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金华 《科技信息》2010,(24):I0312-I0313
50%虫螨腈·丁醚脲悬浮剂112.5克/公顷、187.5克/公顷、262.5克/公顷药后1天平均防效分别为43.77%、59.41%、65.15%,药效较差,药效缓慢,击倒速度不快;药后3天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05%、84.73%、88.93%;药后7天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53%、89.79%、93.71%,可看出其防治效果三天达到较高正常水平,且7天后防效仍较高,因此,持效期长达7天以上。采用DMRT法对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供试药剂中、高剂量处理间无差异,但二者与低剂量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是实现机械化采棉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 ,通过对脱落宝不同用量、不同配方试验 ,认为666.7m2 用脱落宝40克 +乙烯利90克脱叶效果最显著 ,施药后5 -10天的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00C以上。  相似文献   

3.
肥东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十强县,全县耕地面积9万公顷,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6万公顷,年产稻谷45万吨以上.2005年,在成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示范建设县后,肥东县按照"优良品种、节水栽培、测土施肥、丰产高效"等技术优化集成的实施方案,基本形成适合肥东油(麦)茬中稻种植的高产、高效的新技术体系.全县10个乡、镇的示范区全部达到9000千克/公顷的单产指标,较2002、2003、2004年平均单产(7161千克/公顷)增产1639千克/公顷,提高22.4%,超过了"每公顷增产1050千克、提高15%"的示范指标.  相似文献   

4.
1984—1985年5—7月我们对甘肃冷龙岭地区夏季5个鸟类群结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集鸟类43种,隶于4目、15科,其中雀形目鸟类占86%.混交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2.49.草甸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低,0.52;亚高山灌丛鸟类群落均匀性最高,0.883,草甸鸟类群落最低,0.474;现存生物量阔叶林鸟类群落最高,725.8克/公顷,混交林最低,142.9克/公顷.繁殖鸟群落多样性指数除与群落中种的多少,相依植物群落层次相关外,与环境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生态位的多样性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多效唑不同时期、浓度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进行了此试验。试验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控制马铃薯徒长、提高产量;使用的最佳时期是现蕾期、施药浓度为600ppm,每公顷用量450克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银杏施肥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为基本成分,以不同浓度按均匀设计法组成不同配方,对银杏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的植株进行施肥试验.测量植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量及计算年总生长量;每隔1个月采叶样分析营养成分;初步确定银杏幼苗的施肥模式为:尿素30克/株~60克/株,钙镁磷肥450克/株~1 200克/株,硫酸钾200克/株~320克/株,硫酸铜1.5克/株~4.5克/株,硫酸锌1.0克/株~4.5克/株,硼酸3.5克/株~4.0克/株;施肥时间在每年的6月份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
2012年Ecopart2ME棉花脱叶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Ecopart 2ME(吡草醚2%微乳剂)、54%脱吐隆、80%瑞脱龙不同处理的小区试验,在棉花吐絮率达到30%~40%时施药,得出脱叶及吐絮高峰期在药后7天左右。通过试验分析,农药产品Ecopart 2ME田间表现较为突出,能提高棉花脱叶率,促进棉铃提前吐絮,表现出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抚育技术对油松低效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优良绿化树种,由于面积大效益低,成了经营抚育的中的障碍。实践表明,修枝割灌同步运用抚育效果最好,5年后平均高比修枝、割灌高出0.35m,胸径分别高出0.6cm、1.3cm,蓄积量高出4.1m3、8m3,年蓄积生长量分别高出0.15m3、1.6m3。天然幼苗分别高出11株、64株;公顷株数达2500以上林分抚育时,选择每公顷1000株作为保留木密度,5年后平均高增长1.6m、胸径增长2.9cm、公顷蓄积增加17m3,公顷蓄积年生长量达3.4m3,天然幼苗增加90株/公顷。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脱叶及催熟效果小区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几种脱叶催熟剂的试验,从成本、效果比较,脱落宝30克+乙烯利70克和脱落宝20克+乙烯利100支的脱叶效果为88.45%和91.43%.吐絮率为72.60%和67.03%。  相似文献   

