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比较了5种常用的对虾蛋白质源饲料和长毛对虾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测定对虾对这些饲料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长毛对虾对大豆饼粉、花生饼粉、脱脂秘鲁鱼粉、秘鲁鱼粉和小杂鱼粉的消化率均达到82%以上。5种原料中多数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对虾肌肉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但lys、Met、Arg、Ile、Leu 和His等6种必需氨基酸远不及虾体中的含量。以不同比例的秘鲁鱼粉、大豆饼粉、玉米粉和麦麸配制成 5种配合饲料,测定其营养成分以及长毛对虾摄食这 5种配合饲料后的生长率,结果表明:以秘鲁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蛋白质含量40~45%的饲料,可以较好地满足长毛对虾正常生长的需要,其生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绿豆种子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个绿豆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 ,结果表明 ,绿豆种子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 ,占 4种蛋白质总量的 60 %以上 ,其次是清蛋白 ,占 2 5%左右 ,这两种蛋白质是绿豆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质部分 ;谷蛋白占 1 0 %左右 ,醇溶谷蛋白在 4种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只是微量水平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 ,总蛋白、球蛋白氨基酸组成相似 ,富含赖氨酸 ,缺乏含硫氨基酸 ;清蛋白氨基酸组成基本平衡 ,含硫氨基酸丰富 ,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中赖氨酸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3.
大獭蛤常温和低温状态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家林  廖思明 《广西科学》2006,13(3):222-225
在实验室内采用常规方法分析常温(25.0℃)和低温(2.0℃)状态下大獭蛤(Lutm r ia m ax im a jonas)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成份。结果表明,大獭蛤的一般营养成分的特点是蛋白质丰富、脂肪低,富含灰分,常温下水分、蛋白质和脂肪高于低温下,而灰分则是低温下高。大獭蛤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呈味氨基酸,常温下,呈味氨基酸占干基的质量分数为35.83%、氨基酸总量的46.01%;低温下相应为30.34%和44.72%,其鲜味在常温状态浓于低温状态。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丰富,常温下,必需氨基酸占干基总量的28.91%、氨基酸总量的37.12%;低温下,相应为25.63%和37.89%,常温下的氨基酸价优于低温下,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含量相对稳定。大獭蛤是一种优良、但不均衡的蛋白质食品。  相似文献   

4.
玉米花粉     
人们通常利用玉米的籽粒和茎叶,而对数量巨大的玉米花粉却很少注意.其实,在各种植物花粉中,玉米花粉有明显的数量优势.通过对玉米花粉的测定表明,玉米花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达23%,其蛋白质含量为22%~25%,还含有糖和有机酸等.  相似文献   

5.
杨兆芬 《武夷科学》2002,18(1):318-318
用环己烷浸提黄粉虫幼虫干粉得 2 8.0 %含量的脂肪、脂肪提取率占虫体中脂肪含量的 94 .0 % ;提取出的脂肪碘值为 96 .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 76 .4 %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 1.5 0。环己烷的回收率为 4 5 .3%。用碱法和酶法分别从抽去脂肪的虫渣中提取蛋白质 ,提取出的蛋白粉量分别占干虫重的 6 .9%和 18.3% ;蛋白粉中的总氮含量分别为 13.0 %和 15 .5 % ,蛋白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 81.4 %和 97.1% ;蛋白粉中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6 4.6 %和 94 .7% ;蛋白粉中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虫体中氨基酸总量的 7.5 %和 2 9.8%。用剩下的两种去脂去蛋白质的虫渣和幼虫虫蜕分别提取甲壳素 ,从碱法和酶法虫渣中和虫蜕中提取的甲壳素分别占幼虫干重的 4 .4 %和 4 .2 % ,占虫蜕重的 10 .9% ;三种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分别为 70 .8%、6 6 .5 %和 6 1.0 %。用碱法和酶法提取的有效物质总量分别占幼虫干重的 39.3%和 5 0 .5 % ,显示了很高的利用价值。文章中还讨论了碱法和酶法提取率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草鱼多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吸湿保湿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性质,以及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草鱼多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草鱼多肽粉18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90.9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41.33%;草鱼多肽的生物价、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1.51,76.34,74.81和77.19。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嗜酸乳杆菌在玉米酶解液中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膨化玉米为原料 ,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糖化 ,获得了DE值在 6 0 %以上的玉米酶解液 ,测定了嗜酸乳杆菌在玉米酶解液中的生长曲线、产酸曲线 ,温度、pH值、基质糖度、脱脂大豆粉对发酵作用的影响 ,发酵前后基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2 4h后 ,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达到稳定期 ,其活菌数达到 3 6× 10 8cfu/ml;培养 36h后 ,酸度达到 0 78%以上 ,发酵后的基质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长柄扁桃种仁蛋白粉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对植物蛋白粉的提取方法和沉淀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蛋白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考察了碱提蛋白法、水提蛋白法和盐提蛋白法3种提取方法,及酸沉法、醇沉法和盐沉法3种蛋白沉淀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实验确定水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30℃,时间50min,料液比1:9,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50.7%。蛋白粉中蛋白质量分数达94.8%,脂肪仅为0.96%。结论水提酸沉法为长柄扁桃蛋白粉实验室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9.1%-23.3%,平均为21.2%;脂肪含量为0.79%-1.14%,平均为0.97%。肌肉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5.55%-36.95%;富含Glu(3.20%-3.32%),ASP(2.09%-2.16%)等鲜味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Ca、Mg、Zn、Fe、P;维生素的含量一般。海水养殖虾肉与淡水虾肉相比,营养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0.
同其它家禽一样,家鸭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蛋氨酸.D·Elkin等(1986)试验,确定了雏鸭对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在0—12日龄时,雌性北京白雏鸭饲喂蛋氨酸补添量不同(0、0.06、0.12、0.18、0.24、0.30%)的玉米——花生饼粉日粮.结果表明,北京白雏鸭饲喂粗蛋白含量22%的日粮,对蛋氨酸和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分别为0.382-  相似文献   

