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刊首语     
乘着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历史又驶入了又一个新的年轮。在2003年本刊除了继续本刊一贯的追求之外,还力求有一些新的特色。“三峡”是本刊长期坚持的一个特色板块,本期共刊出7篇文章,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同时又力求上升到学理的高度。如黄东东的《对开发性移民的法律解释》从法律的角度对开发性移民加以了重新阐释,其开阔的理论视野、直面现实的精神,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都推进了“三峡学” 学科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维度。而“三峡文化”栏目中围绕三峡本土作家欧阳玉澄写三峡的长篇小说《巴水苍茫》的一组文章无疑也会加深对三峡历史…  相似文献   

2.
刊首语     
在习习的秋风中,本刊2001年第5期与大家见面了。随着三峡大坝二期工程截流时间的临近,三峡百万大移民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对于广大库区来说,如何确保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呢?《万州用“一包两挂”破解世界级移民难题》给予了创造性的回答。《历史时期长江三峡粮食作物嬗替的特征、成固及其影响》则从粮食作物的角度探索了三峡“结构性贫困”的历史原因。《试论土家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从语言的角度追溯了古老三峡的历史遗存。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三峡、认识三峡和建设三峡都是不无裨益的。其他一些文章,如《凌叔华:对儒…  相似文献   

3.
□ 三 峡 文 化 神女:质疑与认同 程地宇 1. 5 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 2. 5 “三峡学”研究的意义空间 王晓初 2. 5 “三峡学”的特征与定位:空间、生态、文化转型 邹登顺 2. 6 “三峡学”的学术内涵与时空定位 任桂园 2. 8 “三峡学”研究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邓 晓 2. 9 “三峡学”的世界意义 程地宇 2. 10 “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管维良 2. 12 三峡区域经济研究与“三峡学” 徐素环 2. 13 论峡江地区“烧龙”与“烧畬”的区别和联系 任桂园 3. 5 三峡地区丧葬文化的地域特色研究 ——兼论秦汉以后汉族移民…  相似文献   

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99年荣获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遵循学术开放原则,注重对三峡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除常设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栏目之外,还重点开设“移民专题”、“三峡经济探索”、“三峡文化研究”、“三峡旅游”、“三峡地方科技”、“三峡生态与环保”、“中学教学论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峡工程及其百万移民的深入展开,特别是三峡水库二期工程截流倒计时的临近,“三峡”及其“移民”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原来离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层面、场域的“三峡”研究,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的知识“系谱学”的整合。正是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刊继2000年第4期对“三峡学”的学术渊源、概念、内涵、范畴、特征、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又在本期组织了“意义与空间:‘三峡学’研究笔谈”,对“三峡学”的学术空间、时空范畴、研究意义等诸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会对推动“三峡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中三峡建设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对三峡的研究 ,重庆三峡学院科研处于2000年6月20日邀请院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体育、生态环保等学科的专家约20人召开了一次“三峡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上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峡学”的渊源、概念、内涵、特征、方法 ,价值加以了热烈的探讨与争鸣 ,现择要登载于下 ,以读者 ,并期引发学界更深入的研讨。伉大林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 ) :我们是以“三峡”命名的学校 ,并且地处三峡腹地 ,理所当然地应该把“三峡学”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三峡是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的,但是它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存在却早已为人们所注目和咏唱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如果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还只是把三峡作为一段神奇险峻的自然景观来吟咏;那么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清沙白鸟飞回”──便透过三峡的自然景观而折射出一种特定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因为三峡地区早在200万年以前便已生息了古老的人类,它在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的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刊首语     
迎着盛夏的酷暑,本刊2001年第4期与读者见面了。在挥汗如雨的高温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作为我们这样一家立足三峡地域的学报来说,本期“三峡文化”栏目推出的两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论三峡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对流衍在三峡民间的各类美术给予了理论的整合与美学的阐释,标志着该领域的新进展。“移民专题”中《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情况调查与分析》则对进入倒计时的三峡库区移民展开现在进行时的跟踪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而《邓小平的政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则别开生面地对邓小平政…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地区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特色鲜明。三峡大学既定的办学特色之一是“三峡文化及旅游”。2003年8月,学校在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少岚教授主持下,隆重推出《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第1辑共10种,由武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此丛书的笔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在阳春月的明媚春光中,本刊2000年第3期和读者见面了。紧追我国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阵阵号角,本刊也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库区,服务三峡的力度。“移民专题”,“西部大开发”,“三峡文化”,“三峡诗歌”与“三峡生态与环保”都是直接研究三峡的栏目。其中一些文章或者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与三峡腹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出三峡区域的具体发展思路,如“西部大开发”的两篇文章;或者力图突破一般现象的简单分析,而达3某种深度思考,如《重庆市。峡库区农村开发性移民项目难题解析入实际上,就是一些学科性文章也力求达到学科理论与三峡…  相似文献   

17.
刊首语     
随着时光的飞轮把我们带向2001年岁末,本刊2001年第6期也按期与读者见面了,并力争为本刊第17卷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期“移民专题”中《开发性移民基本法律原则研究》不仅着眼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法律现实问题,而且力图从法理的角度提升出移民法律体系的一般规律,或许从这里会升华出超越三峡工程本身的“三峡学”的学术成果。“三峡旅游”既是三峡地区独特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长江三峡学建立的意义,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与科学特性,说明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学的研究关系.对长江三峡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长江三峡学是一门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地域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时空性和预测性等学科特征.三峡学是三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区别,但在研究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长江三峡的研究,建立"长江三峡学"既是一种学术上的整合与提升,更是一个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编后记     
本期“三峡库区经济文化开发研究”特色专栏仍推出5篇文章.任桂园的《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族起源及社会流动的关系》是他的“三峡盐文化简论”系列文章之三.该文以三峡地区丰富的盐资源和悠久的开采历史立论,在综合与辨析了三峡地区远古巴人起源及其迁徙的诸说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地区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力创大溪遗址的先民即巴人祖先之新说,并进而整合出巴族各创社会流动之轮廓,力图解开这一扑朔离的巴族历史之谜.实际上三峡文化不仅体现为一种历史存在,更体现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而且正因为它生长在我们身边,因而对我们也更加亲切,更有意义.程地宇的《追求永恒——魏靖宇抽象艺术论》与白苇的《谢声小创作谈》便是对现实的三峡文化现象的一种探讨,前文对奉节白帝城文馆所所长魏靖宇独特的沉木艺术加以了研究,后文对四川五一日化总公司工会主席、万县市文学院专业作家谢声显的小说创作加以了评论,虽然难免带有个人的局限性,但对三峡艺术与文学的理解与建设也是一种启迪.如何利用移民迁建的机遇,加速发展三峡库区的经济,是三峡库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王世傅《三峡库区乡镇迁建区农村移民之我见》以乡镇迁建为切入点,谈了自己的思考.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角度和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期历史与文学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