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明清诗学视野中的诗韵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诗韵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明清诗论家对诗韵的论说,多方面地展开了古典诗韵之论,将南朝以来人们对诗韵的阐说予以了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明清诗学视野中的诗韵论, 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 一是对"韵"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诗韵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明清诗论家对诗韵的论说, 多方面地展开了古典诗韵之论, 将南朝以来人们对诗韵的阐说予以了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分析曹操的诗歌用韵,发现共诗韵部间界不分明,有跨部押韵的现象,在声调上亦有上平入三声混押,相同韵尾的入 也有通人“同用”“独用”与上古、中古音系相比,也是从其合不从其分。因此,用韵宽是曹操诗歌的显特点,其原因是受汉魏人开放的化心态,曹操本人锐意革新、无所顾忌的性格和当时实际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诗要有韵,无韵非诗。今人写诗、诵诗,是给个人欣赏的,要用“现代语音”,不必依旧诗韵.“现代语音”是普通话和“普及方言”的语音总和,是革新诗韵的基本立足点。科学地划分新诗韵部。保留入声,入声归入新韵部。编制新的诗的字表。  相似文献   

6.
曾几诗歌数量丰富且影响较大,是研究南宋初期语音的重要语料,对其诗韵的研究可知:古体诗分为21部,其中舒声14部,寒桓与先仙分部,元韵用法特殊,有一定比例的上去通押现象,浊上用如去声的数量高于用如上声;入声7部,保留了完整的-P、-t、-k韵尾。近体诗分为15部,用韵规整,但也有些出韵,借韵现象很普遍,同时存在一些特殊韵字。  相似文献   

7.
舒婷是一位曾经产生过很大争议的诗。以前的论者大多数从褒贬的角度来论证舒婷早期诗歌,事实上,抛开这种褒贬判断,对舒婷早期诗歌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特征作一现象性的阐述,可以真实地理解这位诗人。从自我、语态、传达三方面入手,以求凸现出这位过渡性诗人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薛道衡的诗歌流传不多,但通过与《广韵》相对照,考其韵部分合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切韵》时代的薛诗多数已经反映出了《广韵》的用韵规律,如:尤侯同用、支之脂同用、歌戈同用、寒桓同用、唐阳同用、灰咍同用、先仙同用、真谆同用等。还有一些诗韵与《广韵》同用独用规律有不同之处,如薛诗中尤月同用、青与清庚同用、支齐职同用、豪叶同用、东职同用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青与清庚同用,反映了当时韵的特点,体现了《广韵》系统之前诗人们用韵的一些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李贺在进行诗歌创伤时选择情感表述语的独特造诣,其主要表现为词语的“刻镂雕琢”,音调的“穿韵入仄”,修辞的“设色诡异”,从而形成李贺诗歌独特的情感风格。  相似文献   

10.
韵字的考察是诗文用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宋代江浙诗韵中11个韵字的音或义,11个韵字具体如下:“做”、“蠡”、“他”、“打”、“汗”、“居”、“履”、“霓”、“归”、“离”、“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音韵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结合上,说明诗韵的语音构成条件和诗韵的历史演变,分析古体格诗律在用韵方面长期脱离口语实际和当前多种标准并行的混乱状态,并就此提出改革的建议,以期于适当的期限以内,在现代汉语北京语音的基础上达于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新诗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一脉不断的血缘承传关系,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诗歌的美感风格,即酷肖以浪漫感伤为抒情基调的唐宋婉约词.舒婷诗歌的观念和手法均相当传统,她的诗作题材的人性内涵,执著忧伤的悲美情调,柔婉清新的语言,曲折层递的结构,隐约朦胧的意境,皆深得唐宋婉约词之神髓.“虽小却好,虽好却小”,这两句辩证评价唐宋婉约词得失的话,对于评价舒婷诗歌的艺术成就与局限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3.
诗意是诗思,诗情,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对格林·菲利普斯的诗歌分析让我们体味到诗意归真,诗韵无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雪夜林边小立》是罗伯特.弗洛斯特所写的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他善于从音韵特征、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去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他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描写,把平淡无奇的东西点化成意味深长的诗韵。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雪夜林边小立》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韵”是宋代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书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韵”和“胸次”有关,“胸次”又和圣哲之学、道义相关,与“俗”是对立的。综合宋代学者的看法,曹植、陶渊明被认为是有“韵”的诗人。“韵”是不可学的,是一种天生的灵性。范温在《潜溪诗眼》中对“韵”作了规定:有余意和美之极。从美学史的角度看,“韵”主要概括了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诗歌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舒婷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结合创作时间与具体文本,可以发现其在女性意识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她的这种女性价值观主要体现于传统美德下女性形象的书写,传统视野中女性价值的认识,传统文化里女性理想的追寻三个方面。在舒婷的诗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富有含蓄美,也符合儒家文化对女性品格的要求;作品中的女性价值观则由她的创作观而定,再以诗歌的形式思考,但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即想要打破世俗之见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另外,她诗歌中的女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时总要面对一些道德与义务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诗歌的历史有多长,我国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史上,陶、王二人的贡献是令人瞩目的:陶诗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映照后世;王诗因其数量之丰,艺术成就之高把中国山水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纵观陶、王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虽都具有灵动的生韵,但因二人的生活追求和审美观的不同,使得诗歌在风格上一个趋向平淡,一个呈现空灵.  相似文献   

19.
头韵及其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科技信息》2008,(13):245-245
“头韵”现在已经固定作为英语修辞法Alliteration的对应名称,我国传统修辞术语“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围绕两者的学术争论辩明了辅音和元音押头韵的两大基本分类。英语单词词首辅音可细分为单个辅音、双辅音群和三辅音群共三类情况.而英语中押头韵主要集中在辅音。本文专门列举了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突出的押头韵诗句。总结了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头韵特色,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理解、记忆、欣赏英语诗歌。提高英语语言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陈海贝 《科技资讯》2007,(15):176-177
诗歌起源于民歌,与声音有着不可分割的微妙关系。本文介绍诗歌的三个维度并论述诗歌中音对意的影响。诗歌具有音乐性,笔者从音韵、重复来反映音对意的影响,着重分析含有元音叠韵、假韵、完全韵、头韵的例子。文中阐述音和意的关联,拟声词直接达意的妙处,选用悦耳和不悦耳的声音传达情感,通过对诗的格律、元辅音、停顿处理的选择来控制诗歌的速度。诗歌中音对意的恰当搭配极其重要,它是评价一首诗好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