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艾比湖是新疆典型的平原区湖泊,近几十年来,艾比湖水域面积在不断地变化。湖面萎缩带来风沙天气增多、生态环境恶化、湖滨周围沙漠化危害加剧、进而社会经济发展受危害严重。文章通过对艾比湖周围生态环境状况、沿岸铁路状况评价确定出艾比湖合理水域适宜面积为850km~2。适宜的艾比湖水域面积可减少风沙天气的发生,减少因风沙引起的经济损失,维持艾比湖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为艾比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艾比湖湖面萎缩与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比湖湖面不断萎缩,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文章探讨了艾比湖湖面面积变化及对流域风沙天气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分析了造成艾比湖湖面萎缩的因素,提出了维护湖泊面积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太原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尘天气标准,对太原地区1961-2002年春季沙尘天气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地区春季沙尘的启动风速、沙源地、影响系统等研究结论,并对其年代际变化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42年来太原春季沙尘天气以浮尘、扬沙为主,且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是引起沙尘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植树种草是防治沙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白彬  李志忠  陈蜀江  昝梅 《科技信息》2010,(22):I0029-I0030
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其周边广泛分布的灌丛沙堆在制约土地沙化,表征风沙地貌过程,维持该区域生态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使用GPS-RTK技术对艾比湖周边灌丛沙堆进行精确测量,并利用GIS技术对灌丛沙堆空间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域的防沙治沙,实现周边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0~2012年喀什平原地区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探讨了日平均温度、气温日较差、地温日较差、地-气温差、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压、气压日较差及日相对湿度8个气象因子对浮尘天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月季节三个序列上,影响喀什平原地区浮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基本上是一致的,分别是日平均风速、日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地-气温差及气压日较差5个因子。各因子对浮尘出现日数的影响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在春、秋、冬三季浮尘天气的发生受气温日较差和日相对湿度的影响显著;气温日较差越大,相对湿度越大,越不易发生浮尘天气。夏季动力因子占主导地位,日平均风速为主要因子。在秋、冬两季冷高气压对浮尘天气的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晓媛 《科技信息》2011,(16):I0034-I0035
艾比湖周边广泛分布着湖滨沙地化生物与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灌丛沙堆。灌丛沙堆被吹扬继而沙堆与流沙相间分布是土地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环节,灌丛沙堆在半干旱草原和稀树草原的沙漠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沙漠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沙漠灌丛大范围取代草原的过程。本文尝试以点线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艾比湖周边典型样方内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植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实测和采样分析,以SuperMap为工作平台,对艾比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结合研究区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相关实验结果对艾比湖周边灌丛沙堆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气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污染原因,寻求解决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尘污染来源,寻找各种无组织排放源问题,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工业和交通排放源,剖析其污染危害,在政策法规层面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塔中石油基地沙尘天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中石油基地1997-2005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塔中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夏两个季节。塔中沙尘天气近9a总的趋势是整体平稳,变化幅度不大,沙尘暴的日数减少,浮尘和扬沙日数有所增加。沙尘天气与气温、降水、蒸发量、季风等气象要索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可分为沙尘暴、浮尘和扬沙3种类型。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前后的污染物类型和质量浓度ρ有明显的差异,属2类不同性质的污染。在沙尘天气发生之前,大气中SO2,NO2等气态污染物的ρ往往较高,在大气逆温的情况下污染尤其严重,并且与颗粒物的ρ相关性较好;随着沙尘天气的爆发,颗粒物的ρ骤然增加,但伴随沙尘天气出现的大风使SO2,NO2等污染物的ρ显著下降,大气污染转变为由降尘过程造成的相对单一的颗粒物污染,属典型的沙尘污染。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艾比湖地区荒漠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荒漠化问题突出的艾比湖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2004年遥感TM影像,通过ERDAS软件处理,再运用GIS分析手段,综合土地利用图、地形图和其他资料形成艾比湖地区的荒漠化现状图.结果显示,艾比湖地区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比例为未荒漠化占12.39%,微度荒漠化占12.56%,轻度荒漠化占24.87%,中度荒漠化占27.95%,重度荒漠化占22.23%.由于治理有方及降水有所增加,最近荒漠化速度有所放缓,但任务还很繁重.总之,荒漠化发展的原因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运城市13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对1961—2001年运城的沙尘天气气候特征和沙尘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的沙尘天气中,浮尘最多,占66%;扬沙次之,占32%;沙尘暴最少,占2%。风沙多发生在春季,冬季次之,夏季最少。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沙尘天气多,80年代至90年代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沙尘暴是与风沙活动、土地沙漠化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种发生在沙漠及其邻近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是高速运行气流即大风与干燥裸露地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是干旱与沙漠化气候环境的产物。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 ,尤以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广泛。它的发生、发展除与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自然因素有关外 ,人类大量开垦农田、放牧、樵采、过渡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及进行各种工矿、交通建设等活动 ,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层 ,使表土裸露直接遭受风力侵蚀作用 ,既加速了沙漠化土地的扩展 ,也扩大了沙尘源 ,使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大为增加。