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取未漂和漂白硫酸盐浆进行浆料复配和纤维回用实验,考察木素含量和纤维回用次数对漆酶处理改善纸浆性能的影响.漆酶处理后复配浆的强度性能提高,尤其湿强度提高明显,随着漂白浆比例的增加,浆中木素含量减少,经漆酶处理后纸浆强度增幅逐渐降低.漆酶处理后未漂浆的湿抗张指数提高33.45%,当漂白浆含量为40%时湿强的增幅减小为2.72%,说明适宜的木素含量是漆酶催化提高纸浆强度的必要条件.回用浆经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得到改善,但随着纤维回用次数的增加,漆酶增强幅度呈降低趋势.纤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回用过程中纤维长度和宽度降低,针叶木细小纤维含量略有减少,阔叶木细小纤维含量变化与此相反,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检测说明漆酶处理后纸浆纤维间产生"黏合"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NS51003漆酶对美国旧瓦愣纸箱(AOCC)浆进行生物酶改性,研究了漆酶用量对AOCC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即:浆料浓度5%;pH7;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h;通空气时,漆酶最佳用量为16U/g。同时还发现,漆酶处理过程中加入介体(丁香酸甲酯MS)后,与单独用漆酶处理相比,AOCC浆的湿抗张强度和湿环压强度均得到进一步的明显提高,这说明介体MS对促进漆酶处理AOCC浆有显著的效果。对漆酶处理和空白的浆样与手抄片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过漆酶处理后,纤维表面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漆酶/介体系统对马尾松TMP打浆性能及纤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漆酶处理对未漂马尾松热磨机械浆打浆性能及纤维形态的影响,发现:漆酶处理能够使未漂马尾松热磨机械浆纤维的胞间层甚至初生壁产生剥蚀,纤维表面木素减少,暴露出更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层结构,纤维更容易吸水润胀,结构更加疏松,更容易分丝帚化,同时在打浆过程中纤维的切断现象也减少;漆酶处理能较大幅度提高浆料的成纸强度,其裂断长、撕裂指数分别提高37.30%和47.33%,松厚度下降20.33%,并使动态接触角下降.结果表明,马尾松热磨机械浆纤维的漆酶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式,能够降低打浆能耗,改善打浆效果,提高纸页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4.
纸浆中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原料、处理设备、生产用水和所添加的化学药品,其中,过渡金属离子如Cu^2+、Fe^3+、Mn^2+等会直接影响未漂浆白度,同时在纸浆氧漂过程中会催化自由基反应,导致碳水化合物降解,降低漂浆强度和粘度。Mg^2+等碱土金属离子对碳水化合物具有保护作用,但也会稳定木素,对纸浆进行漂前预处理可以控制过渡金属离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纸浆的酶生物漂白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白腐菌(Whiterotbasidiomycetefungus)产生的降解木素的三种酶类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Lip)(EC.1.11.1.14)]、锰过氧化物酶[(Mn-peroxidase,MnP)(EC.1.11.1.13)]和漆酶[(Laccase,Lac)(EC.1.10.3.2)]及黑曲霉(A.niger)产生降解半纤维素的聚木糖酶[(Xylanase)(EC.3.2.1.4)]和桉木(Eucalyptus)硫酸盐浆作用,结果显示,酶处理能降低纸浆的卡伯值(Kappavalue),提高白度,而对粘度降低较少.GC和FTIR分析表明,经酶处理后,纸浆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因减少,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降低,按木KP浆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LCC)的木素-阿拉伯糖基及木素-木糖基结合键断裂,并活化木素分子的芳香环结构,促进木素的溶出,提高了纸浆的白度和可漂性.生物漂白废液的污染负荷降低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纸浆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KP浆和AS AQ浆的未漂浆和漂白浆的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龄对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 AQ浆的物理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日本落叶松KP未漂浆的物理性能接近针叶木硫酸盐未漂浆国家标准B等,漂白浆的强度达到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日本落叶松AS AQ浆(包括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物理性能达到了亚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浆的抗张指数、裂断长、耐折度和耐破指数都要好于KP浆,但是在撕裂指数上KP浆要优于AS AQ浆。  相似文献   

7.
采用漆酶处理国产旧瓦楞纸箱(LOCC)原料增加纸浆强度,对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成纸纤维表面的形态差异,并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Fiber-Tester)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浆料中纤维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4 U/g(相对于绝干浆),pH 6.0,温度45,℃,浆浓3%,通空气条件下反应2,h.漆酶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1.5%,湿抗张指数提高12.2%,干环压指数提高7.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0.6%;漆酶/白水体系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0.0%,湿抗张指数提高27.0%,干环压指数提高10.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4.9%.经过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纤维形态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而经过漆酶/白水体系处理后的纤维间产生更多的连接膜,纤维的粗度由空白试样的136.7 mg/m提高至140.6 mg/m.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浆残余木素在漆酶/介体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木硫酸盐浆(EMCC浆)用漆酶/介体(N-羟基-N-乙酰苯胺)体系(LMS)进行处理。采用GPC、FTIR和2D^13C-^1H-NMR技术分析了原浆木素、LMS处理过的浆中残余木素以及E段废液中分离出来的木素,并在碱性条件下用硝基苯氧化上述木素。实验结果表明,LMS处理后桉木EMCC浆中残余木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非缩合的木素结构单元被降解。NMR研究结果表明,LMS处理的浆中木素和E段废液木素的β-O-4和β-5结构消失,紫丁香基结构的信号大大减弱,而木素中二苯乙烯结构、二苯甲烷结构和非酚型的5-5‘结构在LMS生物处理时比较稳定,难于降解。LMS处理时木素发生α-位羟基的氧化产生α-羰基,并在其后的碱处理段被降解成小分子量的碎片。纸浆残余木素经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发生一定的苯环开环作用,使木素的羧基增加。  相似文献   

