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以来,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第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 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指出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同步发展;深刻地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最后,完整地提出  相似文献   

2.
“Rule of law”和“Rule by law”两个词是当代中国对“法治”一词的两种翻译,其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正确地区分两者关系,不仅对于当今法制与法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更有助于处理好当今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权限问题,对构建现代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社会以及对依法治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第一个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指出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同步发展;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想,最后,完整地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4.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治是动态的法制。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四个本质特征,最后,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产品经济转为商品经济,由专制(人治)社会转到法制(法治)社会。在法制文明推进过程中,我国社会存在着冲突种种:传统道德与法治观念;人治思想与法治观念;人情与法律规范;商业道德与农业道德等。在这些冲突中,政府应用舆论工具大力倡导法制文明。  相似文献   

6.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治是动态的法制。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四个本质特征,最后,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教育法制,推行依法治教和制定教育宏观政策,引导教育事业发展成为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职能。在教育法治背景下教育政策主要具有指导、规范、调节等方面的功能,政府应当不断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制。而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法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应当发挥两者的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法治进程不断推进,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生活中面对纠纷,人们积极理性地主张权利,寻求法律救济。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公民的权益仍然频频受到侵犯,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在曲折中发展。面对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法治进程的推进,只有深刻理解两者内涵,进而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才能促进我国的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过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我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各种思想偏向,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其特定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基础,没有把握"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张力。对两者"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实践把握与辩证理解,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提供智能化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治理空白,加剧了治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两者间对立统一关系可以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工具更新、科技创新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加以厘清。在“人本-创新-协同”的逻辑框架下,探讨了强化城市治理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主体示范引领、强化社会监督,明确各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定位与职责,坚持城市社会稳定、安全、人本的基本要求不动摇。分析表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就城市治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智能化工具的使用边界、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治理过程的动态监督等重点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重视法治德治的结合,完善和创新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纵观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1949年以后我国法制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刀把子”时代→“指挥棒”时代→“马笼头”时代。“刀把子”是阶级斗争年代法律作用的主要标志;“指挥棒”是指把法律作为行政管理的工具;“马笼头”是宪政法治时代法律功能的标志。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离市场经济对法制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国家的权力,这既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公民权利的自觉化,是指公民对自己权利的自我认识及正确行使的能力状态。要想让这种自觉化变为现实,在外部条件上,必须有完善社会的法治环境,树立法治理念;明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对主权者身份认同意识重新觉醒;认清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公民充分认识到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存在前提;依法享有和维护正当权利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力;政府对公民维权行为采取鼓励支持态度;创造条件让公民熟悉法定权利,提高法治素质和维权能力。这些外部条件赋予了政府以重要的职责: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坚决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公共行政监督机制;深化政治制度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决落实公民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中央王朝采取政治、军事、法律等多种手段调整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属邦律》和《蛮夷律》是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对民族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主要依据。秦汉之后,民族关系的法律调整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管理体制之内,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存在着“无讼”法律传统,“无讼”法律传统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原因不仅仅是传统中国有着追求和谐的哲学文化传统,其实西方法律也有着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更为直接的原因来自当时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本身的因素。从技术层面来说,“无讼”的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有着一定的契合,但从本质来说“无讼”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相悖的,只有真正解决了我们的法治问题,才能将“无讼”法律传统深厚的历史资源引入现代。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将政府的行政权力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实现法治政府.依法治国工程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实行依法行政.本文通过阐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论述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控辩关系失衡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增强了我国辩护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法律文化渊源,加上司法体制、法制制度及律师自身等多方面原因,使辩护制度不够完善,辩方力量弱小,从而导致控辩双方力量失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树立新的法观念,增强中国民众法律文化的底蕴;法官中立,检察院专司控诉,加强辩护力度;发迹律师的管理体制,赋予律师执业的独立性;提高律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只有如上,才能增强辩方的力量,完善辩护制度,达到控辩双方力量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单纯在理论上根本无法分清孰是孰非。然而运用中村法学派的诉讼方法论,将民事诉讼的目的置于两大法系的视野之下,追本溯源,则可清晰地看到规范出发型的罗马法系的民事诉讼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而事实出发型的日耳曼法系的民事诉讼目的是解决纠纷。从本质上看,我国的法律制度源于罗马法系,由此推之,我国的民事诉讼目的应是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再就业压力,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无法保障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再就业法律保障体系来解决失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帮助他们再就业,同时,政府,用人单位,再就业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宁波市政府“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项目运行中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在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类型的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不同形式而生成政府与民间组织不同互动关系的“合作治理”模式,需要重新定性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需要用“软法”来规范“合作治理”中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法律行为;政府应通过提供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力的资金保障、科学的民间组织培育机制和监管评估执行来消除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性障碍,使民间组织更加规范,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更负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