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以前,菊花没有具体的名字,统称为"菊"或"菊花",菊花的命名始于宋代。文人的菊事活动始于陶渊明,在唐宋时期已成为文人的日常文化活动之一,在明清时期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内容。菊花题材的绘画出现在晚唐,繁荣于明清。菊花的命名与文人的菊事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明清家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地域不同,家具的造型风格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各地区的传统文化不同,所以在家具的制作和装饰上面,都能突出本地区的地域特色。研究明清家具只有区分它们的时间和地域特点,才能为现代的家具设计与制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和拳种,源于山东胶东半岛的螳螂拳,深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章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对螳螂拳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与分析,进而探讨螳螂拳的发展.研究认为蕴含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螳螂拳,应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以螳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从文化传承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教育手段来进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就是以自然环境和地域地貌为标志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明显地制约着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之一的文学阅读,也必然地受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一是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二是地域文化对读者文学阅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10):226-226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熔铸出不同风格的文化。一种地域性歌舞艺术的形成,必然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审美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对陕南民间舞蹈内容中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特点;传统文化信仰中浓郁的巫文化特征以及在演出形式中载歌栽舞时诙谐风趣,含蓄幽默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陕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从中发现和揭示陕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以此为陕南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湖州藏书文化地域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藏书与著书相结合,藏书与刻书密切相连,藏书与售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藏书的内涵丰富而富于文化的张力。藏书家的藏书目的和意识各异,但殊途同归,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地域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其概念和内涵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人文地理学以及综合学科的角度对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解构,但从本质而言还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来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要素,科学厘清地域文化时间、空间和主体的区别,科学区分地域文化与文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商盘,是乾隆时期扬州地域以马日瑁、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为集会中心的“韩江雅集”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商盘两次游历扬州,描写“韩江胜事”的诗歌,共有7首,对于马氏兄弟“小玲珑山馆”为中心的诗人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与文化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依托着地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具有唯一性。文化品牌的建设就是要在研究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引导大众,而不是一味顺应地域大众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精华。本文主要以皖西学院周边景观环境设计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三令节是唐代官方认定的佳节,在唐代帝王提倡和唐世娱乐风气影响下,唐代文人三令节雅集宴游之风广为流行,诗文创作亦为频繁。唐代三令节文人集会宴游诗充满文人独特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内涵——春愁秋恨,嗟老叹病的生命情怀和怀旧思昔,今昔对比的时空感悟。  相似文献   

12.
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凝练校园文化特色推动地域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莹 《科技信息》2009,(17):178-178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学历人才可以引进,而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人才是不能引进的,必须立足当地高职院校为其培养人才。因此,地域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托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加以挖掘、发展。本文将围绕地方高职院校如何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挖掘地域文化,在此基础上凝练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影响学生、辐射带动地域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旅游开发作为开发行为之一,依据其开发规模对旅游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可持续旅游开发与地域发展的相互协调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开发,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必须要与地域产业、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共同体的三个侧面进行相互联系,使旅游开发不单成为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也要成为地域建设的推动力,从而确立可持续旅游开发在建设富裕的、易于地方居民居住的旅游地域的综合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经指出,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对于乾嘉时期清学全盛的贡献,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欧洲文艺复兴,可以相提并论。明清徽商在给扬州经济上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在地域文化、园林文化、教育事业以及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给扬州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悠久历史和特定区位为江西留下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江西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山水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三名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其特点在精神层面表现为务实性和保守性,在物质层面表现为丰富性和原生性。本文分析了地域文化对江西居民旅游休闲活动方式、内容、时间、目的地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从以全域旅游思维,建设旅游休闲目的地;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推出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休闲服务品质;加强对居民旅游休闲理念的引导等四个方面提升居民旅游休闲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真正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文学 ,是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大量地区性的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出版 ,不仅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可能 ,而且本身就包含着研究的眼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努力 ,仍未摆脱建构现代性大叙事的诱惑 ,其研究潜力因此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将地域文化视角转化为对话性的解构力量 ,反思现代性大叙事对差异性的压抑 ,是激活其研究潜力的关键 ,目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外表、习俗、性格和气质,同时这些特征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艺术领域,令中国的艺术呈现出缤纷的地域特征。本文通过地域的角度,以年画为载体,讨论了齐鲁与巴蜀两大地域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对相同的艺术形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修辞与文化关系密切,比喻是修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维吾尔语中比喻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本论文以汉语为参照,通过研究维吾尔语比喻,探讨维吾尔语比喻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期揭示维吾尔语比喻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在中国地图上可见它处于滇、黔、桂三省交界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演进的历程中,从清末以来本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艺术文化、民俗风情等,尤其是生活在其版图上的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所呈现的独特人居环境与鲜明的生活色彩,从认识观念上,表现出本地域文化的高亢的个性魅力.为此本文从区域的气候、地貌、人们的审美心理、人居生活色彩等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黔西南地域环境色彩与少数民族居住色彩、服饰色彩、色彩感知等相互影响的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风格、常用物象、抒情范式、词调等方面分析了南方地域文化对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的显著影响.认为这是晚唐五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