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给予了重要的指导与支持,成为推动革命形势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对中国革命前途和阶级状况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斯大林从前苏联自身利益出发对华采取的双重战略,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政策摇摆不定,使得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最终走向低潮。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道德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为对党忠诚的大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德和严于律己的私德三个方面。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激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昂扬斗志、指引时代新人的培育方向,继而进一步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应当从盘活中国革命道德资源、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和做好中国革命道德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三个方面传承和弘扬革命道德。  相似文献   

3.
论于右任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名的革命报刊活动家。从他的办报经历、办革命报刊的原因、办革命报刊的主要内容、所办革命报刊的作用看,他的办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整体储备了部分力量,在报刊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农民问题当作根本问题,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等一系列非凡的观点,并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首要出发点,在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教育改造农民等方面采取了适合国情的方针政策,从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体现在整个中国革命现代史和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长征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型,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今天,它对实现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意义,仍是我们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7.
陇东革命歌谣是中国革命歌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几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陇东民众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之作。陇东革命歌谣实现了民间形式与革命主题的完美统一,实现了文艺的大众化,实现了在革命与传统、主流与民间、雅与俗之间的无缝对接,成为根据地成长起来的一种成功的文艺形式与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提出的“节制资本”思想,包括没收官僚资本主义、打击城乡投机资本主义,以及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历史作用,而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幼年时期,陈独秀努力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前途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等革命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比较正确的回答,为毛泽东思想萌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曹潇滢 《科技信息》2010,(7):150-15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密切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联系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1936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一直驻在陕甘宁边区,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它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是全国革命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党中央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大量的人员、物资、经费,它又是中国革命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它是各革命根据地学习的榜样。陕甘宁边区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它又是新中国的雏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取得胜利的,必须给予唯物主义的回答。引起这场革命的根本原因即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这就形成了中国革命发生的两个根本条件即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力量。中国革命胜利的条件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帝国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它们制造的枪炮等是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反抗到底的精神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及运用是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据,结合中国的实际而形成的,其中包括农民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利益及农民教育等方面,它不仅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且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川东游击军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川东游击军的革命活动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川东游击军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最初开创者和参与创建者;川东游击军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川东游击军的革命业绩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6.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甲国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领域,创立的崭新的经济理论,也是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董达姿(92中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容。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毛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这些思想在指导选拔任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提供了人才建设的理论和行动指南。在分析凝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人才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梳理传承与发展的脉络,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退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两条中国特色道路之间的相同点、基本相似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探讨,旨在能对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