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pH=4.5HAc-NaAc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铁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形成1∶3紫色络合物使DBH-PF的荧光熄灭,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络合物的λex=534nm,λem=584nm,线性范围为0~160μg/L,检出限0.6μg/L。方法用于硅酸盐矿物及水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等,RSD(n=5)小于4.6%。  相似文献   

2.
在醋酸盐缓冲底液中,锗(Ⅳ)能与槲皮素形成络合物,并吸附在汞电极上,在溴酸盐存在下,形成吸附催化波。使用单扫二阶导数极谱法时,锗浓度在6.0×10 ̄(-8)~2.0×10 ̄(-6)mol/L与峰高有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2.0×10 ̄(-8)mol/L.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Ge(Ⅳ):槲皮素=1:3。平行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2.8x10 ̄6(mol/L) ̄(-2)·s ̄(-1)。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混合表面知性剂对2,3,7-三羟基-9-「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RAPF)与钼(Ⅳ)的显色反应增敏作用。在0.24mol/L HCl介质中,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TritonX-100存在下,显色剂与钼(Ⅳ)和CTMAB-TritonX-100形成胶束络合物,并且混合表面活性剂表现较强的增敏作用。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表观摩尔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 在曲拉 通 X- 100 存 在下,用 4 ,5 - 二溴邻 硝基 苯基 萤光 酮( D B O N- P F) 在 p H 值为9 的 氨性 缓 冲 溶 液 中测 定 微 量 铀 的分 光 光 度 法 在 60 0 n m 处测 得 表 观 摩 尔吸 光 系 数 为 0 .000 77 L/( m ol·c m ) 铀含量 在0 ~0 .6 μg/ m L 内 符合比耳 定律采 用 T B P 萃淋 树脂除去 大部 分干扰离子 ,方法用 于测定煤 灰中的 微量铀,结 果满意 图1 ,表2 ,参4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 基于氨( 铵离子) 与邻苯二甲醛及2 - 巯基乙醇反应生成强荧光性吲哚取代衍生物的体系测定微量氨( 铵离子) 的流动注射荧光分析法.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 (Triton X- 100) 对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稳作用. 研究了该体系测定氨( 铵离子) 的最佳实验条件. 测定氨( 铵离子) 的线性范围0 ~0-7mg/L, 相对标准偏差为1-3 % ( CNH3 = 0-2mg/L,n = 11) ,检测限为0-0012mg/L.  相似文献   

6.
镝-BPMPHD—CTMAB离子缔合物体系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在该体系中,Gd3+、Y3+、Lu3+和La3+等稀土离子均能使镝的荧光增强,这是新发现的一种共发光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镝-钆-BPMPHD-CTMAB体系共发光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镝在1.0×10-7~6.0×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它比无Gd3+存在时体系的检出限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应用该体系测定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合成样品中痕量镝,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Ti(Ⅳ)-DBH-PF-Tritonx-100)体系的测定方法与条件。在pH为1.5~2.1的H2SO4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Ti(Ⅳ)与DBH-PF形成1∶2的桔红色络合物。钛浓度在0.01~4μg/25mL范围内ΔF与钛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8,检量限为0.4ng/mL。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该方法用于硅酸盐矿物如水泥、硅质砂岩、粘土和石灰岩中微量钛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铁(Ⅲ)-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6.0~7.2的KH2PO4-NaOH缓冲体系中,铁(Ⅲ)与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形成1∶4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络合物稳定,用于牛肝粉和茶叶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PH为5~6的HAc-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中,Pb(Ⅱ)与铜铁试剂产生的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可观察到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其峰电位为-0.64V(VS,SCE),峰电流与铅浓度在9.6×10-8~5.8×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9×10-6mol·L-1,用以测定铅锌矿中铅的结果良好.同时研究了形成铅-铜铁试剂络合物吸附波的条件和性质,并用极谱法测定其络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锌(Ⅱ)-草酸盐-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形成四元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9.0的硼砂-HCl缓冲溶液中,形成摩尔比为Zn(Ⅱ):C2O42-:SAF:CTMAB=1:1:2:4的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彼长为λmax=56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560为1.1×105L·mol-1·cm-1,锌(Ⅱ)含量在0~8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显色20min后体系的吸光度值达最大,至少稳定3h不变;方法用于测定大米粉、人发及含锌营养食盐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新显色剂4-羟基-3,5-二溴苄叉绕丹宁测定银(I)的分光光度方法.在pH12,聚乙二醇-400存在下,银(I)与4-羟基-3,5-二溴苄叉绕丹宁形成1:2深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并且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24小时以上.在25mL容积中,Ag ̄+在0~100μg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 ̄4L·moL ̄(-l)·cm ̄(-1),标准偏差为0.003(n=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胶束体系中,苯基荧光酮测定微量锡的荧光法及其条件,于0.6-1.0mol/L酸度下,试剂与锡形成橙红色的胶束络合物。在λex/λem=532nm/585nm处产生强荧光,线性范围0-10.0μg/25ml,最低检出限1.2ng/ml,相对标准偏差3.8%《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验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测量分子光谱的可行性,利用Fe(Ⅱ)-5-Br-PADAP-TritonX-100体系,在PH=5.5时,于入=604.4m处,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Fe的含量.对Fe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g/ml~6.8×10-7g/ml检测限为1.47×10-9g/m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高效施尔康药物中Fe的测定,并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铁(Ⅲ)-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6.0-7.2的KH2PO4-NaOH缓冲体系中,铁(Ⅲ)与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形成1:4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表观魔鬼洋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络合物稳定,用于牛肝  相似文献   

15.
1,10-菲罗啉-5,6-二醌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50mol·L~(-1)NH_3-NH_4Cl缓冲溶液中,1,10-菲罗啉-5,6-二醌有一还原伏安峰。当静止富集2min,v=100mV·s~(-1)时,其峰电位E_p=-1.31V(vs.Ag/AgCl)。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特别是吸附性。实验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用于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mol·L~(-1),其相关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16.
对土霉素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降解物-脱水土霉素与μ-环糊业形成的包络配合物的条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可能的包络方式,研究表明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是影响包络配合物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测定了包络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并建立了利用转化荧光结构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用该法测定土霉素的结果令人满意,回收率为98.2%-100.9%,平均回收率为99.8%。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1-(3-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MSHND)-Cr(Ⅵ)体系的测定方法及条件。在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检测限为0.7ng/10mL,线性范围为3.0~20.0ng/10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单快速,用于测定地表水中痕量Cr(Ⅵ),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卤代苯基四氟硼酸重氮盐-18-冠醚-6络合物的远红外光谱(500-100cm-1),确立了该体系的光谱频率与取代基常数间的定量关系为下列形式的Hammett方程:p(cm-1)=248.5十4.005σ1-15.84σR。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引进了-复形,-重分等一系列有关概念,进而证明了-复形的X-同调群和X’-上同调群的-重分不变性,即-复形的s-维X-同调群和s-维X'-上同调群分别与-重分后的-复形的s-维X-同调群和s-维X'-上同调群同构(s=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