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健身俱乐部消费者、教练员及产业现状作以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江苏省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对策.结果:1)江苏省健身俱乐部女性消费者比例较高;参加健身锻炼的中青年所占比例较大;以政府机关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科技人员等为主.2)江苏省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收入大部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大学以上学历消费者的健身观念较强,有从事消费的能力.3)江苏省健身俱乐部教练员队伍以青年人为主,平均收入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
宋鑫 《科技信息》2010,(27):180-181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以不断增长的社会物质基础为前提,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服务产业的一种社会表现形式,去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是人们用货币购买体育效用的经济活动,属于体育消费行为。这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所以研究商业健身俱乐部必须以体育消费为逻辑起点是因为体育消费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消费者阶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于波  吴浩亮 《科技信息》2008,(10):187-18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已成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体育健身热潮中来,尤其是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更受到广大健身者的青睐.本文主要是从健身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参与项目、体育意识、体育动机等几个因素来分析消费者的阶层特点,调查表明健身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人群,这些人收入稳定,薪金丰厚,是健身市场的支柱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惠州市健身俱乐部会员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惠州市健身俱乐部会员的基本情况,旨在为健身俱乐部的未来发展及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南昌市部分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进行了调研,主要是从健身消费者的动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体育消费水平等几个层面来分析消费者的阶层特点,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析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在SERVQUAL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编制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问卷,对长春市281名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进行了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整体服务质量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密切程度,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了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5个层面(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同消费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的整体及各层面与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并存在线性关系,其中可靠性对消费者满意度解释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赵之民 《科技信息》2013,(24):291-292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对德州市东方红篮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结果显示:东方红篮球俱乐部作为德州市历史悠久的体育草根组织,以情感机制作为运行机理,管理人员较为完备,有固定经费,具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能为本组织成员提供健身服务,基本达到组织目标;但同时也存在合法性、人才、资金、管理水平等许多阻碍其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本研究旨在以德州市东方红篮球俱乐部为例,探索城市体育草根组织的有效运行机制、寻找阻碍因素,提出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研究理论,为城市体育草根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对群众的健身与社区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尹文芳 《科技资讯》2014,(36):229-229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健身俱乐部供给市场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设置不是建立在科学考察市场基础上,而是跟随潮流重复性地设置,导致经营项目趋同,潜在市场开拓不够,也使俱乐部缺乏特色;健身俱乐部缺少高水平管理人员和教练以及价格的定位是当前俱乐部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健身俱乐部市场管理不规范,税收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等等。因此,对当前成都市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市场供给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健身俱乐部市场供需发展策略,对于体育健身市场和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厦门市梧村和嘉莲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场地设施整合和建设、会员发展、活动开展和宣传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探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这两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其它行政区创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益阳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从总量与规模、经营性质、营销与投资、设备使用以及对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等方面,对益阳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寻找体育消费行为的实现途径,为进一步规范益阳市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健身消费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精神,探讨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及科学运行机制,指出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中,对现有客户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提高俱乐部的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在分析了客户特征的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将优化的模糊决策树用于体育健身俱乐部客户流失危机分析的建议,为体育健身俱乐部客户保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山东省济南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经营状况、健身指导员现状、消费者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济南市商业健身俱乐部以中、高档为主,俱乐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及教练员自身业务素质偏低;大部分俱乐部存在管理不畅,项目设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建立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主要有 :竞赛型俱乐部、学习型俱乐部、健身休闲型俱乐部、社区健身运动群体等类型 ,建立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有利于“自我健康投资”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具有终身体育和为青少年提供体育指导的功能 .提出了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的设置原则及经营方式 .认为青少年健康俱乐部是全民健身走产业化道路的切入点 ,是全民健身计划按产业化方式推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在健康中国的发展环境下,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体育健身意识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居民对休闲健身娱乐等高档次的消费也逐渐增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的一部分,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健身消费者对商业健身房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振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1,(3):182-182,184
跨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对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效率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在分析文化差异的内容和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的"本土化"特点,将"和谐管理"理论模型应用于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实践.跨文化背景下,从和谐的角度制订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措施,对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绩效和促进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归纳法,从消费者动机、健身场地设施、课程项目设置等方面对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现状进行分析。基于重庆地域特色、气候自然条件、重庆市民生活习惯,结合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现实状况及消费者对健身俱乐部功能多方位的呼吁,提出: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应在注重健身项目多元化基础上,注意中医中的针灸推拿在重庆特色健身中的重要作用;在极打造舒适高效的健身环境方面,注重重庆独一无二的光线、空气湿度特色对健身的重要的影响。在国家卫生工作重心从治疗转移到保健与预防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业戴 《河池师专学报》2010,(2):115-118,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的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俱乐部在运营时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独特的运营方式。以期为健身俱乐部的运营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健身俱乐部经营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在定价时,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区域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根据面向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水平,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并结合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明确定价目标.在健身俱乐部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档次的健身俱乐部均要采用灵活的、切实可行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燕 《科技信息》2007,(25):231-231
运动健身产业是指向社会大众提供运动休闲和健身消费的服务性产业。该产业以发挥体育自身服务功能为其主要特点,目前它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健身俱乐部作为运动健身产业的主要载体之一,为消费者提供身体运动方面的服务。消费者在业者提供环境、器材、项目、指导等各项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身体运动获得健康、娱乐、成就和社交等方面的满足。而健身俱乐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营利性组织,其经营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获利,并且还要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实现生存和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健身俱乐部财务管理工作就应以利润为导向,合理经营、有效地使用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