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尊重的教育是现代先进的德育理念之一,基本内容包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本文分别从以上方面具体阐述了对尊重的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功能。其中道德教育的地位非常重要。新生教育贯穿在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尊重教育的实施赋予个体强烈的责任感,促进个体自身与他人、社会、自然界完满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卢成钢 《奇闻怪事》2007,(4):124-125
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成功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的教育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教会学生学会尊重。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学生,用心换心、用尊重信任换来学生的信任。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不要有任何形式的不尊重学生的言行,如讽刺、挖苦、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而是多一些理解,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尊重的环境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尊重的教育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快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艺术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艺术教育创新,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与升华、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金慧敏 《科技信息》2013,(6):356-356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建构尊重教育氛围,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尊重学生,学会交流是对每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本文从"与学生交流"这一角度探讨教师如何实施尊重教育,旨在抛砖引玉,与同仁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格教育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从结构上看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中,人格教育是高校德育其他要素的基础,因此,高校德育必须重视人格教育,从多个渠道、多种途径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德育的他律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行方法也与学生的思想现状难以整合。高校德育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使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起来并达到发展人、造就人、丰富人、完善人的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笔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将情感教育放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而获益匪浅,并总结出尊重与引导相结合、信任与培养相结合、关心与严教相结合、理解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使情感教育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金华 《科技资讯》2013,(28):176-176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性人物,不但扮演着任课教师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善于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中蕴藏着天然的人文教育契机,寻求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点,促进二者的有机整合,从图书馆的功能中发掘其德育教育潜能,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法制教育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它通过认知、指引、教育、优化和导向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政治观念的形成,道德意识和思想境界的升华。同时也为高校法制教育课的改革以实现其德育功能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时代的变化和冲击对他们的影响也最为明显。从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来看,在情绪调节、心理发育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隐患。在这种情形下,对大学生进行情绪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情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途径,也是大学生克服情绪障碍,保持心理健康的手段。高校的情绪教育可以通过开设情绪教育讲座或课程,设立心理和情绪咨询、辅导机构,开展情绪训练计划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第二课堂“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以及重在实践的教育方法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尊重客观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及重视理论践行的实践精神.丰富的价值内涵使第二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教育;不仅是个人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高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卡连柯的"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分析,揭示了其理论依据,并阐明了与当今"尊重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了解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突破口。幼儿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学习特点,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具有健康和个性和谐发展幼儿的重任。本文就“幼儿的学习特点”谈谈自己多年的教育体会。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维认同并存、国家认同弱化、政治整合机制转化等新形势,这对其主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领导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共识与无形制度的缺乏,因此要以基本德育理念为中心来优化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使具体德育制度之间协调育人,在行为主体之间达成德育共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发挥出应有的主导性与权威性,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我国国家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郭淑清 《科技资讯》2014,(13):188-188,190
文章从分析高校德育与生命关怀的疏离导致德育实效性缺失这一角度出发,探索高校德育的实践模式。基于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契合,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容融入到德育的实践中去,建构倡导对话和交往的生命化课堂,打造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开展体验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方晓珍 《科技信息》2012,(22):488-48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发展变化的现实,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