具有与维甲酸相近似的诱导人成骨肉瘤Mp63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两组合具有协同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分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内源性因子TGF-β1、Smad4和下游细胞因子Cbfα1的作用,阐释其对MSCs骨向分化影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运用MTT法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20、40、80、100ng/mL rhBMP-2对SD大鼠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ALP染色阳性率确定rhBMP-2的最佳促MSCs骨向分化浓度,并以该浓度对MSCs骨向分化进行干预.按是否添加经典成骨诱导液将实验分为:空白组,经典组,rhBMP-2组,rhBMP-2+经典组.通过检测ALP、I型胶原(Col I)、骨钙素(BGP)和钙化结节的表达,以评价各组骨向分化能力;通过检测TGF-β1、Smad4、Cbfα1 mRNA的表达,以评价各组促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rhBMP-2的最佳促MSCs增殖质量浓度为80 ng/mL,最佳促MSCs骨向分化质量浓度为40 ng/mL.经典组和rhBMP-2诱导各组均能促进MSCs骨向分化,刺激TGF-β1分泌,并上调Smad4、Cbfα1 mRNA的基因表达,而TGF-β1在早期分泌量最高,提示其可能在MSCs早期骨向分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结论:rhBMP-2诱导各组均有促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TGF-β1的分泌,启动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通路调控MSCs的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分别以两组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人宫颈癌细胞Hela,通过MTT法检测Hela细胞活力,应用AnnexinⅤ和PI双染的细胞流式法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酶标仪法检测Hela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MG132诱导Hela细胞凋亡不明显,高浓度MG132诱导Hela细胞凋亡明显;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维甲酸为平行对照,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熊去氧胆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观察比较熊去氧胆酸及其与维甲酸的组合对MG-63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熊去氧胆酸、维甲酸及其组合联合处理之后,MG-63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少,形态趋于规则.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细胞终末分化标志物I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强,骨结节形成数目增多,且结节结构更为典型.其中,熊去氧胆酸和维甲酸联合组对MG-63细胞周期的阻滞及细胞终末分化指标I型胶原的表达、骨结节形成的诱导均强于单独处理组.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具有与维甲酸相近似的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两者组合具有协同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分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松萝酸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U937、人骨肉瘤细胞MG-63、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用不同浓度的松萝酸分别作用于3种细胞24 h和48 h,用MTT法检测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 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U937经松萝酸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U937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松萝酸对U937、A375和MG-6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均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3种肿瘤细胞中,松萝酸对U937增殖的抑制效果最好.通过Hoechst 33342染色发现,随着松萝酸浓度的升高,凋亡的U937细胞数逐渐增多. U937细胞经松萝酸处理后,Bax蛋白的表达量增高,Bcl-2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量与Bcl-2蛋白表达量的比值增加.由此认为,松萝酸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与Caspase依赖性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参皂甙Rg1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以下简称"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及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鉴定其对MG-6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以50 μg/mL人参皂甙Rg1处理MG-63细胞,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同步以HMBA处理MG-6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产生了细胞形态规则、大小一致、细胞铺展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核内核仁数目减少、细胞器丰富发达等与正常细胞相似的恢复性变化.观察到MG-63细胞终末分化指标I型胶原、骨粘素、骨钙蛋白的阳性表达及钙化糖原颗粒的增多与典型骨节结的形成,其变化结果与HMBA处理细胞类似.本研究证实人参皂甙Rg1能显著改变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恶性特征,并增强成骨细胞相关的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从而对MG-63细胞的终末分化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human recombinant soluble TRAIL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protein inducing apoptosis in MG-63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 The inhibitive rates of TRAIL to MG-63 cells were detected by MTT assay.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TRAIL in MG-63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 was analyzed with FACS and TUNEL and the apoptotic bodie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MTT assay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ve rates of 500, 1 000, 2 000 and 4 000 ng/mL TRAIL for 24 h were 10.1%, 24.3%, 50.6% and 97.7% respectivel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fter MG-63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 gg/mL TRAIL for 6 h, obvious apoptotic peak would immediately appear before diploid peak. Human soluble TRAIL protein can quickly kill MG-63 osteosarcoma cells selectively, and may have potential valu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sarcoma.  相似文献   

12.
为大规模制备rhBMP-2m,将高表达rhBMP-2m的工程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温度诱导表达,收集菌体,经裂菌和超声洗涤得到并纯化的包涵体。洗涤后的包涵体中,rhBMP-2mdi蛋白量的75.1%。为获得高纯度的rhBMP-2m,采用尿素作变性剂将包涵体溶解,经SP-SepharoseFF柱和Q-SepharoseFF柱两步纯化。rhBMP-2m包涵体经pH6.5尿素溶解后,经SP-Sepharose FF柱纯化,蛋白纯度为91%;若rhBMP-2m在碱性尿素中作用时间超过48h,再经Q-SepharoseFF柱纯化后,纯化产物中在还原性SDS-PAGE中会出现少量与rhBMP-2m二聚体大小接近的蛋白带,显示出碱性尿素对rhBMP-2m的共价修饰作用,会严重地影响rhBMP-2m的纯化效果和活性;若24h内完成分离纯化则影响较小,纯化后rhBMP-2m单体的纯度达98%以上。本研究表明尿素适合rhBMP-2m包涵体的大规模纯化。文章对使用尿素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提出大规模制备蛋白质时最好避免在碱性环境使用高浓度尿素。  相似文献   