9.
周毅 《汕头科技》2005,(1):43-50
利用从白腐菌(Panus conchatus)产生的酶液中分离纯化出漆酶(Laccase)。在一种新的介体NHA的存在下构成L/MS系统(Laccase—Mediator System)进行尾叶桉浆生物漂白。通过对尾叶桉进行深化脱木素的改良连续蒸煮(EMCC),结果表明,L/MS系统生物漂白的最佳条件为:漆酶用量为2.5U/g纸浆,NHA用量为1%/g纸浆,最适pH=6.0,酶处理时间为8小时,反应温度为50℃,并通氧气。  相似文献   

10.
漆酶处理能够使未漂马尾松热磨机械浆(TMP)纤维的胞间层甚至初生壁产生剥蚀,暴露出更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层结构,纤维更容易吸水润涨,纤维结构更加疏松,纤维更加柔软并容易分丝帚化,同时在打浆过程中纤维的切断现象也减少。漆酶处理能较大幅度提高浆料的成纸强度,其裂断长、撕裂指数分别提高37.30%和47.33%,松厚度下降20.33%,并使动态接触角下降。马尾松TMP纤维的漆酶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式,能够降低打浆能耗,改善打浆效果,提高纸页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1.
蔗渣浆的全无氯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蔗渣浆采用过氧化氢强化的氧脱木素(OP)-螯合预处理(Q)-压力过氧化氢漂白(PO)的短序漂白,探讨了将蔗渣浆漂至82%ISO和用非硅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剂代替硅酸钠用于过氧化氢漂白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非硅过氧化氢稳定剂PP-1与PP-2耐高温、耐高压,可用于压力过氧化氢漂白.OP段氢氧化钠用量为2.0%(相对于绝干浆质量,下同)、过氧化氢用量为0.5%,PO段过氧化氢用量为3.0%、PP-1用量为0.1%、PP-2用量为0.5%时,蔗渣浆采用OPQPO流程漂白后,浆的白度可达到85%ISO.而且OPQPO从根本上消除了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产生;经测定,漂白废水属于可生物降解废水.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对谷壳进行了漂白,按3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漂白试验,详细讨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及影响漂白效果的各种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桉木硫酸盐浆H2O2强化的氧脱木素效果;研究KMnO4和螯合物对桉木硫酸盐氧漂浆H2O2漂白的改善效果,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及各种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氧脱木素过程中加入少量的H2O2,就能起到很好的强化效果;氧漂浆在KMnO4的预处理、DTPA处理后再经过H2O2漂白,可使KP法桉木浆白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把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的测量应用于浮选法的矿浆浓度测量,它能适时测出浓度并进行过程控制。它是利用一个高速上升的调制波去推动超声换能器,获得测量信号,并进行温度补偿。  相似文献   

15.
纸浆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分析了有关宾汉流体的计算及湍流两相流的现状,在k-ε湍流模型和使用壁面函数法处理近壁区问题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些合理的假设,建立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处理纸浆纤维悬浮液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作者通过对直圆管中纸浆纤维悬浮液两相端流的模拟,证明了流核区的存在(r/R=0-0.2)。由纤维相和液相的速度分布,说明了滑移扩散连续介质模型的正确性,将不同初始湍流强度进行比较,可进一步解释有关“阻力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介绍预处理降低未漂浆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含量和在漂白过程中添加助剂控制自由基、保护碳水化合物的途径,以便达到提高漂白选择性,改善漂白效果,降低漂白废水污染等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的漂白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强大压力下,许多国均在努力寻找无(少)污染的漂白方法和药品。作者介绍了对环境友好性漂白方法的种类、特点、原理及工艺,论述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越南甜竹为研究对象,经KP法蒸煮后,进行 DEpQP漂白,系统分析了其制浆漂白性能。KP法蒸煮适宜工艺条件为:碱(NaOH计)、硫、AQ质量分数分别为22%、20%、0.1%,液比为1∶4,最高温度为170℃,保温时间120min. 蒸煮结果为:粗浆得率381%, Kappa值1847,白度2525%(ISO)。采用单因素法研究DEpQP漂白中D段ClO2、Ep段H2O2、P段H2O2的最佳用量,漂白结果为:卡伯值114,白度 7932%(ISO),黏度9314mL/g.  相似文献   

19.
对烧碱-蒽醌(Soda-AQ)法蔗渣浆分别进行了螯合预处理(Q)和常压过氧化氢(P)、压力过氧化氢(PO)漂白的研究,探讨了单段PO漂白蔗渣浆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O漂白蔗渣浆优化的漂白条件为漂白温度100℃、时间80min、压力0.6MPa、NaOH用量0.4%.PO漂白浆的白度较高,达84.0%ISO,特性黏度为825.3mL/g,比QP漂白浆的白度高9.9%ISO;PO漂白浆的物理强度性能也较好,浆料的抗张指数为66.67N.m/g,撕裂指数为9.34mN.m2/g,耐破指数为4.31 kPa.m2/g,耐折度为39次.PO漂白废水的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及色度较低,漂白废水可全部逆流回用,大大减少了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