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恢复技术职称、恢复和重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等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科技激励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分析,对我国未来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才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解兰州市科研人员对全市人才队伍发展、软环境建设和人才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其在兰州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等影响因素,我们从政策机制、人才环境、项目投入、薪酬待遇、教育培训、实验与技术创新条件等方面着眼,设计了调查问卷,选择了部分市属科研单位、企业的研发部门和县区农技服务机构,实施了调查活动。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从中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元颖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8):1521-1532
本研究利用本文围绕我国2017年以来主要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从政策类型、政策发文主体、政策执行主体等角度进行了国家科技人才政策分析,发现:2017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类型主要以培养、激励和评价为主,政策发文主体形成了由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构成的高发文量主体结构网络,政策执行主体力度出现了政府热、市场冷的现象。该研究结合当前科技人才政策的现状,对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制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培育科技人才 在世纪之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国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无不把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科技人才提高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是因为,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所大学、一个科研机构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如何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党和国家已有战略规划,每个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计划、措施,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关键在落实。 在落实的过程中,有一个如何认识培育科技人才的问题。笔者以为,科技人才是在科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包括人才在内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是关系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但本次调查显示,目前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科技人才供需矛盾的困境:一方面,民营企业对科技人才尤其是中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优秀人才流失的情况较为普遍。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我国2011 年出台《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如何通过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专门支持计划以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升女性参与和发展学术事业能力计划”( ADVANCE 计划)为案例,从计划设立、项目选择、支持方式到管理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计划制定和管理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析借鉴,主要有三方面的启示:专门支持计划和项目支持是保证实现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政策目标的有效载体;支持重点由个人转向研究机构,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女性科技人才支持项目的监督评估体系,重视过程评估以及内外部评估相结合,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我市科技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紧紧围绕市委"565"总体谋划,紧扣"8+2+5"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紧扣全面创新改革、脱贫攻坚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坚持锻炼培养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不断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情,为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科技人才智力支撑。我市率先在全国创新设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着眼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提出了科技人才概念的重新界定的标准,分析了现行科技人才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 ,着眼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 ,提出了科技人才概念的重新界定的标准 ,分析了现行科技人才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满意度的区域科技人才政策往往被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但对其科学性及作用机制仍缺乏实证验证。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ACSI)模型,构建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满意度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和AMOS数据分析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揭示了对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期望正向显著影响着感知质量,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满意度受到了感知价值的正向显著影响,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满意度对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企业内环境对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满意度与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创新政策环境与创新行为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良好的创新政策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本研究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现状,剖析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成功案例,分析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主要影响因素,归纳科技人才流动规律。进一步结合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文化发展状况、科技人才发展及创新环境等,系统性提出实现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策,以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炜  曹婧 《科技资讯》2010,(11):162-16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发展三农政策的出台,建设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队伍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人才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现代产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工业化的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通过分析英国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历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总结出英国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主要经验,包括制定灵活的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人才的流动、建立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但是我国在适应创新驱动的过程中科技人才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流动不畅、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足、专业的科技人才市场匮乏以及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从英国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经验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实现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培养创新能力、增加投入、建立专业的科技人才市场以及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制度体系的建立,目前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框架。以1978—2018年发布的有关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发展总体呈现出发布主体多元化、权力结构扁平化、政策工具多样化及政策体系科学化的特征。面对部门间合作不紧密等问题,提出应加强府际协同合作、构建权力监督体系、坚持“自激励”与“专业激励”相结合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熠  孙健 《科技与经济》2012,25(5):92-96
对影响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2001-2008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得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企业的数量等是影响本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科技人才开发意识、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和提升科技人才吸引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移动的、自主的知识库,对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有很大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低速增长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青海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根源,力求突破科技人才发展的诸多困境。具体政策建议包括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人才使用与保留、科研经费与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审等方面需要政策进一步扶持,需要追本溯源,从人才发展早期开始就着重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西部边远地区的特色产业来吸引相关专业科技人才;加强柔性引才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吸收全国乃至国外的智力支持;在人才评价、编制管理方面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加以分类管理;在税收方面对西部边远地区科技人才进行适当减免等,对西部地区促进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1,(9):107-107
2011年8月19日,国家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等7项政策措施,确保《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落实。这7项政策措施包括: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的政策,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本挖掘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1项医药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医药科技人才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在21项政策中,优秀、合格以及不良政策分别有6项、13项和2项,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46分,总体综合处于合格水平。我国医药科技人才政策基本完善,但尚存不足,从保障激励、政策效力以及政策时效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协于1992年4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年会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最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盛会.年会代表总人数约750人,正式代表646人,其中包括出国留学生以及香港和台湾的青年学者.年会除进行学术交流外,与会代表还就有关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政策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国当前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点,目前亟需全社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调整和改善现行有关政策中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将年会全体代表向全社会的呼吁发表,供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