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双层板结构隔声性能的分析,很少有对比不同加筋双层板和空腔双层板隔声性能差别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夹层为空腔的双层板隔声特性,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选用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夹层分别为波纹加筋板和正交加筋板的双层板结构进行隔声特性的分析。对波纹加筋双层板分析时,对比了“全耦合模型”、“声透明模型”和“无内部声腔模型”三种模型隔声曲线的区别。结果表明,三种模型计算的隔声曲线吻合很好,因而可以用“无内部声腔模型”计算。通过对比空腔、波纹加筋和正交加筋双层板的隔声曲线,发现内部加筋对双层板的隔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了声桥对双层板隔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桥刚度越大,在频率低时,能抑制两板的共振,增加隔声量,而在频率高时,反而会降低板结构的隔声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层板结构隔声性能的分析,很少有对比不同加筋双层板和空腔双层板隔声性能差别的。首先分析了夹层为空腔的双层板隔声特性。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选用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夹层分别为波纹加筋板和正交加筋板的双层板结构进行隔声特性的分析。对波纹加筋双层板分析时,对比了"全耦合模型"、"声透明模型"和"无内部声腔模型"三种模型隔声曲线的区别。结果表明,三种模型计算的隔声曲线吻合很好;因而可以用"无内部声腔模型"计算。通过对比空腔、波纹加筋和正交加筋双层板的隔声曲线,发现内部加筋对双层板的隔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了声桥对双层板隔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桥刚度越大,在频率低时,能抑制两板的共振,增加隔声量;而在频率高时,反而会降低板结构的隔声量。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褶皱芯材的结构及其隔声原理,并就褶皱芯材的隔声特性实验研究进行了说明,包括实验所用的试件和仪器、测试的内容、条件和实验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后,得出若干结论,所得的结论与隔声原理预测的趋势一致。据此提出了一种构造轻质宽带隔声声屏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方晶格型声子晶体结构的波矢调制特性的声屏障设计机理.该声屏障能够以极低的反射率将入射声波导引至内部,并在相对于原有的传播方向偏移一定距离后出射,从而产生局部的声静区.由于该机理不依赖于粘滞吸收效应或负的等效声学参数,因而可保证出射声波的强度及波形均与入射声波相近,使得所设计的声屏障能够在隔声的同时有效地将入射声能量导引至预设的位置进行吸收或进一步利用,并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数值计算结果证明在7750~10000Hz频率范围内均有35dB左右以上的隔声量,最大隔声量可达50dB.此外,区别于传统重墙隔声,声子晶体薄板在隔声时未导致背景媒质的阻断,留有与声波波长同尺度的间隙.这些特性对于在实际隔声问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中墙角节点的场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了其声透射系数和隔声量。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介绍了节点隔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T型建筑节点广泛存在于房间的墙体之间、墙体与楼板之间。其声传递的机理与墙(楼)板中的不同。因此对其声透射的计算是预测建筑结构及侧向传声的关键之一,本文研究了T型节点的声传递的机理和实验测试方法,进而探讨如何改善节点隔声的途径。即通过调整组成T型节点的板的厚度比,以获得理想的隔声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声子晶体理论设计并制备了高速公路绿化带模拟试样。对模拟试样进行了隔声性能试验测定,重点研究二维声子晶体的拓扑结构/矩阵类型、填充率、矩阵走向等因素对其隔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树干试样隔声性能优于模拟树枝和模拟树叶试样;声子晶体填充率越大,其隔声性能越好;试件厚度对试件隔音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祖纬 《甘肃科技》2009,25(15):126-128
言语声学研究对录音室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隔音室声学要求,以隔声量、吸声系数、混响时间等为主要建声指标,对装配式隔声套房录音室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套房构建进行了详细说明,能够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直线比例法是计算建筑物基底渗透压力的一种简便的近似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透水层深度对渗流的影响,用它直接求渗流量将导致很大的误差,特别是在透水层无限深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本文对用直线比例法如何计算渗流量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求渗流量的计算公式,并借助流网导出换算系数m′的计算公式,通过十多个算例,与其它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本文提出的计算渗流量的近似法,公式简单,计算方便,能快速估算渗流量,它适用于均质透水层恒定平面的有压渗流。