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初至中叶,在中国浙南的温州地区,先后孕育和涌现了为数众多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温州因此被人们美称为"数学家之乡".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中引人瞩目的事件,也是近代国际数学史上一种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么多美国研究机构的一个分水岭,也是美国发展应用数学的分水岭。在战前,大多数的数学家把应用数学视为第二流的脑力劳动,把应用数学家视为二等公民。尽管两位带头的美国数学家白科夫和维纳是卓越的应用数学家,他们在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没有一个数学家可以回答"数学是什么",这正是数学一个尚未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语 《科学之友》2005,(6):38-38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  相似文献   

6.
傅海伦 《自然杂志》2004,26(3):170-173
以"勾股圆方图注"、"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刘徽原理"、"依条段求之"为例,论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证明,凸显其独特优势和价值,并集中反映了数学家对数学对象构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弄清数学理论评价的标准对弄清其它理论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历史上数学家对单个理论的评价标准作了考察,揭示了数学理论评价标准的演化过程和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家在评价数学理论时所持的具体不同的标准。其次,作者认为历史上数学家往往只是谈论单个理论的评价问题,而实际上他们在评价理论时,常常要涉及到理论系列的评价问题,本文分“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理论系列二种情况,具体分析了数学家在这种理论系列评价时所持的标准。再次,作者认为历史上的数学家往往言明自己只持一种评价标准,而实际上他们在评价理论时,常常要辅以其他几种标准综合考虑。作者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理论的“结构—功能”综合评价标准的框架,认为自古以来数学家在评价一个数学理论时往往要从数学理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个方面着手综合考察,然后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家既要考虑到单个理论的本身,又要考虑到与其他理论系列的比较;既要考虑到数学理论的基础(即结构问题)又要考虑到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8.
汪晓勤 《科学》2003,55(6):58-60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数学家本人也可能是诗人,数学家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诗歌,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歌颂数学家的业绩,诗歌中融入了数学的概念或意象,等等.自然,第一种情形乃是数学教育史研究中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奥赛不该变数学奥校院士批评奥校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日召开的"数学是什么"的少年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阐述了自己对奥校的看法. "重点学校对数学奥赛的重视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表妹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可她的作业中就有涉及鸡兔同笼的问题."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高中生的提问,引来场下一片惊讶之声.  相似文献   

10.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非议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相似文献   

11.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凡业绩,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经历告诉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过数学考试,你仍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如果我说一位造诣精深的数学家从小讨厌考试,你也许并不诧异,可我要接着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屡屡不合格,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这怎么可能呢?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令人难  相似文献   

12.
曾甘霖 《自然杂志》2015,37(5):392-396
马丁·加德纳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科普大师,他在数学界的地位独一无二。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让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他主持《科学美国人》的"数学游戏"栏目,并使其成为该杂志的"招牌产品";他善于利用公众对魔术的兴趣传播数学知识,魔术在他那里是一种用来数学科普的工具和手段;他还善于运用数学的手段破除人们对数字的种种迷信。他在数学科普领域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数学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现代社会中,因为科学技术的进展,和社会组织的日趋复杂,数学便成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也引起了许多新的数学问题。从几千年的数学史来看,当前是数学的黄金时代。工作者的人数是空前的:可以说,健在的数学家的人数超过了历史上出现过的数学家人数的总和。国家社  相似文献   

14.
米纳·里斯系美国一位女应用数学家。此文以回忆录形式叙述美国数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战争服务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战争对数学发展的促进,可作为数学史读,也可供我国数学家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与诗     
茹可夫斯基说过,数学中有像诗画那样美丽的境界。那末让我们来看看数学家和诗人是怎样各自描述他们自己和他们所钟爱的事业的。下面这一组英文填充题,要填的不外乎。mathematics(数学)、mathematician(数学家)等,或poetry(诗)、poem(诗)、poet(诗人)。原句均是著名数学家和著名诗人的名言。可能你会从这些人名判断出相应句子的空格中应填上什么。但建议你不妨换一个试试看,句子的意思是不是还很顺当。这能不能说明数学与诗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呢?(填充答案在本期中找。)  相似文献   

16.
王善平 《科学》2002,54(4):59-60
今年8月在北京即将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学术界极具影响的盛会,届时在读者群中也会掀起一个小小的数学热.眼下,各大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数十种优秀数学传播读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数学比19世纪有哪些进展?对于非数学家来说,这是个难以搞清的问题;对于职业数学家,这也是个难以概括准确的问题.本世纪的数学发展迅速、分支林立,体系博大精深,远非一般人所能把握.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作了一项有益的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凭着自己对众多数学分支的通晓,把75年来数学的进展概括为22个主题,对我们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颇有借鉴意义.哈尔莫斯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曾给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当过几年助手.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遍历理论、代数逻辑、希尔伯特空间算子等等.《数学译林》1985年4期曾译出他的影响很大的论文《应用数学是坏数学》.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王国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中国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华氏定理数学大师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的多重积分近似计算方法在国愿上被誉为、“华—王方法”。苏氏锥面数学大师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外学者誉为“熊氏无穷级”。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张奠宙 《科学》2002,54(4):3-6
2002年8月20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热爱数学的公众,都会把目光投向北京.这一数学家的盛会,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行,又是21世纪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人们期待着国际数学合作将由此揭开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很多,著名的数学家也不少,但能获得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的数学家,截止到目前,全球仅有13位,而同时获得克雷福特奖的数学家,全世界只有两人:德利涅和丘成桐。对于刚刚获得沃尔夫奖的丘成桐而言,集这三项数学大奖于一身,再次证明了他是个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