13.
应用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观察MG-63细胞处理前后形态与超微结构及其相关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经5 mmol/L HMBA处理后,MG-63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大小较为一致,排列较为规则,细胞核形态规则,核质比例减小,核仁减少,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核内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较为发达,内质网数量增多,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减少,在成熟细胞中可见钙化糖原颗粒,细胞表面出现钙化小泡沉积,并且形成典型的骨结节.常规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HMBA处理后的细胞中Ⅰ型胶原纤维、骨钙素、骨粘素的表达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MBA能够有效诱导人成骨肉瘤细胞的分化,并促进其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人RP2基因在果蝇胚胎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质粒pJLA503中的RP2编码cDNA用PCR的方法扩增,并与pIND-3myc质粒上的人c-myc编码序列连接到果蝇转基因载体pUAST上,构建了UAS-RP2-3myc和UAS-RP2(del6)-3myc融合质粒。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导入果蝇培养细胞系Schneider line2(S2),并用PCR加以证实,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了RP2和RP2 del6的表达。证明了人的RP2基因在果蝇细胞中表达的可能性,说明果蝇系统是可以用来分析人的RP2基因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hBMP-2)/珊瑚人工骨复合物(复合骨)与珊瑚人工骨(珊瑚骨)在拔牙窝修复中的作用,方法:12只成年狗作为实验动物,拔除两侧上颌 第2及第3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 ,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内作为对照,于并植骨后4,8,。12周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植入材料在拔牙窝内的骨修复能力及修复效果,结果:复合骨具有较强的骨修复作用,植入牙槽窝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形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骨组新生骨形成的比值明显高于珊瑚骨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骨在拔牙窝中的骨修复能力和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珊瑚骨。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4的大规模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有能够高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成熟肽(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mature peptide,rhBMP-4m)质粒的工程菌株,导人15LNBS发酵罐中进行恒溶氧高密度发酵和诱导表达,测定发酵菌液OD600值为30.8。离心收集菌体,PAGE电泳后光密度扫描表明hBMP-4m占细菌总蛋白量的42%。悬浮所收集的菌体,裂菌,洗涤4次后的包涵体中hBMP-4m占蛋白量的83.2%。预先取少量样品进行探索实验后,全部包涵体用8mol尿素缓冲液溶解,上SP-Sepharose FF阳离子柱.以0.35mol NaCl洗脱.获得纯度为96%的hBMP-4m。其收获量为1.34s/L发酵液;收得率为36.4%。结果表明:使用这套工艺流程大规模制备hBMP-4m,能够得到较好的收得率、较高的收获量和纯度。  相似文献   

17.
构建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研究突变Hlrg基因表达的蛋白对HepG2细胞的影响.首先利用数据库对Hlrg基因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PCR法构建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将突变的Hlrg基因克隆到pcDNA3.1(+)载体中,并稳定转染到HepG2细胞中.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观察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对HepG2细胞的影响.结果获得了针对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亮氨酸拉链中的第二个亮氨酸被突变成丝氨酸.发现稳定表达HLrgm蛋白的HepG2细胞中出现一定比例的凋亡细胞.表明构建了Hlrg基因定点突变体,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理解百草枯(PQ)对人肝的毒性效应,寻找新的方法增强肝对PQ的解毒能力,本文采用显微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PQ处理24h对人肝HepG2细胞生长和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7.21mg/L的PQ处理即可抑制部分HepG2细胞的生长,23.36mg/L的PQ可导致HepG2细胞周期停滞,S期细胞明显减少、G1和G2期细胞明显增多,且细胞生长抑制和周期受阻程度与PQ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该结果表明,PQ对HepG2细胞的生长和周期具有明显阻滞作用,生长因子类或促增殖类药物可能有助于增强人肝对PQ的解毒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BA可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抑制率达50.69%,分裂指数抑制率达58.8%,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经HMBA处理之后,与增殖分化调控有关的癌基因c-myc、c-fos、c-erbB-2、mtp53的表达降低、抑癌基因p21WAF1/CIP1、p16、rb的表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HMBA能够有效抑制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活动,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HMBA下调c-myc、c-fos、c-erbB-2、mtp53等癌基因以及上调p21WAF1/CIP1、p16、rb等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人核呼吸因子2(NRF2-α和NRF2-β)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瞬时转染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NRF2-α和NRF2-β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目的基因并构建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BEL-7402细胞后,分别使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已成功构建了人NRF2-α和NRF2-β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瞬时转染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中实现基因的过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RF2-α和NRF2-β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