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蒸处理对木材横向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对针叶树材的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以及阔叶树材的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进行汽蒸处理。处理条件为: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90、100℃,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70、90℃,处理时间分别为4 h和8 h,并对汽蒸处理前后木材的弦向和径向气体渗透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汽蒸处理后木材的径向和弦向、心材和边材的渗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汽蒸处理温度的提高木材气体渗透性有较大提高,汽蒸处理时间对不同木材渗透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升水容积置换法分别测量了I-72杨木材径向、弦向和纵向的气体渗透性,分析了含水率对杨木气体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含水率条件下,I-72杨木材径向气体渗透性稍大于弦向;在较高的含水率阶段,纵向气体渗透性略大于横向(径向、弦向),随着含水率降低,纵向气体渗透性与横向的差异急剧增大。而在各个纹理方向上不同部位的渗透性差异不明显。随含水率的降低渗透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变异性较小。基于此,拟合出I-72杨木材的渗透性随含水率变化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木材的透气性对高温干燥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马尾松木材的横向渗透性进行了测量 ,讨论了马尾松木材的渗透性与高温干燥中水分迁移的关系 ,认为在高温干燥过程中 ,纤维饱和点以上木材的渗透性对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速度的影响最大 ,纤维饱和点以下木材的渗透性对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速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山毛榉木材在4种室外用涂料涂饰前和涂饰后的气体渗透能力,研究木材弦向和径向的气体渗透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漆膜可较好地保护木材免受空气和水的侵害,经4种涂料涂饰后,山毛榉木材的气体渗透值均有所下降;溶剂型涂料的气体渗透性能比水溶性涂料差,色漆比清漆更难渗透;山毛榉基材弦向的气体渗透能力在涂饰前和涂饰后均比径向略大.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种子园2个无性系木材密度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初级种子园中选择2个无性系:桂GC427A和桂GC557A各3株伐倒,利用圆盘取样法于1.3m、5m和10m近伐根面各取厚3cm圆盘样品,采用最大含水量法测定纵向1.3m、5m、10m,径向外层、中层、内层的木材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共18个密度指标,研究其径向和纵向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径向变化表现为外层〉中层〉内层,纵向5m〉1.3m〉10m;径向中层的木材密度最接近平均密度,径向外层的木材密度与平均密度相差最远,不宜作为马尾松无性系的选择指标;2个无性系的径向和纵向均匀性均达0.93以上,具有良好的木材均匀性,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较小,其中以桂GC557A为优。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非稳态扩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影响木材干燥速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反映木材内部水分移动阻力的扩散系数和反映外部水分移动阻力的表面扩散系数。笔者根据非稳态扩散的理论,讨论了马尾松木材中水分沿径向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扩散系数随木材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随木材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用一组不同厚度的配套试样可以解出木材的表面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论马尾松板材的高温干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对5厘米厚的马尾松板材进行了3次高温干燥试验,制定了新的干燥基准。新基准较之原基准的预热时间缩短了1个多小时,干燥阶段的平均温度提高了3℃。试验结果表明,干燥速度略有提高,干燥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本文还探讨了马尾松成材的高温干燥机理。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主要用材树种。但是,马尾松由于其生材含水率高,若不在制材以后立即经过干燥处理,则其木材将因虫蛀、腐朽而降等,用湿材制成的物品,往往严重变形甚至不堪使用。在适于干燥大批量马尾松板材的窑干方法中有常规干燥法、高温干燥法和常压过热蒸汽干燥法。对5厘米厚的马尾松成材来说,高温干燥法和过热蒸汽干燥法的干燥速度要比常规窑干法提高二倍或更多,而且在质量上,除个别力学指标降低外,均有所提高。因此,研究马尾松木材的高温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对解决马尾松木材的干燥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木材干燥实验室对马尾松木材的过热蒸汽干燥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研究对5厘米厚的马尾松成材作了进一步的高温干燥试验,制定了新的干燥基准,并对马尾松木材的高温干燥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应用电阻应变仪测试技术测试了马尾松木材在各种试验条件下的切削阻力,探讨了进料速度、木材含水率、木材进料方向,以及不同锯齿条件等诸因素对马尾松木材切削阻力的影响,并应用电工测量技术测试了实际生产中锯机所消耗的功率,以验证所测得的切削阻力。