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回顾我国已有运动心理学测量计算机化尝试的基础上,结合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ienna Test System)若干分测验的理论构想与技术路线,探讨了心理测试的计算机化在今后运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如何对客观现实作出反应的一门科学.客观现实中的各种对象统称为“刺激”,而由它引起的心理活动称为“反应”.心理学企图通过控制一定的试验条件,把外界刺激作成可测的系列变量,进而测量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变化.实验表明,在刺激变量和心理反应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心理变量有了适当的测试手段之后,这种关  相似文献   

3.
人的个体心理发育恰似种系进化的缩影,从幼小到成人,其心理活动的内容、结构和形式渐渐地由简单、贫乏和单调变得越来越复杂、丰富和多样化。为此,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活动便表现出不同特征。心理活动在个体发育方面的这种性质,被心理学称为心理的年龄特征。心理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是构成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两  相似文献   

4.
喻丰  彭凯平  郑先隽 《科学通报》2015,(Z1):520-533
实验方法使得心理学思想成为了心理学学科,并以此建构起了西化的科学心理学体系.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科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面临又一次的变革.大数据方法的特性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认识论特征不谋而合,这给予了中国心理学摆脱西化影响,并重构中国化心理学学科体系以机遇.我们认为,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遵循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构建原则.从研究文化与精神的心理表征,到社会生活情境的制约影响,再到个体的知、行、情、理、德的身心体验.真正达到孔德所描述的人类最后科学的境界,即"具有社会特性的生物个体在文化情境中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中国的心理学.而在这种新的理论体系之下,以大数据为根本研究范式的中国心理学将会超越传统心理学中样本—总体、个体—规律、情境—实验、数据—行为的二维争辩特性,创建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某发电厂220 kV升压站的一起违章事故案例,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安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事故责任者的违章操作进行心理分析,揭示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研究人的操作行为对安全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得出心理学在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某发电厂220 kV升压站的一起违章事故案例,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安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事故责任者的违章操作进行心理分析,揭示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研究人的操作行为对安全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得出心理学在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陈大柔 《科学通报》1958,3(7):222-222
中国心理学会于1958年3月1日—4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議首先进行了两天的科学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心理学专家及心理学工作者70余人。报告会第一天是关于訪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心理学的报告,共有四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心理学概况”(潘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知觉心理学研究”(龙叔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吳江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劳动心理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正>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在政府、公共事业、商业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成功案例层出不穷.真实、准确、及时的大数据样本也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拓宽和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心理学研究的预测力和控制力.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身大数据的洪流,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创建了"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并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国人心理地图"、蔡华俭研究员创建了"云端心理  相似文献   

9.
陈大柔 《科学通报》1962,7(4):43-43
2月20—28日,中国心理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教育心理专业会议。参加者有16个省、市、自治区心理学会的代表及北京市心理学、教育和保育工作者共200余人。会议收到有关论文资料共102篇,在会上报告的有11篇。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在题为“关于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中,总结了最近三四年来心理学工作者配合中小学教学改革工作,在教育心理学(其中包括儿童心理学的一部分)的研究上已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陈大柔 《科学通报》1957,2(2):55-5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已于1956年12月2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它是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原有的基础上与南京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合并扩建而成的,由潘菽任所长,曹日昌、丁瓚任副所长。同时还成立了所的学术委員会。原来的心理研究窒是在1952年建立的。5年来曾经作了下列4方面的工作:(1)在發生心理学方面,对动物条件反射的远近差交替分化法、动物高級神經  相似文献   

11.
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灰认识,提出了包括(1)脑部边缘系统大小的变化速率(CRCDS),(2)脑组织充量(BFCT),(3)智商(IQ),(4)学习能力诊断测验(CTL),(5)情绪稳定性(MS),(6)适应性(AA),(7)刺激反应(RS),(8)自我控制能力(SCC)等8个主要指标的心理主人诊断指标体系,建立了心理健康主人诊断的灰色聚类模型并编制了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2.
童辰 《科学之友》2009,(8):99-101
人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应具备多种心理因素,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欣赏心理能力和多种欣赏心理动力。只有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欣赏心理结构,才能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审美效果以及心灵愉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的作用,于2009年1—12月对100例产妇进行产前实施心理干预,与未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进行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前均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干预可减轻产妇负性心理,但对病理性人格问题无明显作用;产后(3d)仍有较低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随产褥期身体恢复而好转,但需家庭和社会的继续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武绛玲 《科学之友》2007,(8B):115-116
从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隐患防范的意义着手,阐述了高校学生主要的心理疾病隐患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笔者自己的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隐患的防范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范龙 《科学之友》2008,(3):94-95
文章从教学、训练的角度对射击的心理调节及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警察院校的射击心理训练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隐患的防范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隐患防范的意义着手,阐述了高校学生主要的心理疾病隐患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笔者自己的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隐患的防范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学校应通过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咨询等方面帮助大学生远离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8.
指出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着综合素质的高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薛晓波 《科学之友》2009,(12):79-80
文章从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现状,探讨目前高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构高校学生管理心理契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各种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健康的赛前心理状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