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的那些与人类美感相一致的原则以及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的伟大实践,无疑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觉,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体验。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和闻释,毛泽东思想具有内容广傅、思想深邃的壮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美;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的崇高美;与时俱进、男于开拓的创新美以及语言朴实、风豪放的个性美(朴实美)。  相似文献   

2.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美实际上是一种女性的装饰美,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女性的头饰、服饰及闺房之中,并且带有一种模式化、类型化。这种模式化装饰美的出现与词作形成的场环境和时人的审美标准以及词的发展有关。装饰美所具有的审美特征给予了温词女性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程雅倩  王芳 《科技资讯》2014,(13):253-254
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具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美感,具体体现在硬件方面包括图书馆的建筑位置,图书馆的建筑的外部及内部构造,图书书刊的外观和内在美等;软件方面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美与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美等。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的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感是人对美的一种主观体验。美感过程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感受、体悟、认识过程。无论艺术美感.还是科学美感,都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科学美感指人们在科学领域里,在客观对象审美属性刺激下所产生的以情感愉悦为主调,同时伴随着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经典热力学的发展、经典热力学的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分析其所蕴含的科学美感,在理论公式、定律、定理及物理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其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内涵美,并论述了热力学的审美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哲学和心理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文艺朴素美,认为朴素美不仅仅是语言形式问题,而是一种健康的美感和审美趣味,乃至成为一种进步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游猎民族鄂伦春创造了桦树皮艺术,鄂伦春独特的文化孕育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形成了鄂伦春桦树皮特有的美感风格.鄂伦春的榫树皮艺术具有拙朴自然美、精巧细致美、象征美、经典美等美感.  相似文献   

8.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说:"语文教学过程要比较生动美好,比较有文气和比较雅致;要诗意策划,即充分地考虑与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中层次的美、活动的美和细节的美,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所酝酿的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9.
工艺美术创作往往以美的形象、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画亦是如此。山水画是人们依照大自然的山水奇美秀丽为基础而创作成的,给予人们无限的美感。然而,陶瓷山水画不仅将山水画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加入了陶瓷这一特色,使之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装饰性。如今陶瓷山水画的创作更加需要借鉴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手法,结合陶瓷装饰的工艺特点使其美感和装饰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伍荣  黄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9,(21):122-122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它又能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才能更深刻地体会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本文从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等三方面,阐述了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达县师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等方面作了阐述,并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13.
从多角度论述了体育与美学的关系 ,以及在体育中所表现的现实美和艺术美 .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美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从建立审美观点到感受美、欣赏美 ,最后去创造美 .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从事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这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他人和媒体很少使用"与时俱进"一语的情况下,孙起孟较早较多地使用了它,具体可分为3类:一是用于评价人物,二是用于评价组织,三是用于评价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美及模糊特征阐明了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并运用接受美学理论论证了诗词翻译的可行性及诗词翻译的策略:译文应为读者留有想象空间,并力求使翻译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文从三方面回顾这一过程,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圣托马斯·阿奎那以经院美学独有的系统性、理性、缜密具体性、操作应用性的理论特色创造地总结了西方古代美学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已经具有了近代美学的诸多因素,是近代美学的开创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了"共同富裕和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俄罗斯走资本主义道路出现了两极分化,二者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