还分析了MJ3210型锯机的各项主要功率消耗,用经验公式加以估算,提出了由木材主切削力推算锯机消耗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和茅栗两种木材含水率为9%、10%、11%、12%、13%、14%、15%时的木材弦向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并测定含水率为12%时木材径向冲击韧性,同时在现有标准冲击韧性含水率计算模型基础上建立修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的径向冲击韧性平均值为46.112 kJ/m2,弦向冲击韧性平均值为37.514 kJ/m2;茅栗径向的冲击韧性平均值为82.994 kJ/m2,弦向的平均值为76.271 kJ/m2,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显著。建议在修订《木材冲击韧性试验方法》标准时,增加冲击韧性含水率修订模型A12=AW[1+0.02(W-12)]和径向冲击韧性试验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处理木材的研究——Ⅰ.处理因素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PEG处理是,将木材浸泡在聚合物溶液中,接着在高湿度下使扩散继续进行,而后缓慢干燥。处理因素有:木材初始含水率,处理液浓度,浸泡时间和保持高湿时间。研究中用PEG处理马尾松、椴木和水曲柳。用正交设计 L_(16)(4~5)表,4个因素各变化4个水平,对马尾松和水曲柳各试验16组。考察的主要指标有干增重、湿增重、浸泡中的扩散率、弦向全干缩率和抗收缩系数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含水率和密度是木质残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为了更合理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含量和生产力变化,对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的含水率和密度进行研究。【方法】以东北典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树种红松、臭冷杉、枫桦、槭树、椴树、水曲柳、榆树的木质残体为研究对象, 对5个腐烂等级(Ⅰ—Ⅴ)下的3个径级(ⅰ—ⅲ)进行取样, 分析腐烂等级、径级、树种、结构组分(边材、心材)对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的影响。【结果】随腐烂等级的增加, 木质残体含水率显著增加, 密度显著降低; 除腐烂等级Ⅲ和总体木质残体边材密度显著高于心材外, 其余腐烂等级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在边材与心材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除腐烂等级Ⅰ的木质残体心材含水率外, 其余腐烂等级木质残体边材、心材的含水率和密度在部分树种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木质残体含水率、密度在径级间均无显著差异; 径级ⅰ的木质残体边材、心材含水率在部分树种间有显著差异, 径级ⅰ、ⅲ的木质残体边材、心材的密度在部分树种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阔叶红松林木质残体的含水率、密度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且腐烂等级以及树种是导致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引起含水率、密度显著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木材导热系数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木材在不同影响因素(密度、含水率和比重)下沿横纹方向(包括径向和弦向)的导热系数的实测数据集,应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了木材沿不同方向的导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并与通过类比法(ANA)导出的理论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相同的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木材导热系数的SVR模型比其ANA模型或BPNN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增加训练样本数有助于提高SVR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基于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的SVR模型预测的最大绝对百分误差(MP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为最小。因此,SVR是一种预测木材导热系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木材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结构用材,但是它易受真菌和害虫的侵害,以及当这种木材中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时其尺寸容易发生变化,致使其用途受到限制。本研究试图用低聚酚醛树脂来浸注木材,以提高其抗腐力、尺寸稳定性和其它机械强度。试验室试验表明改性材具有优良的抗腐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其它力学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正>对马尾松(针叶材)、水曲柳(环孔材)、胡桃楸(半散孔材)和色木(散孔材)四个树种的正常材弦切小试件(顺纹高7毫米,弦向40毫米,径向40毫米)分别以100、80、60和40℃四个温度水平干燥,并作初状态为水饱和与半干材的比较(水曲柳为生材状态),干燥前经汽蒸1小时同不汽蒸的比较,干燥后再原温吸湿和拟霉天气候吸湿的比较。获知了温度、汽蒸处理,含水率和树种对尺寸变异性影响的规律性,并发现木材尺寸正一反向变化时具有滞后现象。文章还讨论了“干裂势”定义对于窑干工艺的适应性,并根据试验结果讨论关于纤维饱和点和干燥过程中的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