与其它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精度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墙体共振和房间共振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对住宅的低频隔声问题进行研究。对比实验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相符。并且,声源室与受声室的体积以及两房间是否对称,皆对房间的隔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边坡的稳定系数的含义对求解边坡下滑力的计算方法及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列举了三种不同边坡的稳定系数的定义,并基于该三种定义分析了与之相应的三种边坡下滑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的对比分析认为,第三种计算方法是合理、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层墙隔声和多孔吸收原理,结合储粮害虫活动声的特征,设计了一种体积为6m^3的隔声室.该隔声室利用胶合板作为双层墙壁材料,两墙壁间距离为0.08cm,外墙壁均匀穿孔,孔径为1mm,间距为1.5cm,并在支撑物上加垫较硬吸声材料组成准双重穿孔隔声结构.实验表明,在125~2000Hz的频带范围内,隔声室能均匀隔离环境噪声,平均隔声量为22dB,可满足储粮害虫活动声的频率范围和声压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居声环境调查与隔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交通和工业的发展使城市居住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人居声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住宅隔声能力是人居声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该文针对城市住宅轻质墙的普遍使用而存在的隔声问题,分析优化复合轻质墙隔声性能的原理,通过实验对比提出合理的住宅轻质墙隔声构造方案,阐述提高轻质墙隔声性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二维声学边界无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选型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15.
排气噪声是后置柴油机客车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部件,用一维声学边界元法建立消声器的降噪模型,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量,边界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客车行驶噪声测试结果吻合很好,证明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消声器计算或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消声器外包隔声材料在全频程有降噪效果,1kHz以上高频段降噪效果更好,可预见较低的声穿透系数的双层消声器有可观的降噪潜力,应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位于屋顶的微波塔在 3种情况下计算的风振系数 ,一种是规范方法 ,另一种是按理论方法不考虑钢塔与塔座的共同作用 ,第三种是按理论方法考虑钢塔与塔座的共同作用 ,对三者进行了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在一般情况下 ,用规范方法计算的风振系数比按理论公式计算的风振系数要大 ,因此用此风振系数计算的钢塔内力是偏大的。有大的集中质量 (平台、天线等 )处 ,应根据实际情况 ,把用规范方法计算的风振系数适当增大 ,以符合实际情况。按理论公式计算的风振系数在考虑塔座和钢塔共同作用与不考虑塔座和钢塔共同作用情况下两者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7.
冯澎  易泰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0):1031-1032,1040
讨论了强激光场下单壁纳米管的声子增益效应. 采用含时微扰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声子占据数随时间的变化率(声子增益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在强激光场下纳米管中的声子占据数随时间非线性增加,增益系数与温度和激光场强都有关系. 随着温度升高,声子增益系数迅速减小;在确定的温度情况下,激光场强越强,声子增益效应越明显,并对这个现象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面向高温环境应用的微纳传感器在燃气轮机健康监控、地热井环境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AlN薄膜和α-SiC衬底的声表面波谐振器,讨论了谐振器的应变敏感性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场-波速关系计算谐振器应变敏感系数的方法。采用微纳米加工工艺加工了谐振器,并进行了材料表征。测量了谐振器的应变敏系数:具有1.5μm厚AlN压电薄膜的AlN/α-SiC基声表面波谐振器在298K下应变敏感系数为0.515×10-6/με,与计算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对声表面波器件频率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方法,以JCL切型石英晶体为例计算的频温系数与实验验证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室内噪声的特点和隔声基本理论,并结合国内学术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现有不同玻璃产品(单层玻璃、中空玻璃、夹层复合玻璃和真空玻璃)的隔声特性与相关专利的效果;进一步从材料阻尼特征和声音能量的角度,引出和讨论了材料阻尼性和声学参数(隔声量、吸声系数和声损耗系数)的关联性问题;最后,对中低频噪声隔声玻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