11.
北太平洋红鱿鱼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太平洋红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北太平洋红鱿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11%、17.48%、2.31%、1.72%。北太平洋红鱿鱼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量的86.09%,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6.75%,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74.46%,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其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76%。北太平洋红鱿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1.71%,其中EPA和DHA含量极其丰富,共占脂肪酸总量的46.13%。同时含有丰富的Na、K、Mg、P、Zn等元素。北太平洋红鱿鱼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海产品。  相似文献   

12.
红鳌鳌虾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红整鳌虾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总蛋白与总氨基酸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蛋白由受精卵期的65.32%(占干重)降低到准备孵化期的40.28%;总氨基酸含量由受精卵期的58. 05%(占干重)减少至准备孵化期的47.49%.必需氨基酸(除Met外)的变化与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且变异系数在8.25-13.34%之间;非必需氮基酸中Glu,Asp的含量较高,Cys的含量较低。蛋白质和氨基酸不仅是红鳌鳌虾胚胎发育的构建物质而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13.
星虫状海葵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星虫状海葵的营养成分,干物质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2.3%和51.9%;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6%,氨基酸分为48。脂肪酸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6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为75.27%,高于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52.71%)较高;EPA和DHA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3.88%和10.98%。星虫状海葵是一种开发前景较好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14.
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河蚬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63.33%、10.91%、6.29%;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10%,各必需氨基酸中平均氨基酸分为88.9,第一限制氨基酸为Leu(1973年FAO/WHO标准);并富含钙、钠、钾、铁等无机元素.认为河蚬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贝类.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石斛兰属石斛组6种石斛多糖、醇溶性成分、石斛碱和氨基酸含量4项指标的差异,为石斛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和药材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石斛组6种石斛,分别采用硫酸-苯酚法、热浸法、气相色谱法和酸水解法测定多糖、醇溶性成分、石斛碱和17种氨基酸含量。6种石斛干茎中多糖、石斛碱、醇溶性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6种石斛中多糖质量分数介于6.92%~26.90%,其中流苏石斛多糖含量最高。醇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3.82%~13.0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线叶石斛,其余石斛除含量最低的流苏石斛外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仅线叶石斛检测到含有石斛碱,质量分数为0.019%,低于中国药典规定。6种石斛氨基酸含量丰富,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介于3.18%~8.09%;氨基酸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已包含17种氨基酸的全部信息,可作为功能氨基酸的描述性指标,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3种氨基酸为石斛组石斛特征氨基酸。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多糖含量与醇溶性成分、氨基酸总量之间呈负相关;醇溶性成分与氨基酸总量之间呈正相关。石斛组中6种石斛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表明6种石斛的药理作用不同,应根据其成分和含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田菁下脚粉经酸水解、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等工艺,制得的混合氨基酸粉,其中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用于肝硬化病人的食品添加剂中,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原料价格低廉,目前尚未很好开发利用,本文的初步工作,为田菁下脚粉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嫁(虫戚)肉的营养成分,嫁(虫戚)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干重的 69.88%,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36.24%,氨基酸分为53.0;并富含钾、磷、钠、钙、铁、锌、锰等多种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嫁(虫戚)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丰富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邵伯湖区的野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泥鳅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大鳞副泥鳅(P<0.05);泥鳅肌肉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泥鳅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大鳞副泥鳅(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以及∑n-6/∑n-3比值均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对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品质进行评价,发现泥鳅比大鳞副泥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不同部位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龄中国林蛙的输卵管、卵和去内脏躯体中蛋白持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各龄中国林蛙各部位都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但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输卵管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而其必需氨基酸配比明显最高,卵和去内脏躯体在氨基酸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随蛙龄变化的趋势不一样,3龄蛙越冬前后各部位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雌雄去内脏躯体对比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云芝等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测定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量却很低。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它们的子实体,三种食用蛋白(α—酪蛋白,卵白蛋白,大豆球蛋白)及4种粮食产品(大米,小麦,小麦精粉,玉米)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菌丝体的必需氨基氨含量,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含量一般都高于子实体。菌丝体必需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芳香族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全低于三种食用蛋白。令人注目的是7种真菌菌丝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全大于3种食用蛋白和4种粮食产品。这些数据为发酵培养开发利用真菌资源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