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记载云南产鳞毛蕨属边果鳞毛蕨组6种植物。文中列有检索表及每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红盖鳞毛蕨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S培养基培养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on)O.Ktze.孢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圆球形,赤道面观豆形,单裂缝,具周壁。孢子播种后7 d左右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播种后15 d左右有片状体形成;30 d左右有幼原叶体形成;幼原叶体暂不对称,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毛状体,单细胞。播种后4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构成。原叶体受精后1月内可见幼胚生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重齿鳞毛蕨乙醇提取物(DJE)和假边果鳞毛蕨乙醇提取物(DC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pNPG法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DJE与DCE的降血糖和抗炎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显示出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对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以及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光照不是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能显著促进其萌发;②在光照条件下,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可促进其孢子萌发和雄配子体发育;在黑暗条件下不能促进其孢子萌发;③红盖鳞毛蕨配子体各发育时期产生的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上海分布新记录的四种鳞毛蕨属植物,即假红盖鳞毛蕨、桃花岛鳞毛蕨、轴鳞鳞毛蕨和高鳞毛蕨,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对新记录种及其近缘种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对新记录种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NPA).  相似文献   

6.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其次是半岛鳞毛蕨(6.53%)和戟叶耳蕨(5.2%),变异鳞毛蕨(5.01%)和暗鳞鳞毛蕨(5.01%)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清除活性)呈正相关.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 - 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暗鳞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01%);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 清除活性)呈正相关. 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湖南省新发现的线蕨属Colysis C.Presl4种植物.(掌叶线蕨Colysis digitata断线蕨Colysis hemionitidea绿叶线蕨Colysis leveillei长柄线蕨Colysis pedunculata).  相似文献   

9.
周士锋  闫双喜 《河南科学》2011,29(5):541-541
报道了河南蕨类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植物-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薄鳞蕨属(Leptolepidium Hsing et S.K.Wu)和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et S.K.Wu.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产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进行较为系统的区系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国产蹄盖蕨属所包含的130种(含变种)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3大类型。其中,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东亚分布,只有个别种为热带亚洲分布。特有种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横断山脉地区。因此,国产蹄盖蕨属全部分布在亚洲,而横断山脉地区是其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但起源地可能在北方,属温带起源。进行蹄盖蕨属的区系地理学分析,对研究该属的系统分类、起源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经济价值极高,但近年来各种鱼病频繁爆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究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水提物对卵形鲳鲹免疫力的影响,本文在细胞水平上,利用卵形鲳鲹肾脏组织细胞系研究广西莪术水提物的细胞毒性,以确定其细胞安全浓度。然后利用卵形鲳鲹细胞系研究广西莪术水提物对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等卵形鲳鲹细胞免疫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莪术水提物的细胞安全浓度为≤5mg/mL,广西莪术水提物对卵形鲳鲹细胞的免疫相关酶活力(总一氧化氮合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有明显促进作用。广西莪术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水产免疫增强剂,并且基于传统壮药积极开展绿色无药物残留的新型抗水产病害中药制剂的研究,对于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上海蝶类一新记录种:无趾弄蝶(Hasora anura de Nicéville,1889),简要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提供成虫标本照和雌外生殖器解剖图,给出了上海地区趾弄蝶属分种检索表,同时列出相关生物学和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综述地枫皮和假地枫皮在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性状鉴别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生理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地枫皮及其伪品假地枫皮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悦  李新正 《广西科学》2015,22(5):568-572
记述了中国海背肛虫属Notopygos仙虫科Amphinomidae两新纪录种——厚唇背肛虫Notopygos labiatus McIntosh,1885和安氏背肛虫Notopygos andrewsi Monro,1924。前者在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59~1962年)时,采集于广西北部湾潮下带;后者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时,采集于西沙群岛潮间带。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本文对两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描记。  相似文献   

15.
16.
在夏末秋初的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盛花期,对上海市内15处具有代表性的栽种月季的公园,以及道路上18个月季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归纳分析得出:上海地区更适宜栽种如“仙境”“安吉拉”等耐湿热品种,并且其种植量和范围已经形成规模,但是珍贵品种的推广情况有待提高;其次,土壤的养分以及病害对月季的长势影响较大,而大多月季绿化带生境情况并不理想,土壤肥沃率低下,黑斑病等病害在夏末时节的植株间传播率很高.本研究期望能为之后进一步加强适生彩化、珍贵化月季品种筛选、培育、配置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毛茛科乌头属一新变种—那拉提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var.nalatiensis F.Zhang et D.M.Cai)。该变种茎、花梗和小苞片均为绿色;花的上萼片、侧萼片和下萼片为乳白色,末端略呈淡黄白色,上萼片为狭圆筒形;花瓣的瓣片上部为白色、下部为紫色,唇为白色,距直立拳卷。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为害林木的阿异虫属1新种(虫目:异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述阿异虫属1新种——黄色阿异虫Aruanoideaflavescenssp.nov.,对新种描述,与近缘种作了比较,并附主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记述中国圆痕叶蝉亚科纤细叶蝉属1新种:中性纤细叶蝉(Igerna mesialis sp.nov.);2新纪录种:西隆纤细叶蝉(Igerna shillongensis Meshram rec.nov.)、威尔逊纤细叶蝉(Igerna wilsoni Viraktamath rec.nov.).新种与美丽纤细叶蝉(Igerna channa Viraktamath,Dai&Zhang)相似,但前者阳茎干两边缘平行,至端部1/4处变窄;阳茎干上的短突起指向基腹侧;阳茎干上的长突起在基部侧缘,指向背侧;性孔位于阳茎干近中部.新种模式标本及新纪录种的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20.
广西悠背蚱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天山  郑哲民  陆温 《广西科学》2000,7(4):316-318
记述蚱科(Tetrigidae)悠背蚱属(Euparatettix Hancock)的2个新种,即白条悠背蚱(Euparatettix leuconotus sp.nov.),条斑悠背蚱(Euparatettix strimaculatus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