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esupposition     
宿桂艳 《科技信息》2009,(16):119-120,123
Presuppos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ies of linguistics. Generally speaking, presuppos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m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introduce the projection of presupposi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emantics and that ofpragmatics. At last the author gets to the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tradictive.  相似文献   

2.
宋瑶  郭兰英 《科技信息》2008,(36):245-246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预设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概念。一般说来,预设可以被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本文概述了预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语义预设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征及分类。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广告英语中一种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法。本文试就该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先介绍其基本概念,再对语用预设进行分类,而后着重讨论了语用预设增强广告语言效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用预设的三个主要特征:可撤销性,共知性和隐蔽性的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使广告语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除了这三个相对显著的特征,语用预设还会结合其他一些特点,如主观性,单向性和合适性,来达到广告预期效果。根据可撤销性,可以将广告分为语用预设可撤销类型和不可撤消类型,还可以根据语用预设在共同性和隐蔽性上的不同侧重分为两类。另外,本文将共同性与文化语境,隐蔽性与情景语境结合起来,从语用预设各个特点的角度对广告用语的特点进行了较整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应用广泛,对广告成功传递交际意图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关联理论分析了广告中语用预设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建萍 《科技信息》2008,(35):304-304
语言预设能解释语言中语义与语用之间关僚的问题,本文运用语言预设的原理,对〈红楼梦〉中的称谓语中存在的语言预设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角度对红楼梦称谓语作出语言学诠释。  相似文献   

7.
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为基础,建构了话语交际中语用预设的认知模式。指出话语交际过程是语用预设及其推理的过程,关联性是构建语用预设的前提条件,交际意图是构建语用预设的基础,认知语境是构建语用预设和识别预设的主要依据。并论述了语用预设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预设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认为,预设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中的广告语言特征有诸多共同点,且预设能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广告。  相似文献   

9.
言语幽默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反映。不协调论(Incongruity Theory,亦称乖讹论)是幽默研究中的一个有影响的理论,它认为不协调是幽默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说来,语用预设具有一个共同基础,但该共同基础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近似的概念。语用预设的这些基本特点使其成为不协调的一个来源,同时也是幽默生成的机制之一。文章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英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以为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一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献资料法,阐述了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同语篇理解的相关性,并对语用推理和语境分析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作了剖析,从而得出语用前提与语境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篇语意的结论。充分证明了语用前提推理结合语境分析是获得语篇正确语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语用预设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着重探讨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语用预设策略。语用预设策略的运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巧置预设;二、误置预设;三、强加预设;四、更换预设;五、接用预设。  相似文献   

12.
有限理性理论长期以来运用于经济领域的研究,语用预设的研究也主要限于语用学领域内。本文运用有限理性理论对文化预设进行研究,揭示文化预设的效果也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性,文化预设的运用也只能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文化预设的效果,而不是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为研究对象,从语用预设的视角,运用语用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可撤销性特征分析该剧日常会话,得出结论:违背语用预设的共识性和合适性,遵循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对于日常会话中幽默的产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学预设理论出发,探讨语用学规律是怎样用于制造幽默效果的,并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分析时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是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可取消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可以用来恰如其分地分析幽默,为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一个不同视角,同时可以提高对英语幽默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晦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31-135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涉及发话者的话语产生和受话者的话语理解,而话语理解对交际成功至关重要。本文试从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语用前提的定义出发,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会话分析,具体说明语用前提——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和推导会话含义的基本依据——对话语理解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美国新闻语篇亦如此,其实际的新闻操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以语用预设理论为切入点,从信念预设、观点预设和事实预设三个方面剖析了美国新闻语篇字里行间所隐含的主观倾向性,旨在揭示美国主流媒体操控社会舆论的"说客"本质。  相似文献   

17.
预设歧义是由于话语有多个预设而引发的。它可以由含特定预设触发语的句子、省略句和双关句生成。话语交际中预设歧义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被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实现反讥对方和创造幽默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郁俊玲 《科技信息》2011,(21):I0023-I0023,I0006
本人试图从广告语言的变异(Language Deviance)来分析探讨与之相应的语用效果。语言变异是指偏离语言常规(LinguisticNorms)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可以产生比较突出的语用效果,满足比较复杂或特殊的语用目的。在语言交际中,尤其是在广告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AIDMA(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的语用目的,其语言变异尤为重要和普遍,主要表现在词汇、语音、语法、书写、语义、语域、形态等方面,这几种变异以语用为目的,互相协调配合,直接为语用服务并影响着语用效果。本文探讨了广告语言中存在的变异现象及其取得的翻译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情景喜剧因为其诙谐幽默的言语而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语料进行分析.根据语用预设的主观性、隐蔽性、合适性、单向性和共知性的特点,从巧置预设、曲解预设、取消预设、误解预设和更换预设等语用预设策略来解释《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名词和动词的次类变换;助动词“须”继续语法化的动因是回溯推理以及语义预设。就语义模式而言,“须”是沿着“道义-认识”的路径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