10.
通过膜下低压软管灌田间试验 ,该技术比常规地面灌溉节水2100m3/公顷 ;节水率40 %以上 ,技术成熟 ,节水节耗 ,社会、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氨水沉淀-化学蒸气沉积法制备Mn-Fe/ZSM-5催化剂,并考察其NH_3-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Mn-Fe/ZSM-5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低温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范围,在180~450℃的温度范围,NO的脱除率达到98%以上。在该催化剂上活性组分具有很好的分散度、较高的还原能力、较适中的酸性和较好的低温抗硫性,且活性组分Mn和Fe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在SO_2存在的条件下,Mn-Fe/ZSM-5催化剂的活性在240~45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抗硫性,NO的脱除率均高于98%.  相似文献   

12.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礼超  雷原琴 《贵州科学》1993,11(2):78-83,91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49%国产脱叶剂WP在棉花吐絮期促进棉花成熟脱叶,加快棉铃开裂吐絮的效果,为大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凤化煤加工制成的腐植酸系粒状离子交换剂处理氰化镀镉漂洗水中镉离子的中间试验,据运转平均数据,其工作吸镉量为38毫克/克交换剂;饱和吸镉量为70毫克/克交换剂;洗脱率为97%以上。本试验采用两柱串联全饱和交换流程。处理后出水中镉离子含量和化学耗氧量均符合国家排放要求。经用回收的镉配成的镀液,性能稳定,镀件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三正辛胺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过程 ,从萃取和反萃的 p H值、相比、有机相组成、澄清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表明 :用三正辛胺萃取钒时 ,其萃取率可达98%以上 ;而且易反萃 ,用 0 .5 M Na2 CO3反萃时 ,反萃率为 99.9%。经萃取后 ,浸出液中的钒可由每升几克富集到每升数十克以上 ,有利于后续的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6.
我省现有20多万公顷鱼塘.是城乡各地重要“菜篮子”,但鱼塘单产悬殊很大,凡鱼塘常年水深1米左右。年1/15公顷产为250公斤;水深1米半,1/15公顷产量为500公斤,水深2米以上,每1/15公顷产1000公斤,在这基础上加上微流水或其他机械增氧措施,则1/15公顷年可产1500公斤.目前,我省中低  相似文献   

17.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中籼稻是安徽水稻的重头戏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220万公顷左右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籼稻占80%以上,其中又以杂交中籼为主.尽管安徽杂交水稻面积较大,但水稻平均单产却相对较低,据报道,安徽粮食作物及小麦、甘薯、玉米、大豆的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唯有水稻低于全国平均亩产18.8千克.近年来徘徊在400千克左右,低于邻近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尤其2003年中稻抽穗灌浆期间遭受盛夏异常高温热害,全省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仅387千克,比全国的平均亩产468.16千克低17.34%.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全省21.33万公顷两系杂交中籼平均亩产却高达495千克,略低于全国两系稻507.75千克的水平.由此认为安徽水稻单产的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杂交中籼稻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地面利用小火箭有效地对云大量撒播介乙醛,我们设计了一种用 TNT 分散介乙醛的药桂。室内实验测定介乙醛的成冰阈温在-1℃左右。选取合适的配方压制以 TNT 为内芯,介乙醛在外层的药桂。爆炸试验表明:介乙醛产生的微粒数达12~(12)个/克,在-1℃~15℃范围内产生的冰晶数为10~7个/克~10~(10)个/克以上。对爆炸后收集的产物分析表明:介乙醛因燃烧或分介的损失量随 TNT 用量的加大而增加,而其保存量均在71%以上。贮存一年以上的介乙醛,其成冰能力降低一个量级左右。介乙醛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大白鼠用 Horn 氏法计算 L_D50为316毫克/公斤,95%的可信限为169~591毫克/公斤。为了对比起见,对 AgI 的成冰能力也作了爆炸试验,实验表明:在-5℃~13.5℃范围内,AgI 产生的冰晶数为10~6个/克~10~(10)个/克。将介乙醛与 AgI-NaI-丙酮溶液的成冰能力相比较,发现温度高于-6.5℃时,作为冷云催化剂来说,介乙醛比 Agl 要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解酸化+两段式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太原某制药公司中成药制药废水,设计水量600 t/d,进水水质COD<,cr>900 mg/L,BOD<,5> 450 mg/L,SS 100 mg/L.监测结果表明:处理后COD<,cr>,BOD<,5>与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2%,92.6%与82.3%,出水的各项指标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