为此 ,本文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范围、运移路径、形成原因和危害表现 ,并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和USLE模型的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全世界都关心的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巢湖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水华现象引起多方重视,对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估对于环境保护战略与土地规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IS平台,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来评估巢湖流域14县/区2000年到2010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巢湖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金安区、舒城县、居巢区以及含山县的丘陵地区,即杭埠河-丰乐河流域、裕溪河流域与柘皋河流域的上游地区;(2)从2000年到2010年,土壤微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巢湖流域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0.5%、0.05%、0.21%和0.23%,而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区域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0.98%和0.01%,总体呈现土壤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区域向轻、中度侵蚀转移的趋势。(3)植被覆盖度变化是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分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总体上,2000~2010年研究区由于植被覆盖度的波动性增加呈现土壤侵蚀分级波动性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沙尘条件下输电线路容易发生闪络和跳闸事故.为了研究不同沙尘环境参数对输电线路外绝缘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能够调节沙尘天气强度、风沙流风速、沙尘含盐比、粒径和沙尘荷电量的沙尘环境模拟系统,利用额定电压为2400 kV的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标准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在青海塔拉地区(海拔3000 m)对1、2、3 m间隙距离的棒-棒、棒-板长空气间隙进行正极性放电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和沙尘混合作用下,间隙的50%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降低,且下降幅度随着间隙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沙尘环境对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Ebinur Lake region was described as a “Green Labyrinth” in “Xinjiang Map Records: Records of Rivers” published in 1910, however,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have been seriously degenerated due to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recent 40 years. A dried-up lake basin with an area of 107.4 km2 forms in its northwestern part, is covered by unconsolidated silt deposit without veget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ust sources of dust weathers in north Xinjiang, and the dust with an annual amount of 4.8×106 t is blown out of the region by strong winds from the Alataw mountain-gap where there are 164 days occurring strong winds in a year. The rational water area and inflow of the Ebinur Lake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y in the lake region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wind erosion in the dried-up lake basin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water balance equ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nular composition of deposit in the dried-up lake basin and the dust weathers, and the ecological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are monitor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water area of the Ebinur Lake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y in the lake region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wind erosion in the dried-up lake basin should be 800 km2 at least, and the annual volume of surface runoff and groundwater recharging the lake should be over 7.92×108 m3.  相似文献   

16.
沙尘不仅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也会污染大气环境,影响气象、气候和人体健康。为了探讨沙尘天气对内蒙古草原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综合利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观测数据,研究了沙尘天气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沙尘天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利用MODIS(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可以实现沙尘活动的遥感监测,结果与基于地面观测发生规律一致;并得到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AOD(aerosol optical depth)产品验证。沙尘天气引起草原城市能见度下降,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主要由颗粒物的增加引起;但伴随沙尘天气的大风使CO、NO_2、SO_2等污染物浓度下降,具有清除人为源所排放污染物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CLIMATE SYSTEM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LAND SURFACE FEATURE INDUCED BY NATURE OR HUMAN ACTIVITY. 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OF LAND SURFACE TYPES ARE ABLE TO CAUSE AN ANISOTROPIC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CHARACTER AT LAND SURFACE, LEADI…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灰关联理论 ,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以巢湖流域为个案 ,构建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出了评价标准的级别划分 ,利用所建模型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 ,灰关联评价模型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各评价要素及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可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区域环境质量比较 ,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鄱阳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技术、修正Costanza方法定量计算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地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05年、2010年、2013年全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别为3 935.94亿元、5 855.94亿元、7 215.37亿元,其中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而水域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2)各子流域中赣江流域的生态价值最高,其次是鄱阳湖区,而饶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各流域内上中下游的生态价值分布特征也各有不同; 3)鄱阳湖流域生态价值空间分布出现明显的不均衡性,鄱阳湖及附近区域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各流域之间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则是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